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邶風·靜女》
來自專欄漢字解讀1 人贊了文章
《國風·邶風·靜女》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
大家認為這是寫青年男女幽會的詩歌,表現了男子對戀人溫柔嫻靜的稱讚以及對她的深深情意,體現出年輕男女之間純美愛情的美好。
但仔細看一下,只見男子的單相思,和優惠沒有半點關係,也沒有什麼愛情的美好。
當然,上述觀點是建立在單相思不算是愛情的基礎上。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靜女」,望文生義,可以是表面文靜柔順但內心自有堅持主張的女子,翻譯成現在的話,就是指既有臉蛋又有靈魂的女子。也可以是暗地裡造成爭鬥的女子,這「造成爭鬥」說明了是個美女,這「暗地裡」說明各方的地位。從後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應該是後者。
同時,也可以知道,「俟我於城隅」實際上是「我俟於城隅」。從「愛而不見」,可以推測,這估計是來源於作者的誤解。至於「搔首踟躕」是描述作者等待時的猴急模樣。
附註:俟,等待,此處指約好地方等待。隅,角落。
美女沒來,作者只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別的地方。上面估計的誤解,只能是下面所說的「彤管」。可以猜測,這「彤管」,估計是美女不要了,或者是因為實在受不了作者的糾纏,百般無奈後隨手送給作者的。
下一句的「孌」是心靈手巧的意思,同時還有同源之義,即是想說明後面的「彤管」,不但精美,而且是出於美女之手,不是美女花錢買來的。
「貽」,贈送,準確的含義是投李報桃的贈送,不是幫助老弱病殘的贈送。
「彤管」,紅管,不詳何物。「煒」,光彩炫耀貌。「說」和「懌」,都是喜悅。「女」,指彤管。
美女還是沒有來,所以作者只能繼續關注「彤管」。這樣「自牧歸荑」,只能是描述「彤管」的來源。
首先,必須清楚,「荑」,白茅,多用來比喻女子柔嫩潔白的手,故借指女子的手。這樣,我們就清楚了,這「彤管」的材料,一般是跟「牧」有關,只不過後來跑到美女手裡。這裡的「牧」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什麼東西,只要到美女手裡,就會變得異常好看,這就是「洵美且異」的意思。異常好看,會讓人沉迷,這就是「洵」字的準確字義。
當然,作者還是比較清醒的,知道這是愛屋及烏,即「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