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前幾年,對自己狠一點

工作前幾年,對自己狠一點

「我突然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好難啊。」正在自主創業的老同學發來私信感嘆。

  同學所在的公司正在招應屆畢業生,按照現在的市場價,起薪3000元。「這是8年前我的起薪。現在3000塊錢怎麼活啊,北京的合租房至少也要1500元一間了吧?」

  艱難、窘迫、無奈,相信這是現在不少年輕人初入職場時的切身感受。不僅僅是自身價值被低估的問題——寒窗苦讀十幾年,甚至無法換回一份可以養活自己的收入,內心的煎熬和痛苦可想而知。

  同樣是工作第一年,同樣是3000元的收入,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應對方式:有的人只願意拿出一部分能力和精力投入工作,以匹配自己眼下的收入,求得內心的平衡;而另一部分人則甘願傾力付出卻不計回報,拿著3000元的錢,操著3萬元的心。

  究竟哪種方式更好,見仁見智。但對一個職場新人來說,第一份工作除了是謀生手段之外,更是一個機會。在這裡,你學習職業技能,積累人際資源,洗掉學生氣,試著以共贏的姿態與人合作。

  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第一年的意義就像挖井。挖到1米深處,隱隱有水滲出,你當然可以就此打住,安享有限的勞動果實;但如果你能對自己狠狠心,耐住寂寞堅持下去,3米深處,很可能就是汩汩的甘泉。

  01

  家門口美髮店裡的洗頭妹在她職業生涯的第一年便開始謀劃未來——升級成為美髮師。

  上班的日子,她每天要從上午10點忙到夜裡10點,回到集體宿舍就幾乎累癱掉,一覺醒來又是新一輪忙碌。20歲出頭的女孩,愛玩愛美本是天性,所以當她那天說,每周一天的寶貴休息日被用來報班學習剪髮時,我瞬間對這個小姑娘充滿了敬佩。

  洗頭妹的工資並不高,平日里省吃儉用成了習慣,但花幾千塊錢在髮型師培訓課程上,她卻豪爽得不得了。她對我說,現在這工作年輕時乾乾還行,但自己要為長遠打算,學一門真正的手藝。趁現在年輕,辛苦一點不算什麼。

  160元的假髮套,一周就要消耗掉一個,這是學費之外的開銷,對洗頭妹來說,壓力不小。她儘可能把每一個假髮套充分利用——從女士的長髮剪到中長發,再剪到短髮,接下來是男士髮型,偏分、板寸,最後是光頭。每天店裡客人不多的時候,她就躲到後面,對著這玩意兒修修剪剪,然後再拉著髮型師仔細討教。

  用假髮練手總是不過癮。洗頭妹請示了老闆,在附近的建築工地貼出告示,每晚8點半,免費給農民工剪髮。我每次晚上路過那門口,總會看到三三兩兩的農民工圍在一起,任由她打理頭髮。因為是免費,沒人計較她的技術如何,就算是剪壞了,多半也不過是呵呵一笑,「反正過兩天又長出來了」。

  你能想像吧,當我逐漸從諸多細節中將這個故事拼湊完整的時候,我的心中充滿了震撼和敬佩。也許洗頭妹的生活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很遙遠很陌生,但她在職業生涯第一年中所展現出來的勤奮、堅韌、遠見和智慧,卻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我們往往會感嘆「理性很豐滿,現實太骨感」。捫心自問,多少人有洗頭妹這樣的勇氣,敢對自己下如此的「狠手」——最大程度地挖掘自身潛力,用實際行動逼著自己往前走,而不是坐在那裡怨天尤人?

