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捩點——頂門立戶五印度

轉捩點——頂門立戶五印度

來自專欄架空世界若干63 人贊了文章

涉及架空歷史,謝謝茄子。

Reichsgraf尼可醬:轉捩點時間線1901-1914(一戰爆發)?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直到20世紀初,英國在印度的統治仍然困難重重。儘管1857年的叛亂(Indian Rebellion)早已被鎮壓下去,而自治政府也在1892年建立。但是莫萊-明托改革(Morley-Minto Reforms, Government of India Act 1909)措施和糟糕的政教局勢仍然困擾著印英當局。

1936年的印度時局

當世界大戰開始時,大英帝國陽光下的土地沒有任何一塊比印度更加忠誠的回應。正如一名記者所說,王公們為大英帝國拔劍出鞘。從西線的戰壕到阿拉伯的沙漠,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到緬甸的雨林,印度的軍隊不管是皇家印度陸軍還是效忠於自治土邦王公的軍隊都頑強地為印度皇帝和榮耀而戰,不少印度新生的民族獨立運動的領袖們也指望通過全力參加戰爭來換取戰後英國對印度自治的讓步。

即便如此,在歐洲作戰的印度軍隊仍然是士氣低落和戰鬥力低下的。開戰初期,英軍在比利時和法國前線安排了超過20萬的印度士兵,他們裝備落後(整個英印軍在開戰初期只有12組炮列),而且執行能力低下,再加上水土不服,就像在第一次法蘭德斯戰役和索姆河戰役中表現的那樣,印度人的陣地幾乎是最早發生崩潰的。出於以上的因素,英國人最終在16年後,將部署在歐洲的印度軍隊全部調到了中東戰場和非洲戰場上。儘管在中東戰場上,與奧斯曼的作戰略有斬獲,印度軍隊成功助力英軍在15年的3月份攻佔了巴格達 。遺憾的是,英印的軍隊最終止步於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谷。1918年7月13日,德軍進入巴黎後後,印度人和他們的主子,連同阿拉伯起義軍一起被趕出了敘利亞。據統計,有超過70萬的印度軍隊在海外服役。

英軍進入巴格達

另一方面,在大戰開始後,德國的外交部就開始秘密的聯繫那些之前被流放的民族主義者和他們在美國組建的加達爾黨(Ghadar Party),試圖煽動從旁遮普到新加坡,那些駐紮在大英帝國各個殖民地的印度軍隊嘩變。由於戰爭初期的基層軍官的大量傷亡導致了語言不通帶來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最後這些麻煩使得印度人在1914年11月到1915年2月分別在拉舍爾、馬哈拉施特拉、新加坡響應號召,發動起義,但這些起義很快就被鎮壓。當事人也多數遭到處決。而印度的穆斯林也在隨後因為奧斯曼的加入而產生了動搖,但是在幾次小規模的騷動和數位伊斯蘭信仰的羅闍對英王宣誓效忠,以及阿富汗在隨後的日子裡堅定了他自己的信念後,印度的穆斯林也團結到了聯合旗下。

而在印度本土,在1914年2月15日,大清國對英國宣戰後,印度實際上便已經同大清國處於交戰的狀態中了,但雙方仍然保持了一定時間的和平,直到在4月1日烏梁海會戰失敗後,進攻俄國的清軍受阻。英印軍隊於7日對滇緬邊境上的重要口岸騰衝縣發動了進攻,清軍駐紮迤西道第七十二鎮抵抗頑強,最終於17日寡不敵眾敗退永昌府治所保山縣,駐迤西道第八十三鎮也從曲靖趕至保山。而此時,芒市長官司及駐紮於其下各隸府的清軍第五十七鎮仍有不少部隊未能隨第七十二鎮撤出,實際上落入了印軍的包圍之中。雲貴總督李經羲同第十兵團總統蔡艮寅協商,電報總理軍咨事務大臣袁世凱要求執行作戰計劃以馳援五十七鎮並攻擊印軍側翼。20日,第十兵團出孟連進入緬甸從南向北進攻印軍陣地的側翼,同時駐芒市的五十七鎮殘部亦響應作戰計劃,從正面向印軍圍攻陣地發起突圍牽制印軍。是役將孟加拉軍團數個建制團包圍在了大盈江南岸的河谷一帶。而清軍也藉此機會成功突入緬甸,並且在隨後由總統龍濟光所率領之第十二兵團攜瀾滄江外各土司兵進入緬甸。但由於雨季(一般緬甸的雨季是4月中旬到10月左右)的關係,清軍行軍緩慢,最終在雨季結束後的10月初成功的進入了景棟,同時第十一兵團則在圍攻三拉公(即密支那),並在來年(1915年)3月份也攻入了三拉公。之後徐紹楨之第六兵團和蕭耀南之第七軍團亦進入緬甸協助作戰,可是囿於天氣和降水,清軍未能按照原定計劃沿獨龍江(伊洛瓦底江)而下,進佔瓦城(即曼德勒)。而在北線,後藏陸軍第十七軍由代本霍康·旺欽彭措(Hor-khang Dbang chen phun tshogs,阿沛阿旺晉美的舅舅)進入布魯克巴(不丹)並軟禁了弒殺德布王並自立為王的烏顏·旺楚克(O-rgyan Dbang phyug),並宣布廢止1910年1月8日不丹王國與英屬印度簽訂的《普那卡條約》(The Treaty of Punakha)。

