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層人際交往中最難應對其實是焦慮型/認知複雜度/如何與高認知複雜度的迴避型溝通
來自專欄 144種基本人生4 人贊了文章
成人依戀理論提出了一個複合的模型來區分: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混亂型依戀。
安全型依戀對他人的評價是正面的,對自己的評價也是正面的。
迴避型依戀對他人的評價是負面的,對自己的評價是正面的。
焦慮型依戀對他人的評價是正面的,對自己的評價是負面的。
混亂型依戀對他人的評價是負面的,對自己的評價也是負面的。
圖片來源:依戀理論的成人依戀類型_百度知道
圖片來源:
心理學裡依戀理論中,對於具有多種不安全型依戀的混合型的人有哪些治療方法?先天為焦慮型,後天形成迴避型?
《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一書整合了童年經驗對於不同依戀狀態的人的影響。
與照顧者的關係塑造了人們感受對與他人親密互動是否自在,以及對他人的付出與接受是否感到安全。
- 安全依戀風格的人的信念是:我值得被愛,人們愛人且能被信任。安全感使他們能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卻不依賴關係來衡量自我價值。來源於照顧者對孩子的持續關愛。
- 混亂依戀風格的人的信念是:我不值得被愛,他人也不愛人。但是混亂型依戀的人較容易滿足。來源於照顧著對孩子傳達負面情緒甚至虐待態度。
- 迴避依戀風格的人的信念是:不接受他人認為ta沒價值,反而認為別人沒價值。對自身有正面的角度,但是對他人和關係不重視。來源於照顧者對孩子表示沒興趣/否定或虐待。
以上三種模式都來自於照顧者一致的對待方式,但是焦慮型依戀卻來自於照顧者不一致的對待方式。
- 焦慮型依戀風格的人的照顧者有時關心而熱切,有時冷漠而否定。同樣的一件事第一次做的時候可能得到照顧者正面的回應,但是第二次同樣的事情卻被負面回應。而這種焦慮的行為也會影響到焦慮型自己身上。
也就使說,焦慮型實質上並不是對自己負面評價,對他人正向評價。他們的認知模型處於一種焦慮多變的情況。
實質上社交處理能力和依戀風格沒什麼關係。
在日常交往中,最容易被忽視的還是迴避型。焦慮型的日常焦慮性質的回應以及混亂型容易被滿足的回應都會被當成對社交有回應而別人留下印象。
要走進迴避型的內心必須給與正面的態度,而這個態度只有安全型並且善於處理社交的人能夠給。只要有一丁點負面態度就會被反過來認為沒有價值。
於此同時深層交往中,除了迴避型的其他3個類型實質上都依賴迴避型的那種自我肯定的態度。但是即使是安全型的人,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採取有社交技巧的態度來面對迴避型,這就造成迴避型本身要面對 混亂型、 焦慮型、 安全型中沒有相應社交技巧的人的挑剔。
《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還提到了認知複雜度的概念。
我們對情況人物或他人的個人認知有多廣,影響了我們如何選擇組織和詮釋經驗。
認知複雜度cognitive complexity 每個人用來組織和詮釋人物和情況的知識基模數量和形式都不同。 認知複雜度指個人構念的數目(有評斷的兩極尺度)、抽象的程度,以及其如何細緻的互動去塑造知覺。
較低認知複雜度能力的人很難將新訊息和舊信息聯繫起來——新訊息因為和舊信息不符而刪除,或新的信息會替換舊的信息。(Crockett,195; Delia, Clark, & Switzer,1974)。較有認知複雜度的人會把所有的信息融合成一個前後連貫的結果。
但是很明顯的是,安全型的人並不一定具有高度的認知複雜度,這從各個方面的影響了其對迴避型的人傳達正面的態度。
改進知覺與溝通的守則——改進與迴避型溝通的守則(整合以及添油加醋自《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
- 認識到所有的知覺都是主觀片面,當你和其他人對某件事情有不同看法時,不見得有一方是錯誤的。比較可能的是,你們對事物的著重點不同,而且你們知覺的個人、社會、文化、認知與生理的基礎也不同。——所以停止道聽途說式的搜集信息,產生對你想要溝通的迴避型人格的主觀判斷,直接以正面態度溝通是最佳的,並且其他方法都行不通。
- 避免讀心 mindreading,讀心是假設我們知道他人的想法、感受與知覺。當我們讀心時,我們的行為顯得我們知道別人的心中在想些什麼,這可能為我們惹麻煩。真實的情況是,我們並不是真的知道,我們只是猜想。當我們讀心的時,我們將觀點加諸別人,而不是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這不僅會產生誤解,甚至是厭惡,因為大部分人喜歡替自己說話。——每個人的認知複雜度並不一樣,即使是安全型依戀,對於社交的理解可能非常智障,反過來說迴避型本身也可能擁有對於社交技巧的高度理解。只要能夠直接和迴避型的人溝通那就是有改善餘地的信號,也方便迴避型對你梳理正面的形象。
- 與他人查核知覺, 先陳述自己注意到的是什麼【最近你好像在小組會議中比較不想發言?】檢查對方是否知覺到同樣的問題【你是否也覺得自己比較不想發言?】最後要求對方解釋自己的行為【對方承認,你為什麼覺得你比較不想發言?;對方並不這樣認為,為什麼你常看筆記,而在小組會議的時候不常說話?】
- 區分事實與推論,多使用「看起來」or「或許」這樣的字眼
- 防範自利偏頗,你是否將他人的成功或令人稱羨的表現歸因於超乎他們控制的外在因素,而將他人的缺點或過失歸咎於能夠控制的內在因素
- 防範基本歸因錯誤,找出影響他人溝通的外在因素,以及影響你溝通的內在因素。
- 要保持溝通時用字的敏感度。避免抽象化的描述。
推薦閱讀:
TAG:依戀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