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學習真能天天「向上」嗎?

好好學習真能天天「向上」嗎?

還記得小時候,你坐在炕頭姥姥給你講天南海北的逸聞軼事、鬼怪傳奇嗎?

那時候的你以為這就是整個世界了,你崇拜她,仰望她,在還不知道何為博學的時候,就已經覺得姥姥是天下無所不知的人了。

直到現在,你知道了姥姥可能只是小初畢業,或者還沒進過學堂,但是你依然覺得她是最有智慧的人。

你不禁會懷疑,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和他的學識有必然關係嗎?

內觀己心 外察世界

我們常說人要活出境界,但很少人能說出何為境界?因為你有你的境界,我有我的境界。你不能說吃肉的就比喝茶的境界低,讀《道德經》的不能鄙視看《聊齋志異》的。

老子就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求知是不斷增進所學的過程,而求道則是不斷去除慾望、情感的過程。這裡「為道」指的就是一種精神境界。

那麼,「為學」和「為道」是相悖的嗎?

我們知道,知識是從現實經驗世界得來,正如《尚書》中所言:「知之非艱,行之惟艱。」理論知識是行為知識的最後結果,但是在還未有知識前如何去實踐則是艱難的。

《紅樓夢》里有一副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我們先要承認自己是生活在一個可以滿足我們身心慾望的現實世界,進而才能進行上層意識建造。

在這個現實世界中發生的就是「世事」,交往的就是「人情」,我們對他們懂得越多,我們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就過得越好,這也是「為學」。但我們如何做到「世事洞明」而不世故,「人情練達」而非圓滑,這就需要智慧,即是「為道」。

啟迪多元思維

中國宋明理學家,也稱道學家,他們研究的學問稱為道學,道學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人在穿衣吃飯的瑣事完成之後,應該要提高自我修養。

小程子程頤說道:「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這裡的「涵養」,即是提高精神境界,「進學」就是增進學識,二者是對立的關係。

他在《程氏遺書》中說到「格物」(亦是求知):「須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有貫通處。」

這裡的「貫通處」,即是對事物的認識累積到了一定程度後就可以到達如同頓悟般的精神境界,或者按西學所說的即是量變達到了質變中的「質變」。

後來朱熹所說的「格物窮理」與程頤所說的是一個意思。

參照現在我們的所學,實際上是同一個邏輯,我們總以為我們不明白一件事物一個道理,是因為我們的理論分析還不足,我們對事物的考察未到位。

但事實情況真是如此嗎?

我們只要回想起那些班上成績最好的同學,或者現在商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士,就會發現,他們並非埋首苦讀,也不一定都埋頭苦幹得出一番好成績或者大事業。

我們可以說他們掌握了成功的要領,其實質是他們的精神境界已經超過其他人了。

正心正舉

北宋的另一位理學家張載說:「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人的格局足夠大,就能理解世間萬物的道理了。

「大其心」就是張載的修養方法,那麼,要大什麼心?這裡就是大「己」之心,要從自己出發。也就是一個人如果要向外求知,先要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和需求,那麼因為匱乏而學,所學的就會更容易被內化吸收。而認識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極高的精神境界。

撥迷見智

嵇康在《難自然好學論》寫道:

「六經以抑引為主,人性以從容為歡。抑引則違其願,從欲則得自然。然則自然之得,不由抑引之六經;全性之本,不須犯情之禮律。」

意思是六經原是抑制天性的,正常情況人們是從己所欲的。這裡的「欲」是指人的感官的基本慾望,「六經」指代人們的求學,「自然」指代精神境界,又不局限於精神境界。意思是人的精神境界不一定通過求知獲得。

開啟自在之門

嵇康之超越名教而放任自然自是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但其中的道理也在說明一個人對於世俗世界所學越多並非越能提升他的精神世界。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一個擁有足夠高精神境界的人,必定是獨立思考且有自主性的人。

當一個人因為讀書學習而遠離俗世,因為對某領域鑽研過深而變得古怪,則不妨回到己身,思考學習與精神境界的關係再往外求索,或許會在領悟之後更好地學習、更好地生活。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推薦閱讀:

TAG:好好學習 | 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