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研究結果卻相反,心理學家如何解釋? | 求幫忙時一個小措辭,能改變對方態度

聲音資源載入中...

點上面聽音頻 

· 輕鬆解放雙眼

OR

下翻看文字版

 · 自由掌控節奏

Hello~ 歡迎來到 0時差 · 心理速遞,我是時差大叔。

又到了周四、大叔為各位呈現全球最新心理學研究的時候。

今天這個研究,新鮮出爐還不過一個月,然而這背後牽扯出的 「曲折故事」,卻長達四年之久。

怎麼說呢?這項研究成果不僅對我們平日的生活有指導意義,它在出台的過程中,可是經歷了 「否定、反駁前人權威研究成果」 的風波,但之後又 「為前後研究結果不同找到了合理的解釋」,

發現了前人沒能注意到的角度,也因此把我們對一個心理現象的理解,從 

破 碎

,向著

完 整

又推進了一步。

—— 可以說,今天的推送,不僅會讓你學習到一個心理知識,我們更能見證心理學從理論到研究、從駁斥到融合、從反覆到進步的過程。

愛好心理學、也相信心理學力量的你,絕對不能錯過!

注 > 為了響應上周四起收到的讀者反饋,本周起大叔一篇推送就只講一個研究,但會講得更精細、更完整。同時,大叔為心理專業讀者在文中提供了更多科學細節(文中的專業信息會用灰體淺色顯示,若你對太專業的內容不感興趣,可跳過灰色部分)。

求人幫忙時一個簡單的措辭

就能改變對方的態度?

是什麼會讓一個人願意幫助他人、伸出援手?

是因為內在品質嗎?有些人可能就是個

「幫助者(Helper)」

,雷鋒精神已經刻進了血液和骨子裡。

還是因為 

「幫助本身的行動過程(To Help)」

呢?有些人可能更關註:幫助別人時,自己到底能做到什麼、能力幾何、別人收到幫助時的反應、自己的幫助給別人生活帶來的變化。

啥?你說這兩個是一樣的?大叔告訴你,還真是大不一樣!

來自美國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 Emily Foster-Hanson、Andrei Cimpian、Rachel Leshin 和 Marjorie Rhodes 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都說小孩子都是善良的,如果我們讓一個小孩給他人幫一個忙,但我們在措辭上,可以強調他們的個人品質(「你是個幫助者」),也可以強調他們的幫助動作(「你想要幫助別人」)。

如此細微的措辭差異,會不會導致什麼不同的結果?

研究者來到了紐約的曼哈頓兒童博物館(Children』s Museum of Manhattan),現場招募了一群小孩子進行實驗

(樣本容量 = 64,男女各半,平均年齡 4.97 歲,年齡範圍 4.03 - 5.94 歲)

研究人員為這些小孩準備了一些人偶玩具,並安排一位研究者充當演員,來和孩子們互動。

孩子可以自己選擇一個人偶,代表 ta 自己:幼兒園班上的一個學生。然後,研究者會選定另一個人偶,代表這個班上的老師。

接著,「老師」 會帶著 「學生」 模擬 6 個幼兒園中非常常見的場景。在每個場景中,老師都會讓學生幫一個忙,比如收拾蠟筆、把桌上的積木放到玩具箱里收好、在發下午茶的時候幫著倒牛奶……

所有孩子都被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是剛才我們說的突出個人品質的 「幫助者組(Helper)」,而另一組則是突出 「幫助的動作(To Help)」。

在突出個人品質的 「幫助者組(Helper)」 中,孩子們會聽到老師這樣說:

Some children choose to be

helpers

. You could be

a helper

when someone needs to pick things up, you could be

a helper

when someone has a job to do, and you could be

a helper

when someone needs help.

有些孩子會做

一個樂於助人的人

。在別人要撿東西的時候,你可以成為

幫助者

;在別人有其他事情要做的時候,你可以成為

幫助者

;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你可以成為

幫助者

在突出 「幫助的動作(To Help)" 這一組中,孩子們會聽到老師這樣說:

Some children choose

to help

. You

could help

when someone needs to pick things up, you

could help

when someone has a job to do, and you

could help

when someone needs help.

