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模擬題選擇精選解析】--漢代相權
一.選擇題(共6小題)
1.(2018春?倉山區校級期中)法國漢學家汪得邁曾說:「對皇帝的決定可以提出批評,這一條在某種程度上蘊含著言論自由的原則,每每令研究中國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興趣。」材料所評述的制度( )A.完善了君主專制制度B.加強了中央集權統治C.使君臣關係趨向平等D.為官員升遷提供方便此題是一道考的很詭異的題,但是我覺得這道題很好。在諸多模仿2017年全國I卷第24題的模擬題中中,這道題算是比較領略到了精髓的一道題目。首先,我們根據材料應該知道論述的主體是臣子對「皇帝的決定可以提出批評」,後面「言論自由」一句是對前者的形容,最後一句是個吹水的廢話。其次,我們把「對皇帝的決定可以提出批評」轉譯成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就是諫議制度,也就是大臣對政治決策諫諍論議,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其實這個知識點出在秦代政治制度中我們提到過朝議,是一種表現。漢代丞相對皇帝的詔書有封駁之權,可以不奉詔,可以封還詔書,也是一種表現。後續會講到的唐、宋政治制度,以及會集中補充監察權專題,也會陸續講到類似的制度。那麼諫議制度有什麼樣的效用呢?人教本教材課本的原文是:「(秦代)對於軍政大事的決策,一般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諸卿進行朝議,最後由皇帝裁決。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君主專制下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因此,我們可以知道這種制度有助於在君主專制的情況下糾正可能犯錯誤的政治決策,從而提高君主專制制度政治統治的效率,故而是對君主專制制度的一種完善,因此選擇A。B,錯誤的是主語,中央集權形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關係。C,臣子有諫議的權力,但是依舊是臣子,其權力來自於皇帝的任命,這之間就是不平等。同時,我們稍微了解一下後代的政治制度,我們也知道君權、君主專制是逐漸增強的,因此是趨向於更加不平等。D,此題沒有說到官員的升遷問題。
2.(2018?茂名模擬)漢代皇帝有「六尚」,「尚」是掌管之意,「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與尚書。前五尚都只管理皇帝私人的衣服飲食起居,只有「尚書」是管文書的,其職權地位本不高,後來才愈用愈大。這反映出漢代( )A.皇權加強,「國」與「家」同構B.制度創新,奠定三省六部制基礎C.承繼秦制,有效地加強中央集權D.風尚變遷,影響到後世皇家生活 此題涉及到了尚書的來源,也就是在補遺中提到過的尚書作為替皇帝掌管文書的私人秘書,和皇帝關係親近,地位低,便於皇帝管理,因此被逐漸扶植代替皇帝掌握了決策權。這其實和九卿的性質類似,九卿中的宗正、奉常、少府以及六尚等,都是掌管本是處理皇帝私事的侍從官,但是又有國家「公務員」的正式編製,在政治身份上也和一般的政務官不區分。君王家事即國事,這是封建制度下國家權力私有的一種表現,這就是A所謂「國」與「家」同構的表現。B,所謂三省六部制,尚書省卻是和尚書有關,中書省、門下省起初的官稱中書、侍郎此時也確實有,且性質和尚書相仿;六部制和尚書六曹也有相似的地方。但是,請注意,歷史中追溯原因和制度基礎不能無限追溯,不能有點像就說一個事件是另一個事件原因,一種制度是另一種制度的雛形。C,繼承秦制是對的。所謂漢承秦制,漢代尤其是漢代初年的中央官制基本是繼承秦代的三公九卿制。但是,C錯在加強中央集權上。中央集權一般說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關係,這句話強調多少遍也不過分。D,根據材料我們只知道後來尚書的權力變大了,但是對於皇帝生活產生什麼變化並沒有說。3.(2018?泰安二模)尚書始置於秦,「秦世,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發書(主發書:負責起草、發布詔書),故謂之尚書」,漢武帝廢除了原來的禁(禁:帝王所居官苑)外尚書,在禁中設立由宦官主持的禁中尚書。這表明西漢時期( )A.中央政府行政效率不斷提高B.國家決策權力日趨集中C.宦官集團嚴重威脅專制皇權D.尚書成為最高行政機構 此題說的是尚書從外朝官變為內朝官的過程。尚書本屬少府,少府雖然管理皇帝私事,但是也是九卿,是國家的高級官吏,而非是皇帝的私屬。尚書掌握起草、發布詔書,原在外朝,而漢武帝時廢除外朝尚書,將尚書設置在禁中,並且有親近的宦官擔任。實際上就是將起草詔書這一緊要的權力分配了親信。這是一種把權力集中到皇帝及皇帝身邊私屬的行為,因此選擇B。此則材料只是說了皇帝把尚書收為內朝官,尚書進入中央政府,掌握中樞權力卻還未提到。進一步,尚書進入中樞,是否就有利於中央政府行政效率提高,更是無從得知,故而排除A。此處出現了尚書由宦官擔任,但是宦官的權力還是來自於皇帝,故而排除,也就能排除D。