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鑒:中國美術史上一位不可忽略的人物


清  王翚  溪口白雲圖

清初「四王」分「婁東」、「虞山」兩派,「虞山派」中的王鑒,不僅成為瓣香董其昌的嫡傳,更能出新意,倡導兼融南北二宗,形成自身特色。單國霖先生認為,王鑒一生以摹古、仿古為宗旨,梳理宋元大家藝術風格,加以條理化、規範化,建立典範風格樣式,在創作實踐中弘揚「南宗」文人畫傳統等方面,作出了較大貢獻。同時他培養出王翚和吳歷兩位在藝術上有極高造詣的大家,不愧為「後學津梁」。然而,他在師法造化、紀游寫生方面的創作很少,僅有《虞山十景圖冊》等不多的作品,這種刻意師古的風尚亦對後世產生不小的負面影響。

王鑒繪畫略論:融宋入元,後學津梁

文/單國霖

清初畫壇,存在著多種繪畫思潮,有以「四王(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為代表的摹古畫派,有以「四僧(弘仁、髡殘、朱耷、原濟)」為代表的個性畫派,此外還有龔賢、鄒喆、樊圻、吳宏、葉欣等為代表的金陵畫派,藍瑛的武林派,羅牧的江西派等等,名家輩出,流派和風格紛呈。至康熙後期,「四王」畫派取得了畫壇的正統地位,如王原祁弟子唐岱在《繪事發微·正派》一章中論述山水畫的正派傳承時說:「明董思白衍其法派,畫之正傳,於焉未墜。我朝吳下三王(王時敏、王鑒、王翚)繼之,余師麓台先生家學師承,淵源有自。」即提出「四王」為畫壇正派的觀點,而王翚在康熙三十年(1691)應宋駿業之聘入京主筆繪製康熙《南巡圖》;王原祁於康熙四十四年(1705)值南書房、充《佩文齋書畫譜》纂輯官,則標誌著「四王」藝術得到了皇室的器重,逐漸佔領了畫壇的主流地位。

 

清  王翚  水閣幽山圖

雍正十三年(1735)成書的張庚《國朝畫征錄》記載王時敏謂:「於大痴墨妙早歲即窮奧,晚年益臻神化。世之論一峰老人正法眼藏者必歸於公。以蔭官至奉常,然淡於仕進,優遊筆墨嘯詠煙霞,為國朝畫苑領袖。」而論王鑒謂:「精通畫理摹古尤長,凡四朝名繪見輒臨摹,務肖其神而後已,故其筆法度越凡流,直追古哲,而於董、巨尤為深詣,皴擦爽朗嚴重,暈以沉雄古逸之氣,誠為先民遺矩,後學指南。」確認了前二王在畫苑的尊崇地位。方熏《山靜居畫論》云:「國朝畫法,廉州、石谷為一宗,奉常祖孫為一宗。廉州匠心渲染,格無不備;奉常祖孫獨以大痴一派為法。兩宗設教宇內,法嗣蕃衍,至今不變宗風。」後來即將王時敏、王原祁及其傳人稱為「婁東派」,王鑒、王翚及其傳人稱為「虞山派」。

王鑒的生平概況

王鑒像 取自故宮博物院藏清人繪《王鑒像》頁

關於王鑒的生平存在著一些疑竇,王鑒為太倉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王世貞的後裔,然而究竟是孫子還是曾孫,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是孫子,汪世清主此說,引吳偉業《送王鑒黃山八首》詩中,提到王鑒為王世貞「孫輩」。蔡星儀主曾孫說,他引清保蘊樓抄本《梅清詩集》卷七《送王元照還山詩》,下原註:「王善畫,弇州先生曾孫,偶來京師,舊廉州太守也。」蕭燕翼又在《王鑒是王世貞曾孫考》一文中引用兩條資料:一即王鑒順治十三年(1656) 畫《夢境圖軸》(故宮博物院藏),自題謂:「後王越石持一贗作售之閑仲叔祖。」閑仲即王士騄,是王世貞之弟世懋的兒子,則王鑒為王世貞的曾孫輩;又陸時化《吳越所見書畫錄》中著錄《王廉州臨北苑瀟湘圖軸》,王曜升跋云:「伯兄綺歲即好點染。」王曜升是王世懋曾孫,與王鑒為堂兄弟。故王鑒為王世貞曾孫一說為之確實。

 