有些孩子會選擇

去幫助別人

。在別人要撿東西的時候,你可以

去幫忙

;在別人有其他事情要做的時候,你可以

去幫忙

;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你可以

去幫忙

這六個場景中,有其中 4 個,孩子們在伸出援手之後,會是「幫助成功」的美好結局。

老師會說:「蠟筆收好了、積木整理好了、老師很開心、謝謝你

做了一個幫助者(突出角色)←OR→ 來幫助了我(突出動作)

」……

但還有 2 個場景,孩子們儘管好心幫助,卻被研究人員設計成了「幫助失敗」的悲慘結局:倒牛奶的時候不小心灑出來了、收玩具車的時候把車子弄壞了……

老師會說:「謝謝你願意來

做了一個來幫助我的人(突出角色)←OR→ 來幫助了我(突出動作)

,但是事與願違,你剛才不小心把該牛奶杯打翻了,牛奶都灑出來了」……

六個場景悉數落幕之後,真正的心理測量才要開始。

研究者們在博物館的出口附近,一一採訪剛才參與遊戲的孩子們:

  • 「你喜歡幫助別人嗎?還是不喜歡呢?」

  • 「剛才你在幫老師收集蠟筆的時候,你開心嗎?」

  • 「如果明天有人還需要你的幫助,你會主動去幫助那個人嗎?」

    …………

對每一道採訪題,研究者們在 1 - 6 的範圍內讓這些小孩子打分。比如上面第一題的話就是:1 分代表 「特別不喜歡」, 而 6 分代表 「特別喜歡」。

採訪結束,每個孩子在所有題目上的分數都被糅合起來,轉變成一個 0 - 1 之間的總分,作為

「對幫助的積極態度(Positive Attitudes)」

(越靠近 1 分,說明孩子們在採訪中給出的分數越靠近 6,也就是對幫助別人這件事情的感受越為積極)。

最後的數據分析結果,如下圖所示:

↑ 點擊圖片可放大 ↑

來源:Foster‐Hanson, et al. (2018)

仔細看看,你發現了什麼嗎?

首先,孩子們真的都很善良。

無論是在幫助別人之後把事情做成功、還是做失敗了,態度都很積極(圖中所有的圓點都在 0.75 - 1 的高分段)。

其次,從成功的場景變化到失敗的場景之後,確實得分會下降

(右側兩個不同顏色的圓圈,垂直位置都比左邊的兩個圓圈要低)。

注意:左邊 「成功場景」 看起來只有一個圓圈,實際上是兩個圓圈彼此幾乎重合了。

但最重要的是 ▼

  • 當孩子們被強調,他們是一個

    「提供幫助的幫助者(Helper 組 - 突出個人)」

    ,這個時候,一旦遭遇失敗,這群孩子的

    積極態度會 

    下 降 很 多

    (降到了右側藍色圓圈的位置)。

  • 而對比另一組孩子,當另一組孩子

    被強調 「你們提供了幫助這個過程(To Help 組 - 突出幫助動作本身)」

    ,這群孩子即便遭遇了失敗(比如在幫老師倒牛奶的時候把牛奶灑出來了),

    積極態度 

    依 然 很 高

    、下降很少

    (右側紅色圓圈的位置)。

研究者們由此得出結論:當我們在請孩子幫忙的時候,突出 過程、而不要突出 個人,能夠培養孩子對 「助人為樂」 這件事,更積極的態度。

看起來很有道理是吧?嘿嘿,你等著,心理界的 「挑戰者號」 還有三秒即將到達現場!

四年前一項幾乎一樣的實驗

卻有著完全相反的結果

上面我們說到的這些紐約大學的心理學家,他們在做完這個實驗、分析了數據、得出了結論之後,馬上就發現:自己有挑戰者。

更好玩的是:其實這是他們自己去 「挑釁」 的。紐約大學的這幫人,他們在設計實驗之前,瞄準了 2014 年的另一項實驗。那項實驗幾乎用了同樣的方法和設計,也同樣是研究小孩子們在聽到 「Helper」 和 「To Help」 之後的區別。

這項 2014 年的實驗,領頭的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 Christopher J. Bryan,團隊里還有大名鼎鼎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 Gregory M. Walton。

Bryan 和 Walton 當時的研究結論,和紐約大學今年的發現,幾乎是 

完 全 相 反 

的。

2014 年的研究發現:

對孩子強調 「Helper 助人者的角色」,可以激發孩子更多的助人為樂行為;而強調 「To Help 施行幫助的動作」,則絲毫沒有效果。

Bryan 表示:在請孩子幫忙的時候,突出 「你是一個幫助者 Helper」,讓孩子把這個身份內化之後,他們會更願意幫忙、我們也確實發現這樣的孩子在實際行動上會幫更多的忙。相反,如果我們突出 「你可以去幫忙 To Help」 這個行動,孩子們在幫助行為上則沒有什麼變化。

呃…… 這下有意思了。2014 年的這組人發現的是:

強調個人角色 比 強調動作,積極作用更大。

而今年來到了 2018,

實驗結果搖身一變成了:強調動作 比 強調個人角色,積極作用更大。

咳咳,樓上的兩組研究者,一個在美國的東海岸紐約,一個在西海岸加利福尼亞,你們是不是要飛越美洲大陸約個架、互撕一場?

