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戊,肝病五兄弟都不是好惹的
我國是肝病大國。說起肝病,很多人會談乙肝等慢性肝炎而色變。誠然,肝硬化、肝癌等嚴重疾病多是由慢性肝炎遷延而來,但急性肝炎其實也不可小視。
對於那些有轉為慢性可能的急性肝炎,如果能在急性階段通過自身免疫和醫學治療手段阻斷它向慢性轉化,預後會好得多,後續治療難度也會小得多。
急性肝炎按照病因來區分,大致可以分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其中,病毒性肝炎最為常見,它是一種由肝炎病毒引起肝臟損害的全身性傳染性疾病。
常見的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型這5種。甲型、戊型肝炎多為急性起病,預後良好,乙型、丙型、丁型肝炎預後相對較差,部分患者可轉變為慢性肝炎,甚至發生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癌。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說這幾種急性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臟炎症,病程較急驟,但預後良好。它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由患者糞便和血液中的病毒污染飲水及食物,再經口進入健康人群的胃腸道而起病。
甲肝呈全球性分布,由於是糞-口傳播,衛生條件差的地區感染率更高,少年兒童感染率比成人高。1988年上海曾因居民食用被HAV污染的毛蚶,出現我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甲肝爆發流行,患者多達31萬人。
急性甲肝臨床表現的階段性非常明顯:在黃疸前期,患者起病急驟,出現畏寒、發熱、乏力、納差、厭油、噁心、嘔吐、肝區疼痛等,尿色逐漸加深至濃茶狀;到了黃疸期,上述癥狀會有所好轉,但尿色繼續加深,同時皮膚鞏膜出現黃染,肝臟腫大;在恢復期,黃疸逐漸消退,癥狀也慢慢消失,生化指標逐漸恢復正常。
甲肝屬於自限性疾病,沒有特效藥物,也無須特殊治療,只有明顯肝功能異常的患者需要用一些保肝葯。甲肝預後良好,通常在2-4個月內恢復,病死率極低,也不會轉為慢性。
目前甲型肝炎滅活和減毒疫苗已經在國內生產和推廣。在高發地區對高危人群接種疫苗,並輔以飯前便後洗手,加強食品、水源和糞便的衛生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甲肝流行。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可能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肝炎了,它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臟疾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病,全球約20億人感染或曾感染HBV,我國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一度超過1億人。
未經免疫的人群對乙型肝炎普遍易感,常導致慢性感染,最終引發肝硬化和肝癌。急慢性乙肝患者和病毒攜帶者是乙型肝炎的主要傳染源。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和血液製品、母嬰、破損的皮膚黏膜以及性傳播,不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
急性乙肝的癥狀和甲型肝炎相似,成年患者多為自限性,能在半年內自愈,兒童則大多發展成慢性病毒攜帶者或慢性乙肝患者。
急性乙型肝炎大多能自愈,只需讓患者適當休息、平衡飲食,一般不用藥物治療。只有臨床癥狀明顯的,才適當給予保肝、降酶、退黃等對症治療,少數病毒載量高的患者需要抗病毒治療。乙肝一旦轉為慢性,就存在發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因此早期預防很重要。
預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的接種對象主要是新生兒和嬰幼兒、15歲以下未免疫人群和職業高危人群(醫護人員、幼托工作人員、頻繁接觸血液人員等),其中新生兒要求在出生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越早越好。接種疫苗併產生保護性抗體後,保護效果至少可達12年,但在高危人群,這個時間可能有所縮短,因此隔幾年檢測一次抗HBs還是很有必要,如果抗體滴度小於10U/L,就需要進行加強免疫。
