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戰全靠它,馳騁沙場的「賓士」
人類戰爭的發展史,也是科技不斷進步的過程,行軍方式更是從徒步行軍,到馬背上的部隊,再到輪子上的部隊。說起輪子(也就是汽車),那就不得不提起一個響亮的汽車品牌——梅賽德斯.賓士,因為賓士的歷史就是汽車的歷史!
賓士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歷史是誰也無法否認的,這一紀錄也是賓士永遠的驕傲,賓士卻很少利用這一點刷了一下存在感。我們現在所說的「賓士」很少有人知道,它本身也是由兩家實力強大的競爭對手企業合併而成的。
▲加特立·威廉·戴姆勒(Gottlieb Wilhelm Daimler)和卡爾·弗里德利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兩位偉大的創始人居住相距不過80公里,卻從未謀面
▲戴姆勒成立時的全家福
現在賓士實際上是「戴姆勒-賓士」,這個組合的名稱來自兩家原本獨立的汽車企業。1883年10月,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卡爾·本茨創立了Benz汽車工廠,廠址位於當時巴登大公國內的曼海姆。1890年11月,加特立·戴姆勒也在符騰堡王國境內的康斯塔特(Cannstatt,今屬斯圖加特市)創立了戴姆勒發動機公司(DMG—— 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看名稱似乎只是一家發動機工廠,實際上也生產汽車。
今天的賓士汽車品牌實際上是「梅賽德斯-賓士」(Mercedes-Benz),其中「梅賽德斯」來自一位奧地利商人埃米爾61耶里內克(Emil Jellinek)的女兒「Mercédès」(有幸運、優雅之意)。這位商人對汽車非常著迷,也是戴姆勒汽車的擁躉。他為了參加尼斯汽車拉力賽,向戴姆勒公司定製了一台賽車,並在比賽中獲得了冠軍。埃米爾認為女兒的名字帶來了好運,就建議戴姆勒公司以此命名汽車,為了利用這位奧地利貴族打開市場,戴姆勒公司便順水推舟採用了此名,從此便有了「梅賽德斯」這一品牌,這位當時只有十歲的奧地利小姑娘也因此青史留名。
兩家公司原本是競爭的同行,在一戰後為了應對大蕭條時期的困境而選擇抱團取暖,合併成了戴姆勒-賓士公司,而我們非常熟悉的賓士三芒星標誌,實際上源自戴姆勒(1909年註冊商標),當年的「本茨」車則另有商標(把「本茨」翻譯為「賓士」實乃神形兼備之作,但具體的譯者已不可考)。所以,簡單地講,戴姆勒-賓士是一家企業,而他們生產的汽車叫做「梅賽德斯-賓士」。
▲一戰時期兩家企業還各自獨立,有三芒星標誌的軍車其實是「戴姆勒車」,不過依今人的觀感和往後的歷史,也可算做「賓士車」
賓士車往往給人以更加粗壯有力的感覺,更多地成為成功男士的選擇,這大概跟戴姆勒-賓士的軍工淵源不無關係。作為一家汽車企業,高利潤的軍品生意肯定是非常有誘惑力的買賣,今天世界上的各大車企,幾乎全都有軍工生產的歷史,汽車界的開山鼻祖級企業賓士自然也不會例外,早在一戰期間,這兩家企業就開始為軍方生產車輛和發動機。
