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深交的人,都有這三種品質
一、禮讓
清康熙年間, 大學士張英突然接到家書,得知老爹跟鄰居爭執氣出了病。家人希望張英利用自己的權勢逼迫鄰居交出圍牆的面積。
張英不但沒有仗勢欺人,反而修書勸解家人:「千里修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英的父親看到家書幡然醒悟,立刻讓界三尺。鄰居看張家突然沒了動靜很是納悶,幾番打聽明白了前因後果,深感羞愧也主動往後挪了三尺。這六尺巷道成了流傳至今的佳話。
禮讓是一種高貴的品德,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懂禮讓的人思想成熟,內心充實,能夠理解別人的處境並接受別人的想法。
跟這樣的人相處,即使偶爾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能輕而易舉的化解衝突,極大的緩解生活中出現的焦慮與不適。
二、率直
子貢在評價孔子的時候曾說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孔子非常注重禮儀謙讓,看起來像是一個和藹善於啟發的智慧老人,但這並不能掩蓋孔子生動率真的秉性。作為一個性情中人,孔子喜怒哀樂常形於色。
當子貢問顓孫師和卜商誰更高明的時候,孔子直接了當的說:師也過,商也不及。過猶不及在孔子眼裡這兩個傑出的弟子都有著自己的不足。
當孔子發現弟子宰予大白天睡覺的時候,氣得直接罵出了流傳自己的千古名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 也!於予與何誅?
又一次孔子去見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子路以為老師行為不潔失了德行。孔子急的指天發誓,我若有不當之處,天厭棄我吧!天厭棄我吧!
率直的人不會把問題埋在心裡,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大大方方的分享自己的感情,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跟率直的人在一起共事,會不自覺的放下戒備的心理,可以痛痛快快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思想的碰撞中,閃爍出智慧的火花。
三、真誠
一個人率直的人,必然也是待人真誠。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在《權謀殘卷》:事上宜以誠,誠則無隙,故寧忤不欺。
真誠會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韓非子》里就用一個小故事生動的闡述了巧詐不如拙誠的道理。
春秋時期,魯國權臣孟孫帶著家臣秦西巴等人打獵的時候,活捉了許多獵物。孟孫非常高興就把獵物分給了家臣,讓他們回去煮了吃。秦西巴分到了一隻小鹿,回到家後不忍心就把小鹿放生了。
幾天後,孟孫問家臣獵物味道如何。大家都在吹噓領導分的野味多麼鮮美,只有孟孫非常誠實的說自己把小鹿放了,孟孫一怒之下把秦西巴趕出了家門。
一年後孟孫的兒子到了讀書的年齡,家臣們紛紛舉薦。然而孟孫卻專門派人用大禮把秦西巴請了回來,讓他教導自己的兒子。
家臣們面面相覷,完全不理解孟孫的態度為啥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孟孫也沒故弄玄虛解釋說,秦西巴寧可忤逆我,也不忍心去傷害一隻小鹿,他會傷害我的兒子嗎?
真誠能夠給人安全感,秦西巴的真誠讓孟孫相信了他的善良,這才放心的把自己的兒子交給秦西巴指導。
真誠是一種勇氣,付出真心的人總會有意想不到的回報。跟真誠的人交朋友,不用心存疑慮,以心換心朋友間的友情必然越來越深厚。
感謝你的耐心閱讀,感覺還不錯的話還請花費幾秒鐘時間點贊或評論支獎勵一下,如果願意關注那就更好啦。
推薦閱讀:
TAG: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