緬北戰場上被炮擊後的清軍陣地

在國家關係層面,經過清國外務部的努力,並承諾在戰後能夠讓暹羅重新控制「大暹」;而德奧也雙雙答應幫助暹羅完善其高等教育(後來,斯堪的納維亞共和國也同暹羅簽訂數份經濟合作協議,有效的緩解了拉瑪六世至拉瑪七世在位期間的財政危機),最終在1915年6月7日,拉瑪六世宣布暹羅對英法開戰,正式加入同盟國,並成功在一周後佔領了緬甸疏於防守的丹那沙林省。也正是由於暹羅加入戰爭,清軍在雨季一結束便順流而下,讓腹背受敵的英印軍隊放棄了羌烏(Chaung-U),進而控制了緬甸最主要的航運和灌溉河流,成功在16年開春在瓦城以西成建制的消滅了英印的孟買軍團,甚至俘虜了康諾特公爵的拉傑普特人第七團。

暹羅國王 拉瑪六世

但是在拿下緬甸之後,清軍的進攻明顯受到了打擊,一方面是在中南半島上澳新軍團在16年年中成功阻擊了清暹聯軍於西貢城外,而大清國的南洋艦隊也在這個時候被抽調北上應對大日本帝國的聯合艦隊(常備艦隊+西海艦隊)。而德國的東亞分艦隊(Ostasiatische Kreuzergeschwader)同暹羅皇家海軍顯然(Kongthap Thai)無力應對皇家澳大利亞海軍和皇家印度海軍的夾擊,使得在16年到17年這段時間,南洋乃至印度洋的同盟國制海權盡失,同時陸軍的進攻也因此在這期間放緩。而清軍更是在米佐拉姆至那加蘭一線苦戰。雖然這期間清軍曾經試圖沿海岸進攻吉大港,但是在沒有海軍的支持下,這一方案最終被擱置了。在吳佩孚的第八兵團也進入印緬邊界;以及英軍最終在德國人的痛擊下放棄黎凡特之後,印軍重新獲得了大量有經驗的老兵(雖然是被打敗的)來加入戰鬥,並最終在賈木納河(Jomuna)河谷到阿薩姆邦南部的山地這一狹小範圍內進入死斗,而且由於河道沿岸地質脆弱,加上每逢雨季,洪水泛濫,頃刻間萬頃良田成澤國。這使得清軍在這一帶同印軍的交戰十分不利,針對高哈蒂(Guwahati)及其北岸的浮橋的爭奪變得異常的焦灼,清軍在此役付出了極大的損失卻沒能獲得成功,而英印軍隊則沿著賈木納河下游從達卡向前線源源不斷的運送軍隊。雖然最終清軍得以以慘痛的代價突破了印軍陣地,並攻入古里格拉姆。然而實在是強弩之末,在18年7月印軍發起反擊後,清軍被迫退回了狹長的河谷,士氣也因為雨季河水泛濫再次受到打擊。

苦戰最終使得兩廣總督陸榮廷向兩廣地區下達了數次徵兵的命令。並最終使得19-20年的大罷工最終演變成為了南粵公社的革命。相比於戰壕對面的清軍,印軍從開戰初期的加達爾黨人兵變之外,印德密謀似乎沒有起到絲毫的作用,更多的印度民族主義者仍然相信他們為大英帝國而戰能夠在戰後贏得屬於他們自己的獨立。

南粵公社起義

雖然英印軍隊成功的將清軍擋在了孟加拉以西,但是顯然他們的主子已經無法忍受德國佬無休止的炮擊和這場無聊的戰爭了,1921年1月3日,英德兩國在法國維桑(Wissant)簽訂了停戰協定,終結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殺戮。

