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MacBook Pro筆記本與PC台式機合用顯示器、滑鼠、鍵盤經驗(1)

網上有很多MacBook Pro外接顯示器、鍵盤滑鼠的經驗,但很少有與台式機共享的案例。

我的筆記本是工作的主力機,幾乎每天都會移動,有一部分工作需要做視頻編輯,需要更多的顯示面積。家裡有PC台式機(刷淘寶、玩遊戲專用),這篇文章的經驗就是讓MacBook Pro與PC台式機共享滑鼠、鍵盤、顯示器。

設備介紹:

1. 我的筆記本是2013年末的MacBookPro,帶了兩個雷電2介面,兩個USB介面,一個HDMI介面。

2. 台式機顯示器是戴爾

U2311H,解析度1080P,帶了一個VGA介面,一個DP介面,一個DVI(接PC主機),還有一個USB-B的入口,兩個USB2.0出口,無音頻介面,無HDMI介面。

3. 電腦桌面尺寸是105cmx50cm,宜家的電腦桌,單獨用筆記本或者單獨用台式機正合適,兩個一起用,有點勉強,把MBP放在滑鼠前面(顯示器的旁邊)。

4. MBP使用的是intel iris 5100核顯,原生屏幕解析度是2560×1600,外接顯示器最大支持2K解析度,不能很好的支持4k解析度,與蘋果客服確認過。雖然網上有人說是支持4k解析度,但是只能是30赫茲

,非常勉強(放棄4K)。

一條線解決大問題:

1. MBP自帶的雷電2介面又叫mini DP介面,可以用一根mini DP轉DP的線連接顯示器,這條線是這次改造的關鍵。

2. 開始買了一根1.5米長的,發現長度有點緊張,後來又換了一根3米的連接線(山澤,不到50元)。

3. 本來想選一根HDMI轉DP的線,可惜沒有這種線,只有DP轉HDMI的線。

雙屏幕,單屏幕相關操作:

1. 這次折騰的主要原因是視頻編輯區域太局促,MBP屏幕是Retina屏,雖然解析度是2560×1600(相當於建築面積),但相當於在1280×800(相當於使用面積)區域工作,視頻剪輯工作的經常操作「時間線」,高度、長度需要來回拖拽調整,效率低,需要增加工作區域的面積。

2. 改造後使用了雙屏幕,這也要得益於ScreenFLow軟體,可以把時間線與主界面分離,分開操作,DELL顯示器顯示「時間線」,用MBP屏幕預覽視頻。

3. 設置雙屏幕時需要設置哪個屏幕為主,還有兩個屏幕的順序,在設置里操作,如上圖

4. 如果想用顯示器工作,MBP屏幕關閉,因為散熱不想合蓋,可以找一個小磁鐵(某寶幾毛錢),放在TAB鍵和大小寫轉換鍵的左側,正好是USB介面和雷電2介面的位置,介面插上線,磁鐵吸力才會大。

5. 要注意,屏幕合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取走磁鐵,否則會傷害屏幕。我用彩色紙和透明膠帶捆綁了小磁鐵,提醒我注意。

共享滑鼠、鍵盤、顯示的操作:

1. 顯示器,滑鼠,鍵盤是PC台式機和MBP筆記本共享。

2. 顯示器還好,同時接兩根線,自動識別DP和DVI介面。

3. 滑鼠鍵盤插來插去很麻煩,關鍵問題是MBP介面幾乎全部插滿,筆記本只有兩個USB,一個滑鼠一個鍵盤,再插上耳機,接上電源,插上雷電2,還剩一個雷電2,看上去很難受。

4. 買了個USB3.0 HUB集線器(綠聯 1米 不到50元),貼在的電腦桌的背面(正品3M雙面膠),眼不見為凈。這樣MBP可以少插一個USB,理線也乾淨些。

5. 找出來一根USB延長線,從台式機背面的USB介面引到桌面。每次切換,只需要把USB集線器的USB插入到MBP或者PC台式機的延長線,降低操作成本。

總結與感受:

1. 現在手上這套設備都很老了,這款MBP使用的四代酷睿i5處理器,22納米,雙核四線程,不支持4K,沒有Type-C。最近幾年的MBP都是14納米的,下次再換準備入手10納米或者7納米的MBP。

2. 顯示器也太老了,1080P比2K屏幕還差一截。這次差點買個2K顯示器,看好了27寸的DELL U2717D,2900元,沒想到被一根轉接線「拔草」。如果買了2K顯示器,以後換MBP還得換4K顯示器,划不來。現在雙屏幕也夠用了。

3. 小驚喜:這款DELL顯示器是2010年的產品,之前一直接GTX1060顯卡,沒想到接到MBP後,畫面特別好,亮度和色彩簡直像換了個顯示器,唯獨文字顯示不如Retina屏幕清晰,有一種邊緣模糊的感覺。

整體算下來,花費不到100元,一根轉接線,一個USB集線器,還有個支架退貨快遞費。這次改造經驗就分享到這裡。

請看第2集:《蘋果MacBook Pro合蓋是否影響散熱(立式支架)?是否對Retina屏幕有傷害?》


推薦閱讀:

TAG:MacBookPro | MacBook | 顯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