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殺死了浙大博士
11-04
我們也不想「佛系」,是生活太多「魔」,將我們硬生生逼成了「佛」
「此生緣盡,只願沒有來生」這是浙大26歲博士生侯京京留給世界的最後一段話。10月10日傍晚6點左右,他背著書包離開玉泉校區,當晚9:43,他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悲觀的告別信息。昨天下午8時,再次發現他時,已是一具浮屍。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按理說,26歲意氣風發的年紀,浙江大學讓人艷羨的金字招牌,博士一個多少人可望不可及的學歷頭銜,縱身一躍,侯京京將這些都拋在了錢塘江里。
侯京京的遺書里反覆提到了一個字「累」,我們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可能是博士畢業的壓力,可能是愛情里的反覆糾葛,亦或是一天天高漲的房價,沒人清楚什麼是壓垮浙大博士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具冷冰冰的屍體。想到了安妮寶貝《蓮花》里的一段話,「我不相信有持久而堅定的快樂存在,因為它總是很短暫,很微弱,彷彿水波蕩漾時閃爍的陽光,不能夠使人信任。這種感覺稍縱即逝,它不能夠稱為目標,需要一些更為強有力的東西,需要深入人心的一種強力的清除和奠基。」
這個社會太要求我們完美,小時候父母要求我們要考完美的100分,長大了女生要求伴侶一定是長相帥、溫柔體貼又年少多金的完美男生,工作了上司要求你是工作可靠任勞任怨的完美下屬。
但我們是不完美的,這個世界是不完美的,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裡,快樂總是一閃而逝,但這也不是我們放棄生命的理由。也許浙大博士侯京京太過於追求完美,也許「佛系」是對抗這個世界的一條出路,也許我們對自己更寬容我們眼中的世界也會更美好。從警方公布的消息看來,侯京京確實為自殺。但難道學校、社會甚至侯京京的親友就沒有一點點責任嗎?
眾生皆苦,沒有誰是草莓味的
試想,如果侯京京的父母不一味的以成績去評判,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多一些挫折教育;試想,如果學校能及時發現問題,進行心理疏導和教育;試想,如果社會能對年輕人多一些寬容,少一些功利心。
可是世界上沒有如果,只有冷冰冰的結果。父母還是會按照你的成績評價你,學校才不會去管你的心理問題,進入了社會有了房子車子票子才會贏得面子。眾生皆苦,沒有誰是草莓味的。希望浙大博士的死,引發更多人的思考,社會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心理問題不再是可有可無,而是急需解決的大事。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