在一戰末期的1918年,德國研製了兩種輕型坦克LKⅠ和LKⅡ(Leichter KampfwagenⅡ),這是德軍為扭轉戰局所做的最後技術努力之一。這種無懸掛系統的坦克重約8.7噸,採用的發動機正是賓士生產的4缸60馬力的1910型汽油發動機,時速為14-18公里/小時。這種坦克曾是德軍的希望,定貨量達到了580輛,但戰爭的結束使這一切化為泡影。不過戰後LKⅡ被瑞典瞧上了,訂購了10輛,一直服役到1938年。
▲二十年代兩家企業的廠房和車間,即
使是處於蕭條時期,規模也不算小
一戰只算是兩家公司的牛刀小試,二戰才是合併後的戴姆勒-賓士軍工產品真正的舞台,不過在此之前這兩家汽車界元老的日子都不大好過,兩戰之間的經濟大蕭條使他們不能再爭來斗去了——在1926年,兩家在經營上都出現困難的企業選擇合併來共度時艱,雖是被迫為之,但無意中也成了強強聯合,成就了一家世界知名車企。
戴姆勒-賓士在二戰前後那段歷史中製造的精品之一便是賓士770K型防彈轎車。作為德國汽車工業的主力,戴姆勒-賓士公司自然為「元首」所器重,特製的賓士770K型防彈轎車更是受到了希特勒的垂青,在很多有關希特勒的歷史影像中,都能看到這款轎車的身影,希特勒幾乎成了這款車的「代言人」。賓士770K用料紮實,製作精良,車身用4mm厚的鋼板製成,擋風玻璃厚達50mm,襯有網狀鋼絲的輪胎也具備防彈功能,坐椅靠背設有防彈鋼板,地板也有4.5mm厚,一台功率為200馬力,排量7655ml的V形8缸發動機,讓這輛重量超過5噸的汽車依然敏捷可靠(最高時速可達160公里/小時)。
賓士770K甚至被做為當時德國的「國禮」,總共只生產了17輛,它們中的大部分毀於二戰,只有3輛倖存至今,成為稀世珍寶。
賓士770K雖是精品,但數量實在太少,而戴姆勒-賓士在二戰的主要產品之一是發動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Bf.109戰鬥機上所使用的12缸V形液冷DB601/605發動機,這是二戰期間世界上最優秀的航空發動機之一。在這種有著1200馬力功率輸出的發動機驅動下,以Bf.109為主力戰機的德國空軍在戰爭初期幾乎是無敵的存在。駕駛這款機型誕生的空中王牌更是數不勝數。
▲戴姆勒-賓士在二戰期間的幾種主要航空發動機
▲使用戴姆勒-賓士航空發動機的幾種飛機,義大利馬基MC.205戰鬥機(左上)、日本「彗星」俯衝轟炸機(右上),日本三式戰鬥機「飛燕」(左下),瑞典Saab J21A-3戰鬥機
除德國自用以外,DB601/605也被義大利和日本使用,二戰中的日本購買了DB601/605的許可,生產出了「熱田發動機」,裝備了「彗星」俯衝轟炸機和三式戰鬥機,其中三式是日本二戰期間唯一使用液冷發動機的量產戰機。這也是二戰時期德日之間的技術交流中,少數真正被日本用上了的德國技術。據不完全統計,使用DB 601/605各式機型大約為42,400架。
▲使用MB 501柴油機的U-2艇(上)和U-IX艇(下)
除了航空發動機以外,戴姆勒-賓士還生產艦艇用發動機。IX型U艇即裝備了6台戴姆勒-賓士V形20缸MB 501柴油發動機,每台能提供1500馬力的功率輸出,在戰前生產的U-2型潛艇也使用了該型發動機。
▲戴姆勒-賓士MB 501柴油機
▲各型S艇不僅裝備德軍,也裝備了義大利等國海軍,但有意思的是S艇最輝煌的戰果也是在義大利身上取得——義大利投入盟國一方後,S-54和S-61艇開進威尼斯,依靠40名水兵解除了一萬多名意軍的武裝,艇長施密特獲頒騎士十字勳章
