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想出國生活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擊上方「見小曰明「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置頂公眾號 "或「設為星標」

第146篇原創

文|明玥


人在一個環境、一種模式里過日子久了,就像走在一條隧道里,各種無聊無趣無望,開始想要找出口往外逃。

有時候對出口充滿了想像,恨不得就此跑去世外桃源,再也不用回到眼前苟且。

於是,我花了半個月時間,參加了一個商務團,跑到特朗普所轄國家待了半個月。

又是人模狗樣地去企業參觀交流,又是假裝學生在名校聽課,當然少不了買逛吃,從美國的四線城市到the city紐約,各種角度體驗15天後,至今仍沉浸在時差中的我,得出了一個結論,你們一定很想知道吧?

不想知道我也要說,那就是:

我這輩子確定會生活在中國。

理由跟當年張欣與潘石屹結婚一年,吵了365架之後,一怒之下離家出走,跑到歐美玩了一圈,最後主動回家跟老公和好的理由一模一樣——

我無法融入西方社會的生活。

有些事情說小也小,說大也大,比如:

0

1

中國胃只能撐七天。

這個說法來自殷斯坦,據他觀察,國慶期間觀看朋友圈攝影大賽,10月6號海外遊子魚貫回國,晚上7點準時收看朋友圈,已被麻辣火鍋刷屏。

我們團里,拎著行李就去喝奶茶的有之,沒出機場就開始點川菜的有之,當然少不了回來後連曬三天火鍋的。

我自己呢,受不了吃冷食,又是南方人,一日三餐一定要來點湯湯水水。

有一年去土耳其玩,聽說那邊跟香港人一樣注重早餐,豐盛得能從早上吃到下午。

於是摩拳擦掌定了一家百年老店,早上興沖沖跑過去,看得一桌擺得滿滿的,美麗又營養的

草。

是的,各種冷的醬汁大拌菜、冷的三明治、冷麵包配冷蜂蜜,冰水、冰橙汁、冰甜點,連蘋果都是冰的。

中國胃簡直想直接掀桌,還我餛飩蒸餃牛肉麵小籠包鹹菜泡飯!

美國的每一天都是這個樣子,東西還比人家歐洲單薄,只好自己帶好保溫瓶泡枸杞,喝一口熱水配一口冷盤,想起了小時候看的北大荒紀實。

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是聽一個留學生說,美國的肉不放血,吃起來腥,所以他們自己做都要泡水很久。

肉都不好吃,我還有什麼活下去的動力。

0

2

外面金窩銀窩,都不如家裡的狗窩。EXCUSE ME?

明明自己家才是金窩好吧。

咱家雖不大,但一草一木都是這些年來,隨著見識增長和錢包自殺,一點一點慢慢攢起來的。

大包小包滿身塵土回到家一看,感動得直想哭。

書桌上放著地中海琥珀味的香薰,開著的鮮花,並兩部最近在看的書,桌前有我的人體工學椅,恨不得上去工作五小時。

衛生間有全年恆溫馬桶,暖暖的日式泡澡桶,泡兩小時立刻充電滿格。

外面就是再高級的酒店,我也是不肯直接皮膚接觸浴缸、馬桶和毛巾床單的,畢竟那不是專屬於自己的。

哪有狗窩是你想一出機場就踩風火輪迴去洗澡躺平的?

只能是自家金窩啊。

說完小家,不能不念叨下大家。

我以前對什麼新四大發明感到尷尬,覺得不過是國人吹牛。

但你真的到老外的餐廳去付賬試試?

一瓶可憐3塊6毛5美分,一個漢堡包15塊8毛1美分,貴就不說了,對於我這種已經一年沒帶錢包出門,只會拿出手機掃一掃的人,大腦已經嚴重退化,要掏錢數錢等找錢,每次都是大量腦細胞死亡。

最可怕的,還是要給小費,一般不少於18%,給多了捨不得,給少了不合適,個么簡直是高等數學啊,只好一天N次拿出計算器來戳。

人家服務員還特別熱情,不回應他們的招呼都不好意思,但我可能有社交恐懼症,只想掃碼點單,吃完滾蛋,無須搭腔。

更累人的是,美國沒有高鐵,火車又慢又貴,去哪哪兒都得開車,短途旅行一趟都得開個半死。

趕著交活兒,準備拿著筆記本在穩穩的高鐵上碼字?不存在的,你得開車。

很久以前有一期《康熙來了》,做的是老外來台灣的感受,老外們大聊晚上可以隨時逛夜市吃夜宵,百米就有個便利店,坐車逛街玩樂都超級容易——各種好處,其實落到了同一個點,生活方便。

最後康永總結說,很多人說來了就不想走,

最大的好處也不過是」方便「,但方便難道不是一件超級重要的事嗎?

