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硅基生物看人類——政權的飢餓分配

硅基生物看人類——政權的飢餓分配

5 人贊了文章

我是一隻愛幻想的硅基生物,有時候我想,如果我穿越到古代,並幸運的得到了人間至高的權利,我能否建立一個千秋不朽的政權。

秦朝被風風火火的起義推翻,漢朝的皇權被士族一點點偷走,大唐的盛世被崛起的節度使終結,偏安的宋朝被北方的游牧民族擊潰,明朝亡於外敵和農民起義的內憂外患——清朝最慘,被崛起的工業列強打的粉身碎骨。相似的輪迴有著不一樣的過程,然而除了滿清和宋朝,其他的朝代都是被內力擊潰的。

一個王朝的內部穩定,有無數的因素:人才的選拔、軍權的分配、財政的管理。然而其實這一切,都有一個不變的核心:

飢餓分配

讓我們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古代一對健康夫婦生育4到6個後代是正常的,即使有不孕不育早夭瘟疫等因素,和平溫飽環境下人口也會30到60年翻一翻,600年就是1024倍。中原地區在東周人口應該就達到千萬了,兩千多年時間,要是沒有限制因素,足足能增長十億倍,達到億億人!

別說什麼殖民海外,什麼科技增長,把整個地球都給中國,一億億人個個都是袁隆平,我也不信能產這麼多糧食。

此外,計劃生育在古代是不可行的,百姓不會因為糧食不足自發的計劃生育——因為糧食的產量是波動的,這張圖反映了古代氣溫的變化

氣溫的升降,不但導致了無霜期的變化,而且會導致降水的重洗分配。風調雨順的時候,連續幾年作物豐收,倒霉的時候,種耐旱的就下暴雨,種水稻就乾旱。這樣一來,糧食產量根本不穩定,豐收的時候大家放開生,饑荒的時候一起挨餓。而在大時間跨度下,只要有一個階層可以世代不受限制的生育,很快這個階層膨脹成社會的大多數。而且古代缺乏有效的避孕措施和安全的流產措施,計劃生育的推行難度基本上和殺光百姓的難度差不多。

總之,要穩定人口,就必然會有不那麼好的過程發生。要麼使用戰亂削減人口,也就是分分合合的政權交替,要麼,在使用其他手段限制人口——也就是飢餓分配。

飢餓分配:有選擇的使特定人群餓死,或者通過屠殺等方式使他們在餓死前死掉,從而實現人口穩定。

飢餓管理最成功的栗子:

例1:宋朝。宋朝的政策是什麼?哪有饑荒就到哪徵兵。也不指望這軍隊有戰鬥力,你們不造反就行。好吧,饑荒來了,壯年男子都是參軍了,剩下的老弱病殘呢?壯年男子用軍餉養著?

做夢吧!

要是這樣,宋朝人口早就爆了。可以想像,所謂的軍餉肯定只夠自己活命,老弱病殘?呵呵。他們有力氣造反嗎?

那麼壯年男子不管自己親人的死活嗎?

廢話。就算是陳勝吳廣,喊的口號也是,「君子不死則已」——只要自己有機會活命,大部分人是不會造反的,畢竟最先造反的十死無生。

就這樣,老婆孩子都死了,就剩下壯年男子一個,哪裡還有人口增長?

例2:諱名王朝。歷史上,兩個實現對超過千萬級數人口進行飢餓分配的例子,都是諱名的。這兩個王朝進行飢餓分配的客觀條件是農民不再具備暴力起義的能力,由於武器差距巨大,農民根本沒機會揭竿而起。

於是這兩個王朝先後對幾千萬農民進行了飢餓分配:被分配的農民要麼餓死,要麼在餓死前反抗然後被殺。

例3:中世紀的歐洲,貴族間權利互有消長,但是整體來說,極少有大規模的起義。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小貴族擔負起了「飢餓分配」的分配人角色,被分配飢餓的農民被大小貴族限制,不能夠形成大規模的革命。而法國大規模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波旁王朝把貴族們集中到巴黎從而削弱貴族對封地的掌控力,結果導致飢餓分配的「被分配人」得以聚集成革命勢力——分封制的中小貴族對土地和農民的掌控力極強,能夠很好的完成飢餓分配工作。

根據這幾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一個王朝要保持穩定,必須把飢餓分配給沒有能力反抗的群體,必須杜絕被分配者擁有反抗能力的可能。

飢餓分配是一項忌諱而複雜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專門的群體完成分配工作。而分配者、被分配者正是政權最大的兩個潛在威脅。

分配飢餓既是一項職責,也是一項權利。從事分配工作的群體就可能膨脹而威脅到王朝的統治者。比如周朝的貴族、漢朝的士族、唐朝的節度使。而如果分配不當,被分配者就會發動起義。

維持王朝的穩定,歸根結底總結為:將飢餓分配給沒有反抗能力的人、確保負責分配的分配人員不會過度膨脹。

只要做好了這兩點,王朝就不會被內力推翻。

(再次強調:飢餓分配,不一定是讓被分配者餓死,也可以是在餓死前把被分配者殺掉。)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喜歡我的文章也可以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硅基生物」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