使用同一種發動機的,還有一種少為人知的S艇(Schnellboot),實際上也就是德國的魚雷艇,英國人則稱之為E艇(即Enemy,敵人之意)。曾經當過美國魚雷艇艇長、後來當任美國總統的肯尼迪在戰後參觀過該艇,他在日記里寫道:這種艇遠比我們的快艇先進。這種圓底造型,100多噸重的S艇在3台MB 501的驅動下,航速能達到39節,後期換裝了帶增壓的MB 511後,更是可以飈到42節。從1940年中期開始,S艇實際上已成為德國海軍水面攻擊主力,它們和U艇一道,對盟國海上運輸線構成了重大威脅,戰績也居各國魚雷艇部隊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抗戰時期的中國也使用過這種魚雷艇。中國於1936年向德國訂購了11艘S艇,其中3艘在1937年交付中國,組成了「岳飛中隊」,而餘下8艘則由於局勢的發展而被德國扣留自用。這三艘艇中兩艘毀於抗戰,一艘倖存至戰後,在解放戰爭中加入解放軍,被當做巡邏艇使用,直到1963退役——這也是戴姆勒-賓士與中國最初的緣分之一。
我們都知道賓士是造車的,車輛更應該是本行,事實也是如此,二戰德軍主力坦克的研製也是有戴姆勒-賓士的份。在1926年,德國萊茵金屬公司和戴姆勒-賓士製造了裝有75毫米炮的坦克原型(Gro08traktor,意為「大拖拉機」),1932年,軍火巨頭克虜伯推出了Landswerk Krupp A,由於要規避凡爾賽條約,這些坦克都是以農用拖拉機的名義生產的。後來亨舍爾、MAN、克虜伯、戴姆勒和萊茵金屬合作改進這個型號,把固定炮塔換成旋轉炮塔,製造出可供大量生產的LK A型坦克,這就是一號坦克。
1934年德國陸軍部提出發展重量10噸級裝備20毫米火炮的裝甲車輛,向MAN、克虜伯、亨舍爾及戴姆勒-賓士等企業招標,雖然MAN的方案中標,但其完善過程是MAN和戴姆勒-賓士共同完成的,最終的產品就是二號坦克。
1935年,德國陸軍提出了對「主力坦克」的要求——15噸左右,最大速度40公里/小時,安裝1門37mm火炮,根據這個設想,德國軍方向克虜伯,萊茵金屬,,戴姆勒-賓士,亨舍爾等五家公司招標,戴姆勒-賓士、MAN、亨舍爾三家各拿出了一輛原型車,但德國軍方感覺都不甚滿意,所以在測試之後搞了一個組合,把三家的原型車進行了混搭,最終方案便是三號坦克。
三號坦克和隨後的四號坦克在戰爭初期成了德軍裝甲部隊的主力, 在閃電戰中發揮了決定性的突擊力量作用, 不過德軍步兵還需要一種伴隨的支援火炮。根據曼施坦因的建議,德軍開始了步兵支援火炮的研製,戴姆勒-賓士公司在三號坦克的基礎上發展出了三號突擊炮。雖然原來的設計是支援步兵,但換裝了75毫米L/48反坦克炮後,三號突擊炮也可作為坦克殲擊車使用。實踐證明,三號突擊炮的設計非常成功,這種在戰場上表現優異的綜合火力平台被大量生產,產量達到了10,500輛,在遊戲WOT中更是一款屠幼神器。
德軍虎式坦克的王牌車長魏特曼便是在三號突擊炮上刷出了足夠的經驗。在戰爭中期黑豹坦克的招標中,戴姆勒-賓士的方案雖未中標,但卻也參與了黑豹坦克的量產工作。
當然,戴姆勒-賓士的重頭戲還是在輪式車輛上,與研製坦克大多是「參與」不同,戴姆勒-賓士有輪式車輛的完整產品。很多人都知道美國的威利斯吉普和德國大眾的桶車,而賓士也出品過一種小型越野車L 1500,這種鼻子短車身容量大的「類吉普」比威利斯和桶車都大,也更強勁有力,能坐下7個人,載重1.5噸,能載入機槍等武器,可用做為基層指揮車或輕戰鬥車使用,在二戰期間,賓士L 1500出現在幾乎所有的戰場上,無論在歐洲、北非還是東歐,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只是在戰後沒有象威利斯吉普那樣發展成獨立車型,十分可惜。
