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時間:變形記
來自專欄洪言若輕17 人贊了文章
一天早晨,格里高爾·薩姆沙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他仰卧著,那堅硬的像鐵甲一般的背貼著床,他稍稍抬了抬頭,便看見自己那穹頂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塊弧形的硬片,被子幾乎蓋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來了。比起偌大的身驅來,他那許多隻腿真是細得可憐,都在他眼前無可奈何地舞動著……(1)
薩姆沙是卡夫卡作品《變形記》中的主人公,他由人變蟲,可嚇壞了自己,到故事結尾,更是絕食而死。如果說卡夫卡的作品致力於用寓言體來探索外部環境對人的「異化」,那麼他肯定未曾想到在我們之中,還真的有一些人發自內心地認為自己生而變形,並為此心有芥蒂。
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學者在今年8月的JAMA Facial Plastic Surgery上發表了一篇有關鼻部形態與近距離自拍的通信文章(2),指出日益流行的美顏相機背後,應當有個人關注自身「軀體形態」的心理訴求存在。作者們認為,人之所以樂忠於美顏,乃至於非美顏不曬圈,主要並非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情感驅動的,而是源自對個人對面部瑕疵的過度關注。
這一情況,一個半世紀前的精神病醫生就已經發現了。早在1891年,義大利心理學家恩里克·莫斯利(Enrico Morselli)就首先使用了「恐畸症(dysmorphophobia)」這個詞語來形容他的某些患者(順便一說,要不是這個詞,這位莫斯利先生可能根本就不為人所知了)。在莫斯利各種各樣的患者中,有部分總是在抱怨自己身體上的某些「瑕疵」,即便這些異常在外人看來,根本不值一提或不存在(3)。
但是問題就恰恰出在這裡,如何定性「畸形」存在與否,又或如何定量這種「畸形」對患者的影響程度?這些都是臨床難以操作的技術性問題,以至於之後接近百年,學界都沒有就「恐畸症」達成共識。要知道,在醫學實踐層面,如何面對患者提出的「異常」,向來是十分考驗醫生的,與其說是一種技術毋寧說隸屬於藝術的範疇。面對缺乏客觀技術指標的患者自述,只有排除法適用好用:先就某種異常找到可能的醫學解釋,隨後再驗證之,但是醫學的發展不如想像地那麼快,存在很多「未解之謎」,不能武斷地否認異常存在,由此就造就了可能是醫學實踐所特有的否定性標準——因為不是A不是B不是C,但是既然客觀「存在」,那它自然就屬於絕不錯的口袋病吧。
1980年頒發的第三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II)就是這麼看待「恐畸症」的,它將其歸類於軀體形式障礙(somatoform disorder)的一種(4),按照通用定義,這是一種以持續擔心或相信各種軀體癥狀為特徵的神經症(5),看似是一種正面定義的疾病,實則卻是收納難以解釋之「身體異常」的口袋病。因此有人認為,軀體形式障礙這一類的診斷或可導致「未知疾病」被誤診(6)。
考慮到「恐畸症」幾乎沒有針對癥狀的患者主訴,也不存在客觀意義上的體征,而更多表現為患者刻意放大的「軀體畸形」,並非典型的軀體形式障礙,而是患者個人的軀體意向出現了問題,因此在若干年後的1987修訂版DSM-III中,恐畸症被重新命名為「軀體變形障礙(body dysmorphic disorder,BDD)」,這一轉變強調的是本病著眼於個人認知的損害,臨床表現為刻意想像並關注軀體的異常形態。
刻意想像不難理解,那麼怎麼才算刻意關注呢?