對於印度而言,清國在阿姆斯特丹合約里划走了整個克欽地區,而暹羅更是佔領了克耶、克倫和丹那沙林,並同清國一起瓜分了撣邦;而在喜馬拉雅山南麓,清國不但要求錫金和不丹重新臣服於巨龍,更要求英國放棄他們對廓爾喀人的王國(尼泊爾)的管轄,清國從法國手中接過了本地治理的管理權後,大清帝國在印度洋獲得了一個出海口。然而,這些苦難似乎還不是這顆鑽石苦難的全部。光榮和解(Peace with Honor)作為實際上的失敗並沒有降低印度國內要求自治的呼聲,但曾經答應印度的英國人則背棄諾言,這使得印度獨立運動愈演愈烈,各種破壞和恐怖活動遍布英屬印度。隨後在23年印度事務大臣埃德溫· 塞繆爾·蒙太古(Edwin Samuel Montagu)提出 「蒙太古-切姆斯福德報告」(Montagu-Chelmsford Report ),由此形成了25年印度政府法案的基本框架。這項改革旨在逐步增加在每個政府行政部門的印度人協會、逐步發展自治政府,以期逐步實現印度負責任的政府,最終成為大英帝國完整的一部分。但對於印度的民族主義者而言,這項改革的進展實在是太小,由此他不僅遭到了印度民族主義者的攻擊還有英國保守派的譴責。

埃德溫· 塞繆爾·蒙太古(Edwin Samuel Montagu)

在印度,混亂不但沒能因為蒙太古的改革而遭到遏制,相反卻愈演愈烈。英國當局開始通過立法措施壓制反對派,限制新聞出版並要求嚴格的出版審查。並通過了在戰時就在醞釀中的羅拉特法案(Rowlatt Act),這使得英屬印度當局有權力在可能出現社會動蕩或出現顛覆政府的一切不確定因素下實行緊急狀態。這項法案授權政府在未經審判的情況下,有權將英屬印度範圍內包括恐怖分子在內的所有疑犯逮捕入獄。實際上,也是英國當局壓製革命活動的具體措施。

1925年4月6日開始,從拉合爾爆發罷工,旁遮普立法委員會於當日援引羅拉特法案宣布戒嚴,並希望在光明節Vaisakhi(4月13日)前後禁止公眾集會。4月10號,在拉合爾警察局爆發抗議示威。示威要求釋放知名的印度獨立運動領袖薩蒂亞·帕爾(Satya Pal),他是甘地領導的即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支持者。政府派出軍事警戒隊,並同示威群眾爆發了衝突,隨後引發了引發了一連串暴力事件。同日晚些時候,旁遮普邦境內若干銀行及其他政府建築,包括市政廳、火車站在內,都遭到襲擊和縱火焚燒。暴力持續並升級,最終有至少5名歐洲人死亡,包括政府僱員和平民。當天晚些時候警戒隊向示威人群展開報復性射擊,8到20人被軍隊打死。事情到了4月13日失去了控制,儘管當局禁止了超過四人以上的集會,仍然有大批錫克人群眾不理會當局禁令,在札連瓦拉園舉行群眾集會,加上當日是光明節,很多並非來參加集會的群眾也聚集到了札連瓦拉進行慶祝活動,隨後有超過50名廓爾喀士兵抵達了札連瓦拉園,在鳴槍示警無效之後,軍民發生了嚴重的衝突,廓爾喀士兵封鎖了該園僅有的一條狹窄的出路,並對民眾自由開火。集會群眾超過300人死亡,而亦有3名廓爾喀士兵被打死。2天後,古吉蘭瓦拉爆發了抗議此次屠殺的示威,同時印度的族群矛盾也被激化了,廓爾喀人切特利(剎帝利)種姓同錫克人在廓爾喀駐軍地區出現了大規模的械鬥。光光在旁遮普邦,4月17日開始出現在阿姆利則的族群械鬥就致使超過200人受傷。1926年1月,英國下院強烈譴責並要求旁遮普省督愛德華·道格拉斯·麥克拉根( Edward Douglas Maclagan)退休。這場騷動也引起了英國對英屬印度軍隊職責的重新審視,並推出了新的「最低武力」政策,軍隊也接受重新訓練以學習如何適當應對需要控制人群的局面。

騷亂一個月之後的札連瓦拉園

這場起義使得大英帝國被迫向他們的奴才妥協了。1927年7月9日,威斯敏斯特法令(Statute of Westminster 1923)在這一天簽字生效,在過去的數周內,數百名來自英屬印度諸省和其下各個土邦的代表們齊聚倫敦討論殖民地的未來,迫於各種壓力大英帝國授予英屬印度自治領的地位。受過良好教育的真納(Muhammad Ali Jinnah)在隨後的一次受勛儀式上被授予GCIE(印度帝國勳章)和GCVO(皇家維多利亞勳章)並授予其帕特爾子爵,正式成為印度總督和印度副王。

穆罕默德 真納(Muhammad Ali Jinnah)

但是隨著俄國和北日本相繼陷入赤潮,印度的民族主義運動方興未艾,在大英帝國面對新的挑戰的時候,印度是否還會向上次那樣挺身而出,拔劍出鞘?


推薦閱讀:

TAG:架空歷史 | 印度 | 第一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