另一問題是王鑒之生年,以往都依據乾隆十年《鎮洋縣誌》的王鑒小傳,傳曰:「康熙丁巳(1677)年八十卒。」推算生年為明萬曆二十六年戊戌(1598)。《清史稿》五百四十卷列傳二九一藝術三有傳曰:「鑒字圓照,明尚書世貞曾孫……康熙十六年(1677)卒;年八十。」推算生年同上。然而,前時白謙慎和章暉撰文《王鑒生年考》,對王鑒的生年作了新的考證,論據主要是王鑒《夢境圖軸》,此圖作於丙申(順治十三年,1656),自題中謂:「余年已四十八。」推算生年為萬曆三十七年己酉(1609),同時文中還有其他資料佐證,此說與舊說相差十一年。此兩說何者為準確,我期待有更多資料來論證,目前我依據所見王鑒傳世作品中的題跋內容來分析,提出一己之見。

清  王翚  山窗封雪圖

現見王鑒傳世最早的作品是崇禎十年丁丑(1637)夏作《秋山圖軸》(上海博物館藏),上有王時敏題識:「玄照畫道獨步海內,贗作紛紛,不無魚目混珠之嘆。」此評雖有延譽之意,但王鑒是時已名播海內,決非虛譽。若按他生於萬曆三十七年(1609),則此年只有二十九歲,能否擁有如此高的聲譽,殊可置疑。而以生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計,已是四十一歲,至少已有二十餘年的畫臘,加之他天資聰慧,勤奮敏學,到壯歲時已負盛名,是比較相宜的。

 

再一個問題是王鑒的父親是誰?此事史書上都未明言。《太倉文史》有一篇高琪撰《王鑒家世考》文,引用一則資料,即明末清初人王家禎《研堂見聞雜錄》(《烈皇小識》,上海書店1982年據神州國光社1951年版複印,第299頁)中記載:「婁東鼎盛,無如琅琊、太原,琅琊自王悼起家少司馬,子忬亦少司馬,被法,忬子世貞、世懋,一為南司冠,一為南奉常。世貞子士騏,為銓曹主事,四代甲科。士騏子慶常,則習為侈汰,姿聲色,先世業盪盡無餘。子最繁,號圓照名鑒者,襲蔭為廉州太守,精繪事,粗持名檢。」文中又提及清顧師軾纂、顧思義訂的《吳梅村年譜》康熙八年己酉條下引《婁東耆舊傳》中顧思義的考訂註解,指出王士騏長子為慶常瑞庭,與王鑒堂叔父王瑞國同為瑞字輩。王瑞庭(字慶常)因生性奢侈,迷聲色,盪盡家產,故而在正式的史傳中恥於把他列入,以至湮沒無聞。

清  王翚  柳岸江洲圖

王鑒字玄照、圓照,康熙元年(1662)後,避聖祖玄燁諱,改為元照,自號湘碧、弇山後人。王鑒在明崇禎六年(1633)鄉試成舉人,十一年 (1638)以曾祖世貞蔭左府都事,十四年(1641)出守廣東廉州,至十六年(1643)罷廉州知府,歸故里,構室於弇園故址,額曰「染香」,遂號染香庵主,時年四十六歲。

王鑒在三十九歲時曾訪董其昌於雲間,曾記:「余丙子年(1636)訪董文敏公於雲間,出所藏《鵲華秋色卷》見示,相與鑒賞,嘆其用筆渾厚,設色秀潤,非後人所能夢見。」(《退庵題跋》卷十八)並見到董收藏的董源、巨然山水圖,受到董其昌畫學的影響。

清  王翚  富春大嶺圖

《太倉州志》載:「王鑒以曾祖世貞蔭左府都事,官廉州太守。」又記「王鑒,字圓照,世貞曾孫,由恩蔭歷部曹,出知廉州,時粵中盛開採,鑒力請上台,得罷,二歲歸」。王鑒於己卯年(1639)作《北固山圖軸》(廣東省博物館藏),自題道:「余自戊寅(1638)入都,日為案牘所苦,筆墨不知為何物。今歲仲夏出守粵東,回思風塵馬背光景,如脫籠之鳥矣。」《廉州府志》卷十六記:「王鑒,江南官生,崇禎十四年(1641)任。」順治十三年(1656)作《仿王蒙山水軸》,邊有張學曾題識:「曩在都門,王廉州時為比部郎,余與孫伯觀中翰、陸叔度明經、王志不司農晨夕往還,共論琴畫。」知王鑒在崇禎十一年(1638)四十一歲時到北京,是因祖蔭任職比部郎,比部在宋代為刑部之一司,掌令複核中(中央)外(地方)賬籍,帶有審計性質。部曹為辦事小官。比部在元代已廢,然明清人往往以古官名稱現職,故張學曾稱王鑒為「比部郎」。

