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知識庫」— 鯨虱

「知乎知識庫」— 鯨虱

來自專欄知乎知識庫57 人贊了文章

此篇文章內容為知友提供,由本專欄代發,感謝 @喵魚醬 的貢獻~

概述

鯨虱(whale louce, 複數 whale lice),是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軟甲綱的海洋寄生動物,寄生在鯨類動物的表皮上,具有寄主特異性。鯨虱不會游泳,通過寄主間的皮膚接觸進行傳播。鯨虱以浮游生物為食,無需寄主提供營養,對寄主無害。因此嚴格來說,鯨虱與寄主的關係更類似於「偏利共生」或「互利共生」關係。

概念

鯨虱是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軟甲綱的海洋寄生動物,寄生在鯨類動物的表皮上,因此得名。雖然被叫作「鯨虱」,但它們卻不是真正的虱子。真正的虱子(虱目)是昆蟲綱的動物,而作為軟甲綱成員的鯨虱的分類單元只是一個科——鯨虱科 Cyamidae。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亞門: 甲殼亞門 Crustacea

綱: 軟甲綱 Malacostraca

目: 端足目 Amphipoda

亞目: 麥稈蟲亞目 Corophiidea

科: 鯨虱科 Cyamidae

鯨虱科的成員

鯨虱科下主要由這幾個屬組成 —— Cyamus 屬、Isocyamus 屬、Platycyamus 屬、Syncyamus 屬。除了Cyamus 屬有個中文名,也就是「鯨虱屬」,其它屬暫未獲得正式的中文譯名 [1]。

寄主特異性

鯨虱具有寄主特異性,即,某個種只寄生在一種或若干種特定的鯨類身上。例如,灰鯨身上最常見的三種鯨虱就是 Cyamus scammoni、C. ceti、C. kessleri。

↑ Cyamus 屬下的鯨虱以及它們的特異性寄主 [2]

鯨虱與寄主的關係

鯨虱附肢末端呈鉤狀,便於附著在寄主的表皮之上;常寄生在寄主的皮膚傷口、皮膚褶皺(例如生殖器褶皺、鰭肢褶皺、眼瞼)、吻、鼻孔等地方。鯨虱終生營體外寄生生活,對寄主基本無害,只會對寄主造成微小的體表損傷。大部分鯨虱的食物為浮游生物,有的也吃寄主身上壞掉的皮膚。鯨虱破壞寄主表面的皮膚,大多只是為了將自己固定在寄主皮膚上,這一小塊皮膚相對於寄主的體表面積來說相當小。有研究發現有些鯨和鯨虱之間甚至可能是互利共生的關係——鯨虱幫鯨啃掉壞掉的表皮,甚至還能由此幫忙去掉寄生在鯨身上的藤壺;鯨為鯨虱提供了生活場所 [2]。

鯨虱不會游泳,通過寄主的皮膚接觸進行傳播。在東北太平洋灰鯨種群中,研究人員從很小的灰鯨幼崽身上就發現了鯨虱的蹤跡。因此,通過研究體表寄生物,研究人員可以發現特定鯨群之間的關係。

鯨虱主要附生在體型龐大、游速緩慢且體表較為粗糙、褶皺也多的鬚鯨身上。但是有些鯨虱也附生在齒鯨的身上,例如研究人員就曾經發現加灣鼠海豚、偽虎鯨、里氏海豚以及瓜頭鯨等小型齒鯨身上附生了鯨虱 Isocyamus delphinii [3]。

參考資料

[1] 周凝琪. 我國鯨虱的首次紀錄[J]. 動物分類學報, 1980, 4: 010.

[2] Samaras W F, Durham F E. Feeding relationship of two species of epizoic amphipods and the gray whale, Eschrichtius robustus[J]. Bulletin of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1985, 84(3): 113-126.

[3] Wardle W J, Haney T A, Worthy G A J. New host record for the whale louse Isocyamus delphinii (Amphipoda, Cyamidae)[J]. Crustaceana, 2000, 73(5): 639-641.


推薦閱讀:

TAG:知識庫 | 自然科學 | 海洋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