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印象丨音樂混血兒:留尼汪島的瑪洛亞
10-17
非遺印象丨音樂混血兒:留尼汪島的瑪洛亞
1649年時,本著「先下手為強」的原則,聰明的法國人在這座小島上率先建立了航海站,由此確立了對它的統治。其間,在經過英國的短暫佔有又重新歸還之後,法國正式給它取名為La Réunion(留尼汪)。1946年,法國將小島設立為留尼汪省,成為其海外省之一,法國人從此多了一個度假的「後花園」。
無論歸屬如何變動,小島上獨特的自然景觀——黑沙灘、瀑布群、冰斗、火山卻從未更改過。由於遠離大陸,如果不是一塊MH370航班客機殘骸漂流至此,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也許這個「秘境天堂」還要孤芳自賞許久。在這座火山噴發形成的小島上,現在還有很多活躍的火山,真正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島上也遍布著火山帶來的地質奇蹟,比如火山噴發後形成的沉陷風蝕地貌——冰斗。而除了自然風光,數百年前來自歐、亞、非的先民們懷揣著各自的目的長途跋涉至此,繁衍、交融,生生不息,形成了小島豐富多彩的「混血」文化,而Maloya(瑪洛亞)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之一。
語言有了,樂器也做了,那如何表演呢?聰明的奴隸們商量出了一種有趣的形式——獨奏/獨唱者與合唱者對話。這樣既能solo,又有合作,大家都有表演機會,不會眾口難調。瑪洛亞誕生之初,奴隸們只是用它來派遣寂寞,或者用於祭祀儀式之中,但是漸漸地,他們的歌詞中越來越多的出現了對奴隸主的不滿和抗議,日益覺醒的他們通過瑪洛亞表達出對自由的嚮往和對權益的爭取。法國政府開始禁止他們演出瑪洛亞,一旦發現不僅毀掉樂器,人也要被抓坐牢。不能光明正大那就偷偷演出,他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以生日聚會的名義進行瑪洛亞表演。由於島上居民們的小心保護,瑪洛亞在被禁的歲月里也依然很好地保存下來,直到1981年,Francois Mitterand成為法國總統,他不僅解除了禁止令,允許瑪洛亞在電台播放,而且還提供資金支持,在經歷了幾十年「地下」生活後,瑪洛亞終於迎來了光明。如今的瑪洛亞已經成為了留尼汪島的文化象徵,不管是節日慶典、歡迎儀式、公共活動,甚至示威遊行,瑪洛亞都是必備的表演,只要人們高興,大街小巷隨處都可以是表演的舞台,無論男女老少都能隨鼓起舞。現在留尼汪音樂學院有專業的瑪洛亞教學課程,全省有300多個專業的演出團隊,其中不少歌手和樂團享譽全球,比如Firmin Viry、Danyel Waro、Ziskakan樂團等等。2005年時,在北京舉行的法國重量級現代音樂節上,瑪洛亞曾大放異彩。如今的瑪洛亞依舊走著混血之路,不僅搖滾、爵士、雷鬼、電子音樂的元素紛紛融入其中,三角鐵、吉他等多樣的樂器也加入進來,可以說,每一個瑪洛亞的表演者都在不斷豐富著它,而小島出身的瑪洛亞也越來越有了時尚國際范兒。
推薦閱讀:
來自專欄小e說非遺
在遠離繁華大陸的南印度洋上,有一座孤芳自賞的小島,留尼汪。最初的開墾者,來自歐、亞、非三大洲的奴隸們在艱辛的勞作之餘,創造出了一種「混血」音樂——瑪洛亞自娛自樂。在此後的發展中,瑪洛亞充分發揮自己的混血優勢,不僅成為了留尼汪島的文化象徵,更是躋身於世界音樂大牌之列。
在遙遠的南印度洋上,有一座遺世獨立的的圓形小島,它誕生於300萬年前的一次火山噴發,曾先後被阿拉伯和葡萄牙人發現,據說鄭和下西洋時,也曾在這裡進行過休養和補給。
Maloya(瑪洛亞)和Sega(世嘉)是留尼汪島上兩大標誌性音樂流派。與世嘉偏愛弦樂和管樂,節奏歡快的歐洲化傾向不同,瑪洛亞更喜歡使用打擊樂器,編曲也多採用呼叫、回應的結構。
要問瑪洛亞從何而來?那還得歸功於最初在這裡的甘蔗種植園中辛苦勞作的奴隸們。他們背井離鄉,終日辛勞,思念家人卻又無計可施,於是,每當一周的工作結束後,唱歌跳舞就成了他們唯一的慶祝和發泄方式,只有在這時,他們才能忘卻心酸和憂愁,獲得短暫的歡愉。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帶來了家鄉的歌舞,有馬達加斯加的,非洲大陸的,也有印度的、印度尼西亞的,同病相憐的他們將所有的歌舞形式融於一爐,創造出了一門「混血」藝術——瑪洛亞。這個「混血兒」可是一點都不含糊,從頭「混」到尾。比如歌唱時用的克里奧爾語(Creole),原意就是「混合」,是由英語、法語、葡萄牙語和非洲語言混合併簡化而產生的。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奴隸們朝夕相處,首先要做的當然是發明出一種能夠相互交流的語言了,因而,混合著歐亞非三地口音的Creole就孕育而生。
有了共通的語言,還得有樂器。這倒好辦,大家發揮想像,用島上現成的原料自己做。有的將甘蔗花莖掏空,填充進番紅花的種子,製成扁平的撥浪鼓,叫作kayanm;有的將酒桶兩頭釘上牛皮,製成低音鼓,取名rouler;還有的用葫蘆做共鳴箱,制出一種長長的單弦琴弓,用金屬棒敲擊演奏,稱為bob,此外,還有用棍子擊打表演的笛子sati等等。推薦閱讀:
TAG: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