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是對伴侶失望?
無論男女,在一段親密關係中,我們常常會對伴侶有著不同的期望。「期望TA對自己好,期望TA能記住自己說過的東西,期望TA會為自己而努力改變,.......」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發現,那些期望並沒有實現,親密關係也因為一次次的失望變淡變遠。
對一個人真正失望是什麼樣的感覺:我發生的事再也不想讓你知道,同樣你的事情我也一樣完全不想了解了。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為 什 么 會 失 望?
在生命的初始,每個人都與母親以一種最為深層、內在的方式相連結。每個胎兒也都曾在母親體內,以平均九個月的時間深刻體驗母親的存在,母親為我們呼吸、為我們進食、補充養分,而在母體內成長的胎兒,也曾是母親身上的一塊肉。此外,胎兒也能同步感覺到母親的喜怒哀樂,與母體的連結更是深深地烙印在我們深層的記憶中,這份與母體連結的經歷是每個人心中最深、最強烈的喜悅,所有會讓這份喜悅蒙塵,或破壞這份喜悅的事情都被視為傷痛,同時儲存於我們心中。
每一段戀情都會讓我們的潛意識開始活躍,並且喚醒深層記憶中與母體連結的那種強烈喜悅,於是,我們自然希望能和伴侶在關係中,同樣擁有這份合為一體的強烈喜悅。
期待落空。我們帶著原生家庭的傷口長大,原本期待伴侶能夠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療愈自己的傷口,卻沒想到只要是向外的需求,都無法令人滿足。而且,在感情中那些會產生致命吸引力的對象,通常是跟曾經傷害過自己的父、母親那一方有類似的特質,譬如父親的責罵令人沒有自信,這孩子長大後就特別容易被和父親有相同特質的人所吸引。但是她希望這次對方會為自己而改變,希望能夠修復童年的創傷,讓她重拾自信,傷口就可以獲得療愈。然而,通常事與願違,她又再次受到傷害。因為有時對方根本沒有能力填補你心中的痛,這就像兩個人拿著空碗,拚命要對方先給自己一些,最後兩人搶來搶去,碗打碎了,什麼也沒得到。
有時候,看似對伴侶的失望,其實是對自己的失望;對伴侶不上進的憤怒,其實是對自己不進取的憤怒。我們曾經有很多美好的想法,有很多想做卻沒有做的事情,有很多想得到又無法得到的東西,說到這些,我們會很積極,興緻勃勃,但往往很少會行動。慢慢的我們也會懷疑自己是否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想要的生活。面對「更不努力的伴侶」,我們的懷疑和不安更加強烈了,「我這麼努力、上進都得不到想要的生活,何況你這麼不努力、沒有上進心?」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伴侶比之前努力了(比如,已經努力加班了),但我們還會挑剔,會失望,會憤怒,因為失望、憤怒的根源在我們內心,伴侶只是我們的宣洩口。通過這種投射,我們讓自己好受一些,覺得自己還是可愛的、有價值的,還是努力的、上進的。
為什麼會對自己失望?為什麼自己缺乏執行力?是在成長經歷中難以達到父母的期待,常常讓他們失望,而心存內疚,特別害怕自己讓人失望?還是自我認識不清,自我定位太高,想要的東西太多?
或許,當我們看到自身的原因,才會對事情的解決更有幫助。所以,改變自己的婚姻狀態,首先應該從了解自己開始,了解自己的需要,了解創傷的根源,才能達到療愈功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