這些老外是沒有生活在如今的內地一二線城市啊,如果收過當天下單的快遞,五塊錢運費就到手的外賣,各種共享的車子、打掃阿姨、上門美甲,估計要更加驚嘆了。

0

3

他們好像已經遠離了消費主義洗腦,但我總覺得生活的色彩少了些。

朋友去北歐旅行回來,說那邊很多人還在用蘋果5,人們沒有意識要去追逐最新的手機,買最火的口紅,發最矯情的朋友圈。

我說美國也跟想像中一樣不時髦,重視實用主義。

大街上、超市裡、博物館咖啡店裡,大部分人都是衛衣配牛仔褲。

除了第五大道,就沒看到過幾個打扮上道的妖艷賤貨。

加上胖人超多,跟我國人人爭當精緻的豬豬女孩相比,她們自暴自棄的比例實在有點高。

我本來以為,物質上無欲無求,幸福感肯定更高些,但很快發現那也是另一種寡淡。

沒有三個群同時在討論戴森捲髮棒的盛況,沒有遍地開花的美容院和醫美診所,沒有人人暗自存錢買個大牌包的女子圖鑑級慾望,我恐怕年輕歲月的戰鬥熱情都要減掉大半。

不斷爭取和享受物質之美,被最新最酷的東西刺激到,一個包解決不了煩惱就兩個,這些好像也是我們身處在這個國家這個時代的獨有樂趣。

話又說回來,歐美男生還是帥多了,長腿比例高多了。

0

4

上面說的,也許都不是問題,真正讓我絕望的,是一件在國內感受不到的事情——

難以成為主流。

當你比對國內國外的狀態,想到的都是生活,但很少有人考慮到一個重大問題:

只有在自己國家,我們才是主流。

即便在美國這樣的移民大熔爐,華人也只是個超小的群體,百分之幾的比例而已。

你可以跟他們交上朋友,但閨蜜是白人或黑人——這要不是從小在那邊的,恐怕很難做到。

只因從小的成長背景不一樣,他們看的動畫片、漫畫,玩的東西,心裡盤算的小九九,跟我們完全兩個世界。

身為主流人群的好處,你在從小長到大的地方體會不明顯,因為那就是一個天然存在的條件,我們早就習以為常,總是忘了思量。

出去了才發現問題。

那些天雖然也用微信微博知乎,但我還是活生生跟國內脫節了,各種熱點都追不上。

白天刷好幾次微博,熱搜根本不變,哦,原來國內還是深夜。

中國錦鯉是啥?信小呆又是誰?她到底拿到了什麼?

這些問題,我原本只需要在辦公室說一句,立刻有人上來跟我解釋討論。

最近熱映的電影一部都買看到,不曉得姚晨在《找到你》裡面復出表演如何,也沒機會在《無雙》里看發叔的大長腿。

好嘛,中國博主在紐約,感覺周圍所有人都跟自己隔著一層。

我關心的他們不知道,他們說的我費了老大勁兒才能理解。

不只是語言的問題,還有風俗習慣的相悖。

難怪有人說,

在國外不是混不下去,而是混不上去。

職場天花板就在那裡,跟你能力關係不大,但跟你本來就不在這裡長大,要花額外力氣去融入別人先天的世界,是分不開的。

0

5

如果種花家的機會很少很差也就罷了,可問題是,先發達國家階層固化明明比我們嚴重。

看曼哈頓滿滿當當的老樓就知道,這裡已經蓬勃了很多年了,每一寸土地,每一個房間,都早已有它的主人。

政府在遠郊畫一個圈,許出開發區、地鐵、綜合體的各種規劃,再把醫院學校甚至政府自己搬過去,兩三年就造出一個新區,給第一批買房人以城市紅利的回報——這還真就是屬於咱們現在的故事。

這就是劉瑜說的,

「在經過那麼多年辛辛苦苦地讀書、膽戰心驚地找工作之後,美國夢實現了。買來大房子,門外有草坪、草坪外有柵欄、柵欄里有鮮花。可是,說到底,有一天,他在院子里澆花的時候,突然沮喪地意識到,這樣的生活,不過是那曾經被他恥笑的農民理想,面朝黃土背朝天、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美國版本而已。」

跟國內的低底線相配套,這裡也有高上限。

三年前,一位朋友放棄在北美近十年的上班族生活回來,就是應著大眾創業的口號。

後來的故事,資本寒冬、潮水褪去,他也經歷九死一生。

問他後悔不,他指著名片說,現在管的人和錢沒以前多,但起碼我現在可是自己的老闆,這兩年,

哭和笑都比過去十年還要多,未來不可知,期待也更多。

「中國這個大漩渦,是一個多麼大的可能性的礦藏。憤青有那麼多東西可戰鬥,資青有那麼多鈔票可以賺,文青有那麼多感情可以抒發——歷史還遠遠沒有抵達它的盡頭,未來還坐在紅蓋頭裡面激發他的想像力,他還可以那麼全力以赴地向它奔跑,並且從這全力以赴中感受到』意義』凜冽的吹拂。」

是了是了,不回來我都不知道有這麼多熱點可追。

0

6

如果註定要當LOSER,那也是在自家大城市療愈比較好。

有時候我想,遠離家鄉去大城市生活,除了追求成功,還為了可以默默失敗,無人知曉。

可要真的十分失敗,總是在有家人的地方好些,立刻給你換床熟悉的被單,吃上一頓媽媽燒的好飯,到小時候學騎車的河邊走走……

如果說祛魅也算一種收穫,那麼我這趟跑去全世界最發達國家的結論就是:

我的黃金年代,還得生活在中國,這裡有我的家人朋友,我的事兒,我親手建造的生活。

【the end】


轉發朋友圈就是最好的讚賞,

你的轉發對我很重要。

現在關注我,

還能成為明玥的前200000位創始人,就是我的元老粉絲了

長按關注見小曰明(smallsharing)↓


推薦閱讀:

TAG:生活 | 出國 | 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