【歷史知識補充】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三次宦官干政潮,第一次是東漢,皇帝依靠於宦官,這是因為東漢中後期幾個皇帝即位時期都年幼,朝政被外戚控制,因此皇帝只能依靠宦官的力量奪回大權。其實這個時候,皇帝看似被宦官控制,但是二者之間有聯盟關係。第二次是唐朝後期,宦官掌握了唐王朝的中樞,宦官掌握軍權,甚至和地方上的藩鎮勾結,控制朝政,肆意廢立,是真的威脅到了皇權。唐後期皇帝也有嘗試和文人集團結成聯盟對抗宦官的嘗試,但是多數不成功。語文課本上柳宗元《小石潭記》的創作背景就是在其參加了打擊宦官、革新政治的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之後的事情。第三次是明代末年,皇帝通過宦官對抗文人集團。明代宦官看似權力熏天,但是對皇權的依附程度是較高的,其很多罵名是在明末的皇帝背。因此,簡單的看中國宦官發展史,宦官集團真正威脅專制皇權的也就只有唐代末年。
4.(2018?天心區校級模擬)如表為《史記》中記載的漢武帝時期的部分侍中(皇帝親信近臣)。據此可知,漢武帝時期( )A.君主專制有所強化B.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C.實現大臣間權力制衡D.中央集權水平進一步提高 此題跟上一題很像,說的都是皇帝和他的近臣的關係。我們看材料列舉了五個人,衛長君我們不熟悉(其實是衛青和衛子夫的長兄),金日磾不僅僅是這個名字不熟悉,連字都不熟悉(應念為jin mi-di)。但是這無關緊要,我們認識衛青,霍去病,知道他們是北擊匈奴的傑出將領。霍光很可能聽說過,知道他是一代權臣,曾廢立海昏侯,堪比伊尹。所以我們可以判斷作為皇帝的侍中,作為皇帝的親信近臣,在當朝政治事務中是會發揮重要作用的。而同時我們看這五個人的身份構成,除了金日磾都是外戚,其尊崇很本朝天子息息相關。金日磾是降夷,不是漢族人而是匈奴人,內附之後其也不得不依靠皇權的庇護。因此我們看出真正掌握中樞權力的人都是有幾重保險,確保其為皇帝的親信的,這是權力集中到皇帝個人手中的表現。因此我們選擇A。BCD都比較好排除,B是因為沒有貴族,看不到世襲,因此我們派出。C是因為看不到外朝,看不到其他權力運行機構,因此看不到制衡,因此排除。D是因為看不到地方,所以排除。
第三題和第四題考點和套路都是一致的,但是一個是使用較為普適和抽象的制度,一個是使用具體的事例,兩個不同方面,其實是我們學習歷史需要看透的地方。
【歷史知識補充】金日磾擔任駙馬都尉但是並非是皇帝的親戚,他也沒有迎娶漢家公主。所謂駙馬都尉只是為皇帝掌管出行儀仗的副車的,也屬於隨侍的官員,也是漢武帝時期增開的新官職。駙馬一詞代指皇帝的女婿是魏晉之後。魏國時,曹操的女婿何晏曾被授予駙馬都尉之職,被世人稱為何駙馬。晉朝時,鎮南大將軍同時也是經學家的杜預迎娶司馬懿之女陸安公主並被賜駙馬。司馬炎的女婿王濟也被授予駙馬都尉。此後,駙馬都尉就成為了授予皇帝女婿的榮譽稱號,不再是實官了,再經過演變就成為了駙馬。 5.(2018春?遼寧期中)如表是漢武帝時期丞相任職離職表(部分),從表中不能獲取的信息是( )A.丞相在位時間較短B.中央統治力量加強C.君主專制加強D.丞相位尊權重的傳統有所改變
此題有一個很無聊的陷阱叫不能。現在都8102年了,還玩這種老梗的出題人其實也是挺閑的,這麼老套的坑還在挖。但是,學生們還真給老師面子,就往裡頭跳。這個還是得注意。既然是選不能,那麼就需要從材料中看材料表達了什麼,首席,六個宰相任職,基本就是1年-3年,時間比較短,而且比現在民選的行政首腦時間還短,因此A正確。B,又見中央,如此無聊坑反覆的出現,可見這個概念多麼重要。D,漢代丞相地位尊崇,有時候皇帝甚至不能直接將丞相免職和處罪。皇帝有的時候不能直接處死丞相,只能讓他自殺。據說漢代皇帝想要殺丞相的時候,需要讓使者帶著十壇酒,一頭牛去見丞相,也不知道是想灌死丞相,還是撐死丞相,反正是暗示丞相的自殺。漢武帝時的丞相卻動不動就免職,處死還下獄審判,這說明丞相免於司法的尊崇地不復存在了,故而排除D。我們通過補充過的知識,漢武帝通過尚書打壓丞相,不是設置一個機構就完事的,還有一套政治實踐上的組合拳,讓尚書樹立「成熟的、可靠的」政治決策者的身份,不斷地打擊丞相,讓丞相變成「高位職業」,這就是君主專制加強的一個手段,因此可以選擇C。 6.(2016秋?玉林期末)《通典?職官》載:「成帝改御史大夫為司空,與大司馬、丞相是為三公,皆宰相也。」漢成帝此舉意在( )A.提升司空地位B.提高行政效率C.抑制丞相職權D.完善行政機構 我們在講秦代和漢代政治的時候都提到了,御史大夫是很倒霉的,雖然也算是位極人臣,但是明明白白的寫著是副丞相,還是丞相的替補順位,是個活的很憋屈的三公。但是,在漢成帝的時候,御史大夫改名了,改叫司空,並且正式將其和丞相併列到了一起,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三公。A看上去很對,但是A就是行為本身,而且準確的表達式提升御史大夫的地位,因此排除A。B和D都屬於看不出來的無關揣測,因此排除。而C,我們要注意,高低相傾,所謂御史大夫、司空的地位高,高到和丞相一樣高,其實也可以算作是丞相的地位被拉低到了御史大夫這個等級,這是對於丞相之權的一種剝奪和抑制,故而選擇C。微信公眾號:不楞說
更多資料、練習和試題講解將會陸續更新於知乎專欄或微信公眾號,敬請各位同學關注。
歡迎大家關注、收藏、分享、點贊、打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