L 3000是戴姆勒-賓士在二戰期間生產的主要卡車型號之一(3000為載重量,即載重3噸),使用賓士自產的75 馬力4缸柴油發動機,可以靈活改裝,能運送一個班的兵力、運輸物資和拖曳火炮,使用遍及各個戰場。到1943年為止,共生產了27,700輛,是戴姆勒-賓士在戰爭期間生產最多的車型。
▲L 4500(上)和L 4500R,L4500的產量約為9000輛
L 3000的軸距稍大,這令其越野能力有所不足,在東線戰場,蘇聯境內糟糕的公路情況更加放大了這一缺點,戴姆勒-賓士為彌補這一缺陷,在L 4500卡車的基礎上發展了一款犧牲了速度,但提高了越野能力和載重量的L 4500R半履帶卡車,這種半履帶車的性能不錯,甚至連對手都非常認可,盟軍經常在繳獲了L 4500R後重新噴塗上標誌就直接投入使用。
戰爭中的戴姆勒-賓士顯示出了精湛的軍工製造能力,但同時也淪為盟軍的重點打擊對象,廠房設備損失慘重。在1945年戰爭結束後,根據波茨坦協議,所有德國的海外資產都作為賠償而被沒收,戴姆勒-賓士公司也失去了所有外國子公司、分支機構以及在佔領地區的資產,再加上在戰爭中有使用集中營囚犯的黑檔案被曝出,這家首創了汽車的企業一落千丈,跌到了谷底。不過,很快就到來的美蘇對峙局面又現出了一線生機,戴姆勒-賓士依靠給美軍修理和製造車輛漸漸恢復了元氣,到1949年又開始盈利,終於起死回生。
戰後的戴姆勒-賓士把大部分業務轉向了民用,不過仍然沒放棄軍工產業,其主要成型產品依然是曾經拿手的卡車和越野車,這其中具備代表性的是賓士的G型越野車。1979年,聯邦德國招標越野車,當時參與競標的是賓士G型和大眾Iltis。雖然當時較為廉價的大眾Iltis勝出,但G型憑藉優良的機械性能獲得了其他國家的青睞,就連一向是「世仇」的法國人對G型的品質也稱讚有加,法軍的輕型軍車(標緻P4)就是獲取了許可證生產的G型車,只不過有一些小改動,而後德國也回過頭來重新選擇了賓士G型車,到目前為止,包括德國、挪威、奧地利、列支敦斯登、瑞士、阿根廷、斯洛維尼亞在內的20多個國家將G型做為軍用車使用。
賓士優良的重卡技術甚至對中國的軍工也有所幫助——1982年,中國從西德引進了能充分適應當時國內各種路面的賓士重型卡車,並仿製了其中的2060型車,仿製的型號為「鐵馬XC2200」,並在此車底盤的基礎上研製了WZ551裝甲車,該車最終被軍方確定為制式裝備,定型為92式裝甲運兵車,到現在為止,已經發展出了數種變形車,形成了一大家族,並出口國外。卡車和戰車,聽上去相差很遠,但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賓士重型卡車的質量——在抗戰之後,賓士再次為中國的軍事工業做出了貢獻。
從卡爾61本茨發明汽車到現在的130年間,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汽車無疑是改變人類生活和生產方式的重大發明之一,單就這一點來講,以卡爾61本茨命名的企業——「賓士」對人類的貢獻也是無可估量。雖然這家企業製造的產品曾經參加過不義的戰爭,但在戰後同新德國一樣「重新做人」, 締造了無數個汽車史上的第一,它 認真的反思與賠償,以實際行動洗刷了「黑歷史」,再次成為了汽車界的巨人。
為路而生,路在腳下!也許是對賓士公司精神最好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