他在四十四歲時出任廉州太守。二年後即崇禎十六年(1643),罷廉州知府,歸故里。同年嘗作《仿各家山水冊》在雲間舟次,則已回到家鄉。

 

清  王翚  夏山煙雨圖

王鑒妻子早逝,後未再娶。據他康熙七年(1668)作《山水軸》,落款「奉祝惟老親翁五十初度」,又康熙八年(1669)作《山水扇頁》,落款「擬公濟老親翁」,同年作《仿巨然山水軸》,落款「似孟新親翁」,康熙十一年(1672)自題《虞山十景圖冊》說:「右虞山十景,為式臣年親翁畫。」康熙十二年(1673)作《山水扇頁》,落款「似遴汝親翁正」。可知他有女兒親家,但無子嗣,晚景寂寞孤清,因而專志於繪事。「日坐蒲團,焚柏子一爐而已。」(《虛齋名畫錄·續錄》卷九《王圓照仿古山水軸》王鑒自跋)七十七歲時患中風,仍揮筆不輟,直到康熙十六年(1677)逝世,享年八十。

王鑒的仿古藝術理念

清初王時敏和王鑒都直接受教於董其昌,接受他的復古思想和「南北宗」理論,並在創作實踐中進一步將董其昌所推崇的「南宗」繪畫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達到「集古之大成,自出機杼」的境界。王鑒曾論道:「畫之有董、巨,如書之有鍾、王,舍此則為外道。唯元季大家正脈相傳,近代自文、沈、思翁之後,幾作廣陵散矣。」(王鑒《染香庵畫跋》)又康熙元年(1662)作《仿古山水冊》,自題:「宋、元大家皆從右丞正脈,故南宗獨盛,然知之者不易。」視南宗為山水畫正脈,推許董其昌為南宗畫家的最後大家。

王鑒在康熙三年(1664)作《山水冊》(上海博物館藏)中自題道:「畫道自文(征明)、沈(周)、董宗伯後,幾作廣陵散矣。近時學者獨盛於疁,然所師不過李(流芳)、程(嘉燧)兩先生耳。余此冊仿宋元諸家,雖未能夢見古人,聊用取法乎上之意。」他對董其昌以後畫道的衰微頗為擔憂,並對李流芳、程嘉燧等僅得文人畫逸筆草草之意而未能深究宋元文人畫精髓的風尚表示不滿,這也促使他堅持要走將南宗畫脈傳承發揚的創作道路。

清  王翚  仿王蒙山水

王鑒在明末曾任廉州知府,後因反對「開採」(借開礦之名索取珍珠)之惡政而獲罪,幸得有交誼的大司馬劉半芳為之說情,才免於牢獄之災,落得個罷官歸里的結果。故他對仕途已心灰意冷。清移明祚後,他也不願出仕新朝,而潛心於畫藝,勤學精進,終成一代大家。張學曾題王鑒順治十三年(1656)作《仿王蒙山水軸》(故宮博物院藏),道:「廉州罷郡亦強壯之年,顧盼林泉,肆力畫苑,筆墨之妙,海內推為冠冕矣。」

王鑒能夠遍學宋元名家,取精抉髓,深切領悟,也因有著良好的客觀條件。

清  王翚  仿巨然山水圖

他出身仕宦名門,家藏諸多古畫,姜紹書《無聲詩史》記載:「弇州(王世貞)鑒藏名跡,金題玉躞(音謝),不減南面百城;鑒披覽既久,神融心會,領略為聲,其砥筆和墨,蓋有源流矣。」根據他畫上的題跋,可知家藏名畫為數不少,雖然有些名跡後來流出,但他經常揣摩,成為其吸取古法的重要資源。

據記他家藏的古畫名跡有:趙仲穆《溪山漁隱》,梅道人《水竹山居》,劉珏仿梅花道人《夏山欲雨圖》等。他在董其昌家中觀賞到的名畫即有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卷》,董源《山水卷》,梅道人《關山秋霽圖》等。他和同里王時敏相交密切,於王時敏家中更是觀賞到許多名跡,如梅道人《煙江疊嶂圖》、黃子久《陡壑密林圖》等。