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過血液、性接觸、母嬰傳播和醫源性傳播(醫療器械、針頭、拔牙、文身、文眉等),易感的高危人群有輸血者、血液透析者、HIV感染者、靜脈吸毒者、醫護人員和丙肝患者的家屬等,HCV-RNA陽性的孕婦也有大約10%的概率將病毒傳播給新生兒。
急性丙型肝炎多數起病緩慢,僅有輕度消化道癥狀如發熱、乏力、食欲不振等,伴轉氨酶升高,多數患者無黃疸,少數患者有輕到中度黃疸。
急性丙肝患者僅有大約15%有自限性,另外85%的患者不能自行清除病毒而進入慢性持續性感染,這個比例遠高於急性乙型肝炎。轉為慢性的患者中約有25%-35%會緩慢發展成終末期肝病,其中一部分人會發展成肝細胞癌。因此丙肝被稱為「沉默的狙擊手」,即使是急性,癥狀也不明顯,而當意識到它的存在時,很可能已被它一擊倒地。據2016年發表在Europe PMC資料庫的一項研究顯示,丙肝感染已成為中國僅次於乙肝的第二大常見肝癌誘因。
雖然早期抗病毒治療可以阻斷一部分急性患者向慢性發展,但目前還沒有有效的丙型肝炎預防性疫苗,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嚴格篩選獻血者,並在消毒和無菌條件符合標準的醫療機構進行安全可靠的有創操作。
但值得慶幸的是,目前丙肝能夠通過藥物進行治療。在經歷了曲折反覆的丙肝治療之路後,2011年,DAA方案的橫空出世使人們可以直接消滅丙肝病毒,2015年,非索布韋和達卡他韋兩種新葯問世,藥性溫和,副作用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現有的DAA抗病毒藥物對早期丙肝患者治癒率超過95%,8-12周基本可以治癒。2017年,國家葯監局批准多款DAA藥物在我國上市。
丁型病毒性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缺陷型病毒,不能獨立進行複製和傳播,需要藉助乙型肝炎病毒(HBV)為它提供外膜蛋白,因此HDV感染常與HBV感染同時發生或者繼發於HBV感染。
丁型肝炎的很多方面和乙型肝炎相似。
首先,丁型肝炎的傳播方式為輸血和血製品、性、母嬰傳播,和乙型肝炎相同。
丁型肝炎的易感人群也和乙型肝炎相同,如果這些人群已經感染了HBV,那麼就為HDV的複製提供了有利條件,易感性更上一層樓。如果HDV和HBV感染同時發生,稱之為「同時感染」,可以發生肝功能損害和轉氨酶升高,但病程一般較短,預後良好;如果HDV感染繼發於HBV感染,稱之為「重疊感染」,轉氨酶升高可持續數月,有時病情較重,後期容易發展成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近年研究還發現丁型肝炎可能與原發性肝癌存在相關性。
HDV與HBV感染導致的急性肝炎多數是自限性的,無須特殊治療。
由於HDV的感染必須有HBV協助,因此預防乙型肝炎的措施可以照搬用來預防丁型肝炎,如加強血液製品篩查,廣泛接種HBV疫苗等。
戊型病毒性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以糞-口途徑傳播為主,多數由於飲用被患者糞便污染的水源引起,1986年-1988年新疆曾發生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戊型肝炎水源性爆發流行,患者多達12萬人,流行時間近2年。
戊型肝炎病毒(HEV)毒力較強,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青壯年發病率更高。
戊型肝炎的臨床表現和甲肝極為相似,但有5%左右會發展成重型戊型肝炎,發病初期類似急性黃疸性肝炎,但病情進展迅速,很快出現急性重型肝炎的表現,病情嚴重,預後很差,這個情況常出現在妊娠、高齡及合併有HBV感染的患者上,尤其是患戊型肝炎的孕婦,極易發生重型肝炎威脅生命。
戊型肝炎的治療和甲型肝炎類似,以對症支持治療為主。
目前戊型肝炎尚無疫苗可用,主要還是靠注意環境及食品衛生,切斷傳播途徑來預防。
作者:黃兆偉(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題圖來源:123RF圖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