類似於無時不刻,當任何時候關注點都在軀體或虛或實的瑕疵上時,那就離軀體變形障礙不遠了,如果因此而產生焦慮、沮喪的心態,甚至嚴重到社交障礙那就基本可以確診軀體變形障礙了,如此說來本病的診斷門檻並不太高,事實也是如此。據2000年的一項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普通人群中,軀體變形障礙的發病率在3%左右(7),男女老少通吃。雖然整體上軀體變形障礙並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但是當落實到刻意關注的軀體部位上則不盡然,比如「體型恐懼」就常見於男性,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會以超重為煩心事,但其實也存在一些男性,他們即便在足夠健壯的情況下還是會刻意認定自己身體瘦弱,這當然就是軀體變形障礙的一種,為他們,有一個專門的偽術語可加以描述,是為「健身狂(bigorexia)」。下一回,當你見到滿身栗子肉的大哥還在辛苦健身,可得提醒他注意心理健康(…大誤,本文對就此被揍的風險不承擔責任)。
有一件小事值得描述,因為我回答過包皮過長一定需要手術嗎的提問,所以慕名而來的私信中不時會夾雜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有同學就會反覆換著法子和我糾結「我的小雞雞為蝦米這麼小…」的問題,諸如此類,其實包容萬象的軀體變形障礙也是很樂於接納的,還真有專業名詞,且不是偽術語,那個叫小雞雞變形障礙(penile dysmorphic disorder,PDD),這當然不管女孩子什麼事,其實根本不是男生size的問題,當然這是病,精神病,得治!BTW,流行病學認為,PDD的發病率也不算低(8)。
現在,不妨總結一下軀體變形障礙的特點:
- 專註於某種想像出來的軀體缺陷,當然「缺陷」可以客觀存在(他人認為十分微小),但是患者給予了刻意關注;
- 刻意行為會導致主觀上的心理痛苦或客觀上的行為失范,甚至失能;
- 重要的是,無法用其他精神類疾病進行解釋(意味著如果可以用「神經性厭食」來確診,就不適用於診斷為軀體變形障礙);
實際在臨床實踐上,有大量患者反映自己的「刻意」行為難以被意念控制,這說明,軀體變形障礙背後可能存在著某種強迫性思維,這應驗了佛洛依德的得意門生威廉·斯泰克爾(William Stekel)當年所描述的「恐畸症可能是一種關注軀體的強迫思維」(9)。近年來,這一觀念得到了學界一致的認可,因此到2013年公布的最新版DSM V中,軀體變形障礙被歸為新的一類神經症,即強迫-衝動性障礙(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並首次加入了肯定性診斷標準,例如行為反覆(反覆自拍?算!)和侵入性思維,後者指的正是那些不受歡迎但是會湧入腦海的思想,記憶或念頭。
這樣的變化看似是術語上的梳理,背後卻是診斷理念和治療理念的變革。
就診斷,先前的醫生往往不好把握軀體變形障礙中「刻意」的度,除卻典型的表現,如時有耳聞的瘋狂整容客和反覆糾結size的某同學,更多人往往處在灰色狀態中,其中不少更可能被診斷為焦慮或神經官能症。而一旦認定軀體變形障礙是強迫障礙的一種,則可以藉助強迫問卷對患者進行篩查,以排除不典型的人群。據研究認為,強迫問卷在診斷軀體變形障礙時,敏感性甚至可以達到100%,特異性也能有90%以上(10)。
再者,早期來說,對於軀體變形障礙,主要治療策略是行為認知療法,不可否認,這種技術對短程情緒障礙患者的有一定價值,但是對動則病程長達數年的軀體變形障礙患者來說,效果就差強人意了。現在,學界認定本病具有強迫表現,其實是為藥物干預打開了一扇窗,諸如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SRI)之類的藥物現在已經被證實對軀體變形障礙有效(11)。
作為一種典型的社會心理相關的神經症,對軀體變形障礙的研究還不透徹,當然,因為它有關個人形象認知以及因此引發的個人身心健康問題,越來越成為了學界的熱門對象,值得來一波關注。
參考文獻:
- 《變形記》,卡夫卡著,張榮昌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8月,ISBN: 9787532740291
- Brittany W; Max W; Ohad, et al. Nasal Distortion in Short-Distance Photographs: The Selfie Effect.JAMA Facial Plast Surg. 2018;20(4):333-335.
- Hunt TJ; Thienhaus O; Ellwood A. The Nirror Lies: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78 (2): 217–22.
- Mufaddel A; Osman Ossama T; Almugaddam F et al.. A Review of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and Its Presentation in Different Clinical Settings. Primary Care Companion for CNS Disorders. 15 (4).
- 《精神病學》,郝偉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6月,ISBN: 9787117100441
- Frances A. The New Somatic Symptom Disorder in DSM-5 Risks Mislabeling Many People as Mentally Ill. BMJ. 346: f1580.
- Bjornsson S; Didie R; Phillips A.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Dialogues Clin Neurosci. 12 (2): 221–32.
- Ghanem H; Shamlou R; Khodeir F et al. Structured management and counseling for patients with a complaint of a small penis.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4, 1322–7
- 《破碎的鏡子》,凱瑟琳·菲利普斯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8年2月,ISBN: 9787519242077
- Grant J; Won KS; Crow S.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in Adolescent and Adult Psychiatric Inpatients". J Clin Psychiatry. 62: 517–522.
- Katharine P.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Recognizing and Treating Imagined Ugliness, World Psychiatry, 2004 Feb;3(1):12-7.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