我們為何無法與異性建立親密關係

半個世紀以前,心理學家(Bowlly,1969)就發現,嬰兒對其撫育者(多為母親)的依賴表現出不同的模式。母親對待自己孩子的行為,可以預測出其長大後的依戀類型(Isabella, 1998),而這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嬰兒長大成年之後對待他人的態度和處理親密關係的方式。

嬰兒的神經系統十分脆弱敏感。

每當嬰兒哭喊時,如果媽媽能充滿慈愛的如約而至,得到這種悉心照料和呵護的嬰兒在成長過程中就能舒心的依賴他人,認為他人都是值得信任和值得交往的,可以從別人那裡獲得安全和友善。逐漸地,這些兒童就能發展出安全型依戀:他們能夠愉快的與他人交往,很容易與他人發展出輕鬆信任的人際關係。

如果大人對孩子的關照不能持續,無法預測,撫育者有時熱情專註,有時心不在焉甚至焦慮煩躁,在孩子哭鬧需要愛的時候根本不出現或者冷漠處理,這些孩子就會對他人產生焦慮、複雜的情感,這種依戀類型就是焦慮——矛盾型依戀(也成痴迷型依戀)

而如果撫育者在照顧孩子時帶著敵意和抗拒,勉強的去照料孩子,甚至暴力對待。孩子長大後就會認為其他人是靠不住的,在與他人的關係上畏縮不前,表現出迴避型依戀。迴避型依戀的孩子經常懷疑和遷怒於他人,不容易與他人建立信任,更不容易建立親密關係。

當兒童面臨陌生危險的環境,安全型的兒童會跑向媽媽,平靜之後便會勇敢的探索未知世界。而焦慮矛盾型的兒童則會大哭大鬧,十分依賴母親的懷抱,即使母親保證提供安全也依然十分恐懼。而迴避型依戀的孩子則會躲開大人,與父母保持距離,就算再害怕也不願意與其有親密接觸。

孩童的依戀類型和與父母之間的人際體驗會影響到其長大後人際關係(包括親密關係在內)的發展軌跡,進而影響到人生軌跡。

此外,撫育者的依戀類型對兒童的依戀類型有著高度緊密的關係。在親密關係中滿足和快樂的母親,她的孩子也會傾向於擁有這種風格,而不安全依戀類型的母親則往往有著不安全依戀類型的孩子。事實上,根據女性依戀類型的不同,可以預測其今後所生養子女的依戀類型,準確率高達75%(Fonagy et al.,1991)。

懷孕時快樂的准媽媽與焦慮矛盾的准媽媽相比,1年後前者的孩子可能更有安全感,發展出安全型依戀。得到父母給予的關愛和支持的少年,在數年後對待戀人和朋友也會更加熱情。毫無疑問,年輕人會將從與父母相處的經驗中學到的模式應用到了以後的人際交往中。

然而,童年經歷並不會100%的定義一個人一生的人際關係軌跡,也許我們有著種種童年灰暗痛苦和恐懼的經歷,但我們也並不會完全被動的被童年經歷所束縛。依戀類型也會隨著人生軌跡的發展而發生變化。

當然,這個前提是經歷一段足夠刻骨銘心的關係,以至於它足以讓你從小建立的依戀類型發生了重大變化。研究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生經歷的作用,依戀類型確實會產生新的改變。

一次悲痛欲絕的分手可能會讓一個安全型依戀的人變得不再那麼有安全感,而一段持續充滿愛與深入溝通交流的戀情,也會讓一個缺乏安全感的焦慮矛盾型和迴避型依戀的人變得不再焦慮和恐懼,發展出安全型依戀。而發生這種實質性的變化,這個過程可能至少需要兩年(Davila &Cobb,2004)。而且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不安全型依戀比安全型依戀更容易發生轉變。

所以,一個人的人際軌跡如何發展,成年後建立的親密關係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幼時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以及父母的依戀類型,同時長大後我們也會因為一段親密關係而改變依戀類型。由此,有時是原生家庭和運氣的成分,有些人從小生在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擁有一對民主開放和獨立思考能力的父母,以至於他們的子女走過的情感軌跡總是那麼順利,但也許運氣不佳,我們相當一部分人擁有的家庭並不美滿和諧,父母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好在當我們理解了親密關係的本質,也更加理解了自己,我們可以通過主動學習和不斷思考嘗試,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

推薦閱讀:

TAG:親密關係 | 心理學 | 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