是誰的研究在執行過程中出了問題?還是數據的收集、分析過程中出了問題?還是美國東部和西部的孩子本質上相差了十萬八千里(雖然這兩個地方的物理距離都沒差那麼遠)?

………………

其實,紐約大學今年的這次實驗,之所以選用了和 2014 年差不多的實驗設計(他們連老師對孩子說的話都是直接複製粘貼了四年前的版本、力求一致性),可以說是一場

replication 複製實驗

在心理學上,一場實驗有太多研究者不可控的因素。環境、人本身的特質、還有很多我們都無法設想到的變數,都會對實驗結果產生這樣那樣、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影響。

所以,一場實驗的結果,是不能當成 「真理」 來對待的。只

有當同樣的實驗方法、反覆被複制、也都能得到一樣的結果,這樣心理界才會對某個理論和推斷、抱有 

信 心

那…… 紐約大學在這個秋天發布的結果,是不是給四年前的人重重打臉了呢?

別急,更精彩的還在後頭,你往下看。

從相背的實驗結果,到新的觀察角度

—— 記心理研究的又一次突破

讓我們回到紐約大學的心理實驗室。在做完上面第一項實驗之後,研究者們開始仔細剖析實驗過程、方法和觀察到的結果。

他們注意到:孩子們關於伸出援手這件事的態度,

只有在他們確實提供了幫助、但卻遭遇了失敗之後,才產生了差異

(回憶下上面的數據圖:左邊的兩個原點是互相重合的,只有到了右邊兩個圓點才分開了距離)。

有沒有可能,強調 「幫助的動作 To Help」,真正起到的作用是 ——

  • 讓孩子們在遭受挫折時、依然能夠專註於提供幫助這件事、只想著如何繼續提供幫助、確確實實為需要幫助的人雪中送炭?

  • 相反,如果向孩子強調 「你是個提供幫助的人 Helper」,當孩子好心幫老師倒牛奶、卻反而把牛奶灑了一地、給需要幫助的人造成了更大的麻煩,孩子們會發過來責怪自己、覺得自己對幫助別人這事並不在行、甚至覺得自己是個不應該、不喜歡提供幫助的人?

如果是這樣,那上面我們數據圖中看到的圓點位置,就解釋得通了。

為了驗證這一點,紐約大學的研究者們又回到了當初開展第一項實驗的博物館,重新召集了一群年紀相仿的小男孩小女孩們。

實驗的具體過程,限於篇幅大叔就不細說了(這項實驗比上一場更為複雜)。但有一點我必須強調:

研究者們這次不是用人偶進行模擬,而是通過真人交互、真實觀測孩子們的助人行為。

研究者們先請孩子幫忙(比如幫忙把玩具車放回玩具箱、把一箱玩具球放到隔壁儲藏室),

但故意讓孩子們遭受挫折

(玩具車預先經過了拆解,所以孩子一把它拿起來就會掉在地上變成一地碎片;裝玩具球的箱子,箱底實際上是很松的,所以孩子剛把箱子拿起來箱子就破了、玩具灑了一地)。

(大叔此刻的內心吼叫:你們腫末可以這麼欺負人家純潔善良的小孩紙??他們都不相信大人了好吧??!!)

記住:在整個過程中,研究者們和孩子的互動,依然是分成了之前的兩組。第一組 「強調孩子是個幫助的提供者

Helper

」,第二組 「強調孩子提供幫助的這個動作

To Help

」。

接下來需要觀測的就是:

經受兩次悲慘落魄的失敗之後,當實驗者請他們繼續幫第三個忙的時候,孩子們還願意嗎?