此外他在北京和遊覽蘇州、杭州、南京等地時,結交名公貴宦,如吳偉業、張學曾、孫承澤、錢謙益、曹溶、龔鼎孳等,見到不少古畫,據記載與自題中,就有董源《瀟湘圖卷》、《溪山圖》和《溪山蕭寺圖》,巨然《溪山長卷》,范寬《峰巒疊秀圖》,江貫道《山水軸》,燕文貴《山水》,趙孟頫《水村圖卷》和《九夏松風圖》,黃公望《浮嵐暖翠圖》和《陡壑密林圖》,王蒙《雲壑松陰圖》和《南村草堂圖》,吳鎮《溪山無盡圖》等。

他曾在康熙元年(1662)作《臨宋元山水冊》十二開,後題跋中謂:王時敏「曾將所藏宋元大家真跡屬華亭故友陳明卿(廉)縮成一冊,出入攜帶,以為臥遊。余今歲偶來南翔,諦交文庶社長,見其丰神超邁,雅善丹青,深得古人三昧,余因復臨陳本贈之,枕中之秘,不敢獨擅」。圖冊中包括董源、趙千里、趙孟頫、元四家、陳惟允、董其昌等名家之跡。從他臨陳廉縮本中,可見他對古畫取資之廣和臨摹功力之深。

清  王鑒  關山秋霽圖

王鑒所覽古畫眾多,浸染甚深,摹古仿古範圍主要是董其昌提出的「南宗」畫家。他自幼學習董源、巨然,後得到董其昌指導,傾心於元四家。他與王時敏相較,王時敏也以董、巨、元四家為歸,然更專註於黃公望,一生追慕不已,而王鑒師法的範圍更為寬泛,他還師法北宋李成、范寬、江貫道、燕文貴、惠崇、米芾等家,又涉及元代趙孟頫、高克恭、趙仲穆、陳惟允、馬琬、趙原等家。

王鑒另一個突出成就,即在青綠山水方面能融合趙孟頫、趙令穰、趙伯駒等家,建立既高華艷冶又渾厚蒼勁的青綠山水風格,正如王翚題王鑒順治十六年(1659)作《仿趙孟頫九夏松風圖軸》中說:「此仿趙文敏《九夏松風圖》,設色幽秀,神韻超越,兼得北宋高賢三昧。」大加讚賞,石谷後來於青綠山水一門頗有造詣,也是與其師王鑒的指授分不開的。王鑒偶爾也仿北宗畫家,如蕭照、趙伯駒等,筆墨稍為堅勁峭拔,但皴染之渾厚和墨色之滋潤,仍為董、巨之根基。從風格面貌來看,他比王時敏來得豐富多姿。

清  王鑒  仿梅道人山水圖

王鑒於古代大家的藝術有著深切的領悟,能把握各家在圖式、丘壑、筆墨、意韻等方面的主要特徵,加以提煉,形成規範化的形式外象和表現語言,達到不求形似、妙得神髓的境地。如他在順治十七年(1660)為穆如作《仿黃公望縮本冊》中,分析元四家的藝術道:「元季大家皆宗董、巨,各有所得,自成一家。梅道人得其勢,王叔明得其厚,倪元鎮得其韻,黃子久得其神。然子久風格尤妙,真跡亦不易見,惟華亭董文敏及吾婁王奉常收藏,一一如天球拱璧,余何幸皆得縱觀。」他有幸觀摩元四家的真跡,對四人傳承董、巨畫風而各得其精髓的藝術特徵理解得十分精闢。又如在康熙十年(1671)作《仿范寬董源山水軸》中題道:「范寬、董源皆北宋大家,故用筆相肖,范畫渾厚,董畫幽淡,各極其致,非南宋後所能夢見。」

王鑒一生中大部分作品都標上仿古人某件名跡,或仿某家某法,都能繼承某家的圖式,加以重新組合,構成典範式的圖像;在筆墨方面,則提煉出規範性的技法元素,務求表現出名家富有特徵的筆墨意韻。而在具體形體上並不斤斤於細節形似,猶如他在順治十七年(1660)所作《仿古山水冊》中所說的:「仿古十幀,不求形似,聊免畫家習氣耳。」王鑒在長期臨仿古畫並加以陶冶綜合之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筆墨個性,秦祖永在《桐陰論畫》中評道:「沈雄古逸,皴染兼長。」「工細之作,仍能纖不傷雅,綽有餘妍。雖青綠重色,而一種書卷之氣,盎然筆墨間,洵為後學津梁。」在清初他與王時敏並為畫苑的領袖人物。

清 王鑒  仿范寬山水

關注

我們

西安樂游原

推薦閱讀:

TAG:中國 | 中國美術史 | 美術 | 人物 | 美術史 | 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