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貓的報恩》重返童真的神秘之旅

 在很多記人的印象里,貓是一種獨立而又神秘的動物,和它們見面一般都帶著愛倫坡小說中的那種恐怖氣氛:一輪滿月勾勒出房脊的輪廓,青光在光滑的瓦楞間跳躍,在粼粼的光影和啾啾的蟲鳴中,一隻貓拖著自己細長的影子無聲無息在檐間穿過。

而《貓的報恩》以充滿童稚和懷舊色彩的風格,讓我們以孩子化的視角,去貓的世界感受一次冒險,這樣簡單亮麗的畫面讓我沉迷在對過去,對過去的動畫的回憶,也很容易打動每個嚮往童真,嚮往夢幻的心,牽動每處心靈深處的柔軟。

《貓的報恩》具有和《千與千尋》完全不同的風格,雖然故事情節的寓意和內涵上不能夠達到《千與千尋》的深沉和厚重,動畫製作的精細程度也不及《千與千尋》的苛刻與豪華,但是卻營造出《千與千尋》所不具備的輕靈。

兩部電影都講述了人性在現實生活中的迷失和尋找,表現出個人力量的尋找和成長。在這部電影中,小春對現實生活的厭煩是每個處於這個年齡的少年必然要經歷的煩惱,當她因為救了貓王國的王子而可以成為貓王國的王子妃時,她也開始幻想可以逃離已經厭倦的現實,像一隻貓那樣整天無憂無慮,沒有時間觀念地飽食酣睡,在胡嚕胡嚕聲的愉悅聲中打發掉時間。

而她開始迷失的時候,她的樣子也開始向貓變化,是貓男爵和曾經被她餵養的小雪喚醒了小春,她也終於在他們的幫助下找到了自我,成功地逃離了貓王國。故事雖然帶有要面對生活,做回自我的寓意,但是在這部觀眾定位明顯傾向低齡觀眾的電影中,角色設置遠遠沒有《千與千尋》那樣豐富,角色攜帶的內涵和意義也沒有《千與千尋》那樣厚重,情節的簡單化讓電影所要表達的內涵沒有得到完整的揭示。所有這些都表明這是一部觀眾定位傾向於低年齡的低成本電影。

可是那些美麗簡單的畫面對我這樣的成年觀眾同樣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因為畢竟曾經低齡過。電影中的一些畫面可以作為對你是否擁有童心的小測試:比如感謝小春餵養時候可愛的小雪;坐在群貓背上的小春飛馳電掣地奔向貓國,比如小春在最後踩著由烏鴉橋回到現實等等的這些畫面。

動畫的製作沒有《千與千尋》那樣豪華和精細,但還是保存了吉卜力的唯美風格。作為宮崎駿從前的助手,本片的導演森田宏幸的特點就是完全繼承了宮崎駿作品畫面唯美的特點,而他的缺點就是對製作的故事性的把握能力不強,這些都可以從這部《貓的報恩》里看出來。

拋開簡單的情節,影片在畫面上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不用重彩,不著濃墨,大片的淡綠和嫩黃的運用讓影片充滿了童真和懷舊的色彩。明麗的光線表現了和《千與千尋》的晦暗完全不同的輕快,這種畫面的構造烘託了電影簡單輕鬆的氣氛,也很輕易地拉扯起我們對動畫的回憶,讓我們又想起了從前記憶中的那些日本動畫,那些伴隨著我們這批70年代出生的人成長的回憶。

而正是這種對動畫的情結讓我們對這部電影增加了我們自己的主觀認同。我們知道在動畫片的歷史上,《貓的報恩》不會留下多麼顯赫的位置,可是它就像《銀河鐵道999》,就像是《變形金剛》,就像是《聖鬥士星矢》,就像《七龍珠》一樣,是能夠牽引我們的一個個成長年代的介質,於是它們也就在所有的評論之外就又具有了更多的內涵和意義。

記憶需要一個漂亮的容器,或者僅僅是因為有時候我們需要讓自己感覺到我們的心或還年輕。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