  工作前幾年,首先需要磨鍊的是職業技能。從學校到職場,每個人的角色和定位都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如何用最短的時間把書本上的理論、公式、概念、理想模型,轉化成實打實的方法、經驗、技術和業績,如何在現實的種種不理想狀態中找到最優方案,如何儘快察覺自己在哪些方面還達不到崗位要求,如何確立職業發展目標並一步步為之努力——所有這些,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多做事,在一次次成功或者不成功的實踐中,答案自會浮出水面。

  02

  小雷工作的第一年,我就預感她會成為一名出色的銷售。

  之所以有這樣的判斷,原因只有一個:她願意把時間和精力花在那些看似無用的助人活動上,心甘情願,從不計較得失。

  有一次打電話給小雷,她正帶著一個巴基斯坦青年爬長城。「腿兒都遛細了。」電話里小雷的聲音聽上去有些疲倦,「這周還要去故宮、頤和園、天壇、十三陵……」

  簡直莫名其妙——不管是巴基斯坦青年還是逛北京這件事,都跟小雷的工作、生活扯不上半毛錢關係。

  後來我才知道,一個小雷並不算太熟的朋友在某次聚會中說起煩心事:一個有恩於他的巴基斯坦哥們兒要來,人家一句中國話都不會說,他自己上班時間又不可能跑出去,只能四處求人幫忙陪同兼導遊,但屢屢被各種理由推託掉。

  飯桌上七八個人誰都不吱聲,只有小雷傻乎乎地搭茬兒:「你要是實在找不到人,我去吧。」

  事後,那個朋友擺下大宴答謝小雷,其間幾次提到「你們公司那產品……」。小雷只是微笑,說:「我幫忙是看你當時太為難,不是為了讓你買我的東西。我們的產品你現在用不上,等你真正需要了,再找我吧。」

  小雷給我講這段往事的時候,神情篤定:「當時有太多人不理解,大家都覺得我有病,多此一舉。但我知道,他是認定我這個朋友了,等他真正有需要時,肯定會第一個找我來買的。我覺得銷售就得這麼做,而且這種客戶會特別忠誠,還會把周圍有需要的人都介紹給我。」

  看到了吧,小雷的高明之處不僅僅在於通過一次「徒勞」的北京游埋下了一份交情,更在於她並沒有急著把自己的付出變現,而是靜待它開花結果。

  而這,恰恰就是一個優秀銷售人員所需要具備的品質。

  有的人做事之前喜歡計算投入產出比,再根據收益率的多少決定做不做、做多少、怎麼做。這當然無可厚非,但對工作第一年的新人來說,這種權衡並不是可取的職場立足之道。實際上,很多看似徒勞的事情,其中埋藏著巨大的機會,說不定在未來的哪一天,就會成為你職業發展道路上的一塊跳板。

  退一步說,就算自己的種種付出沒有得到回報,年紀輕輕的,多做些事情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小雷的「狠」就來自這種心態。

在這個信奉叢林法則的世界,如果你不能對自己狠一點,就一定會淪為強者的墊腳石。當被人踩在腳下時,你的抱怨和哭泣有用嗎?只有一個作用:告訴別人你是弱者。做弱者還是做強者,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如果你總是做一名看客,不能無所顧忌地走進賽場,你又怎麼可能會贏得比賽呢?如果你不敢邁出第一步,你又怎麼能體會到自身的潛力有多麼驚人呢?

  我們人生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情,做出的每一次嘗試,都有撞到南牆甚至輸得一塌糊塗的風險,就看你是不是有勇氣來承受暫時的失敗。如果你撫摸著滿是傷痛的胳膊,告訴自己只要再試幾次,堅硬的牆壁就會被你撞穿,你的誠意必定能打動命運;如果你貪圖舒適或者懼怕受傷,轉身另尋他途,你一定會很輕易地被困難擊倒,陷入無法擺脫的「困境」。

  一念之差,我們的人生就會發生改變,走向截然不同的兩個方向。我們是要邁進自己人生的新空間,去邂逅和見證昨天還不敢想像的精彩與奇蹟,還是沿著昨天的平庸軌跡繼續怯懦無望地活著?這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選擇。

  因為懼怕失敗而不敢去嘗試,不敢讓自己有所突破,這無形之中,就是在不斷地跟自己說「No」,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條件反射。但凡遇到問題,你會本能的懷疑自己的能力,卻忽略了這件事會帶給你的回報。你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無論面對什麼事情,都會無形地將自己束縛在一個狹窄的空間內,長時間得不到突破。

  爭勝未必能勝,但至少可以多一些成功的機會,並且能在競爭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推薦閱讀:

TAG:職業規劃 | 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