結果很明顯了:

強調 

動 作

的那一組孩子、相比強調幫助者角色的那一組孩子,前者不僅對助人這件事的態度更 

積 極

;而且他們在遭受了兩次失敗之後、願意繼續提供幫助的人數佔比、比後一組要 

高 很 多

看到這樣的結果,紐約大學的研究者們明白了:

不是四年前的實驗有什麼問題,也不是東部西部的孩子有什麼本質差別,而是四年前的實驗沒有

把 「幫助的成敗結果」 分開來看

(四年前的實驗是把 「幫助」 這件事糅合起來看了,只要幫了忙就算,無論是幫了大忙、小忙、還是幫了倒忙)。

而紐約大學的研究證明:

幫忙,本身也是一種努力;只要是努力,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

真正樂於助人的孩子,會對幫助這件事情本身上心,而會弱化 「我是個樂於助人的好心人」 或者 「我是個只會幫倒忙、沒用的人」。

更進一步來說:一個人在面對失敗的時候,是止步不前、心中滋生退縮和抗拒,還是會再試一次、直到達到目標為止?這是心理學上一直很強調的成長概念:

resilience 韌性

(也可以理解為 適應力、彈性、恢復能力)。

在幫助別人這件事情上,我們不僅在為自己負責、更需要為自己帶給別人的真實影響負責。上面的實驗已經證明:

從小我們在把 「助人為樂」 這件事情教給孩子的時候,一個小小措辭的改變:從 「你是個好孩子、你要做個助人為樂的人」,到 「你看到 ta 有困難,你可以伸出援手」 ——

如此看似簡單從個人特質、到實際行動的措辭轉變,就能讓小孩從小對助人行為,產生更健康的積極態度。

這樣的孩子,會對自己幫助別人的能力更有信心、在幫助過程中遇到困難、也會更有韌性、再接再厲。

怎樣,心理學研究,是不是真的很有趣?它可以很折磨人,但這樣彼此質疑、支持、或是兩者結合之後發現全新的角度、達到 1 + 1 > 2 的效果……

這是心理學研究的必經之路,也是心理學發展的根本動力。

還想告訴大家一個有趣的小細節:2018 紐約大學的這篇研究報告,和 2014 那篇加州出產的研究報告,最後都發表在了同一部學術期刊上:《孩童發展(Child Development)》。

在一起探索同樣的課題、發現不同之後找方法解釋、就算解釋不通也能包容學術自由和多樣的聲音……

這是一門科學帶領人類前進時,必須具備的素養。

另外要記得這個研究告訴我們的:無論是你在教育自己的孩子、還是你自己在向他人求助、或是當別人向你求助時,記得要強調 ——

幫助別人這件事情本身的動作、過程、和意義,而不是作為伸出援手的人,這個人本身怎樣、怎樣。

(不對,這個時候你更應該站出來說:「大叔!文中的研究對象是小孩,你要先證明對孩子來說有顯著效果的這兩種說法,換作在成年人身上也同樣有效!否則你這就是沒根據的胡亂猜測!」)

—— 嗯,太好了。作為心理學的愛好者、學習者、探索者,我們都已經進步了。而且不止,一點點。

OK,本周四的「心理0時差之最新研究」,大叔就為你播報到這裡。有任何關於研究本身的思考、或是對推文形式的更多建議,都歡迎你在文末的評論區留言。

每周一,大叔會圍繞一個大家都關注的生活話題,提供心理學的知識和實用工具。而每周四(就像今天),大叔會為大家呈現國際上最新最前沿的心理研究,專註專業、良心科普。

下周一見啦~ See you next Monday  

- The End -

References / 大叔用到的文獻資料:

[文中2018、2014年的兩項研究]

[1] Foster‐Hanson, E., Cimpian, A., Leshin, R. A., & Rhodes, M. (2018). Asking Children to "Be Helpers" Can Backfire After Setbacks. Child Development.

[2] Bryan, C. J., Master, A., & Walton, G. M. (2014). "Helping" versus "being a helper": Invoking the self to increase helping in you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85(5), 1836-1842.

最後的最後,大叔邀請你共同來點亮一顆小星星~ ?

十月開始,不僅我們的公號改版了,微信 APP 也更新過啦。

這不,總有給大叔留言:怎麼在訂閱號列表裡,你的推送都看不到漂亮的封面大圖了?有時候甚至都很難找到這個號,還得靠搜索,心塞……

Don"t worry,大叔做了個 GIF 動圖,來,跟著我按下面的 3 步,一秒給公號點亮小星星 ?,今後大叔的推送,你會第一個看到 ▼

小星星點亮了嗎~~~  筆芯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心理 | 心理學家 | 改變 | 態度 | 幫忙 | 解釋 | 研究 | 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