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改稻為桑」與閉關鎖國

明代的「改稻為桑」與閉關鎖國

來自專欄圍爐筆談(history)1 人贊了文章

《大明王朝1566》是國產電視劇中的一個高峰,在我看來,至少現在還沒有哪部國產劇能超越它存在。說它是高峰,因為儘管情節大多虛構,內容卻足夠真實。

《1566》開篇就在講嘉靖年間,財政吃緊,虧空嚴重,朝廷急需開源節流。時任內閣首輔嚴嵩便提出「改稻為桑」的國策,認為這樣既能提高財政收入,又能利於國家穩定。政策施行後,引出一系列故事,《1566》後面40多集內容,完全圍繞「改稻為桑」展開。這些暫且不表,先來講講「改稻為桑」的真實性與背景。

有人說「改稻為桑」是電視劇虛構,歷史上完全就是子虛烏有之事,這完全是瞎扯,「改稻為桑」早已有之。

實際上,明代從朱元璋開始就實行「改稻為桑」了。《明史》中就記載「朱元璋命令田10畝者,必須有1畝半種桑,三畝種棉。政府予以稅收優惠」。

明中期以後,絲、棉紡織業非常發達,主要產桑區(江浙、湖廣地區)都已經形成較大規模的產業鏈。由於聯繫緊密,產業結構合理,遂造成地方紡織業大戶,大量採購紡織機械,僱傭勞工,出現所謂「資本主義萌芽」。

之所以「改稻為桑」,是因為從漢代開始,絲綢就是中國最有競爭力的商品之一,隨著「一帶一路」的開闢,這些商品漂洋過海運往世界各地。可以說在明朝之前,中國在勞動生產率方面完全碾壓西方,所以朝貢體系能夠一直良性的運行下去。

但是,隨著1492年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西班牙開始迅速殖民美洲,依靠著廉價的奴隸挖掘南美淺層的富礦,西歐殖民者迅速獲得了大量而廉價的白銀。

而這些廉價白銀,通過民間貿易迅速的湧入中國市場,一方面造成明朝沿海城市商品經濟高度發達;另一方面,也使得明朝經濟「脫實入虛」,本來東南的魚米之鄉,紛紛「改稻為桑」,不種莊稼開始養蠶,導致糧食大量減產。

強烈的外需,刺激明朝經濟形態發生重大轉變。「以農立國」方針,受到嚴重挑戰,本來「蘇湖熟,天下足」的東南沿海地區,農業迅速萎縮,帝國統治基石受到嚴重威脅。在這種背景下,帝國歷代統治者積極奉行「閉關鎖國」政策,加強海禁管理;同時極力限制商業發展,扶植農業。

可是,「閉關鎖國」斷了東南商人利益集團的財路,使得他們紛紛「下海」勾結倭寇,進行走私貿易。這也造成了明中後期「倭亂」的難以治理。更何況,長期的對外貿易已經使得明朝貨幣體系發生重大變化,也不容許其對「閉關鎖國」國策繼續嚴厲執行。

本來大明朝是銅本位國家,而且國內沒有大銀礦,隨著「改稻為桑」下的對外貿易繁榮,美洲白銀大量湧入,明朝迅速變成了銀本位的國家。

由於東南地區自古就是王朝的「賦稅重地」,手握大量白銀的江浙商人,成為影響明王朝政策制定的重要勢力。很快,大明宣布將自己沒有造幣能力的白銀,作為國家的法定貨幣。受利益集團影響,張居正的《一條鞭法》甚至確立了稅收只收白銀原則。

但是,白銀主要來自國外貿易,而一旦外國同大明王朝的「貿易戰」開啟,大明王朝的整個貨幣流通體系將面臨巨大威脅。

很快西班牙和日本(歷史上日本也是重要的產銀國)宣布限制白銀流向中國。這就導致了,一方面,明朝東南沿海的稅賦重地突然崩盤,國家收不上稅;另一方面,明朝西北地區又因為沒有賺取白銀的渠道,遭遇通貨緊縮,迅速返貧。

由於白銀減少,造成「谷賤銀貴」,農民豐收反而破產。明朝晚期西北頻頻爆發農民起義,而明朝政府因東南財賦銳減,便裁撤公務員,於是在李自成這個下崗公務員帶領的農民起義下,攻入了北京。

而在「閉關鎖國」政策上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量的山西商人頻頻與滿清勾結,利用「閉關鎖國」與「制裁」之中的暴利,偷偷向東北輸送糧食和武器,導致明朝的朝貢機制崩潰,滿清得以迅速武裝度過饑荒並最終入關。

看來,明朝是因為沒有大力執行「閉關鎖國」政策而完蛋......

推薦閱讀:

TAG:明朝 | 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