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間,晉城小舅舅家探親有感:古老的村莊,有懂事的孩子和好吃的小米。

十一期間,晉城小舅舅家探親有感:古老的村莊,有懂事的孩子和好吃的小米。

來自專欄休閑旅遊1 人贊了文章

旅遊規劃點燈人(微信公眾號)

在沒有倒塌之前,誰來珍惜古老的、久遠的歷史留存?

人們總說:人總是在失去後才知道珍惜。而事實是:在擁有時,人們從未想過會失去!

不管是一個人,一個村。總是如此。

每年的十一,對我來說,都意義非凡。

2014年十一,和男友一起拍婚紗照。

2015年十一,補上春天結婚沒有的蜜月旅遊。

2016年十一,全家一起去塞罕壩旅遊。

2017年十一,剛生完孩子在家坐月子。

2018年十一,帶上剛剛一歲的寶寶回山西老家走親訪友加旅行。

每一個「十一」,都很有收穫,而今年,感覺完全不一樣。

1

一、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沒爸的孩子早懂事。

9月30日,一大早我們就從北京出發了。一路順暢,晚上直接就到了晉城高平市的賓館。入住後就去小夜市吃晚飯。吃到了平生吃過最好吃的肉夾饃。剛剛出爐的脆脆的饃加香香的肉,現在想想還是流口水。

入住的賓館房間很小,但是設施齊全,服務周到而溫馨,很舒服的睡了一覺,坐一天車的勞累也一掃而光。

第二天在賓館吃了自助早餐,然後就去小舅舅家了。小舅舅家在晉城高平市石末鄉瓮庄村。

去探訪的黍米山村,緊鄰瓮庄村,屬於澤州

小舅舅才40多歲,但是因為癌症去年去世了。家裡一個18歲的女兒,和一個8歲的兒子。實際上只有7歲,虛歲是8歲。

剛入門,看見小弟弟正趴在家裡的飯桌上寫作業,坐在小板凳上,很認真的寫二年級的語文作業。每個字寫3遍,再組三個詞語。這個場景和我小時候上學寫作業的樣子一模一樣,瞬間想起小時候。

聽到我們的聲音,小舅媽走出門迎接,簡單寒暄幾句後,我們就在院子里玩了。

院子里金黃的玉米

這個時候,我們家1歲多的小寶,就是要讓8歲的小舅舅抱抱,竟然一點也不認生。其實,雖然不是一個輩分,但都是小孩子。看兩個小孩一起玩玩具,很開心。

7歲小舅舅抱抱1歲我家閨女的場景

舅媽做飯的時候,讓小弟弟去把土豆皮削了。

這個時候,只見他熟練的找到削皮刀,找出來一個不鏽鋼盆子。然後就蹲在院子的地上,開始專心的削土豆皮。手上動作很熟練,不僅皮削乾淨了,連土豆上的小坑也挖掉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3691810861871104

削土豆皮的熟練場景

一個7歲多的孩子,竟然比我削土豆都快。心想,肯定是平時一直干,所以才這麼熟練。

沒一會,舅媽看家裡實在沒有什麼菜招待我們,便讓小弟去村裡的超市買點菜。只見他騎上自己的小自行車,直接衝下門口的坡,便飛奔而去了。

看著門口的坡直接對著的就是馬路,我趕緊叮囑他,以後出門,快到路口,要停下來看看有沒有車再出衚衕,不然多危險。

買完菜回來,我們把車上的零食水果都拿出來了。其中有橙子,我老公剝了一半給他。可能沒怎麼多吃過,他直接去吸那個果汁,邊吃邊擠汁,不到1分鐘,就吃的只剩干皮了。看他吃的那麼過癮,有點酣暢淋漓的感覺,而這時,我的心裡酸酸的,一個橙子可以吃出這麼高的幸福感,我平時竟然不覺得。

金黃的橙子,吃了之後,會不會一直幸福開心?

也回想起自己小時候。

我直到高中才買了人生第一根香蕉,還記得是3塊一斤,就買了2根,感覺簡直是世間美味極品。

初中的時候,我看到我們的數學老師,一手一包速食麵,一手一根火腿腸,蹲在教師門口台階吃,當時覺得這就是最幸福的事,我長大了買得起的時候,也要這麼吃。

小學的時候,我想吃雪糕,就偷偷從家裡拿了一個雞蛋,到小賣部換雪糕,但因為膽子小,一直不敢去。後來,我去廁所,書包放在凳子上,回來的時候看見同學坐在我書包上,當時就覺得完了。

果然,書包里的雞蛋碎了,把唯一的一本語文書給弄的粘在了一起,沒法用了。心裡別提多恐怖和害怕了,要知道當時的語文書是爸爸從村裡挨家挨戶幫我問,然後借到的(我們低年級的學生,課本都是從高年級同學家裡借的)。

放學了,我不敢回家,不僅偷了雞蛋,還弄壞了書。不過幸運的是,我爸爸竟然沒有罵我,沒有打我,沒有說我。只是大晚上的又出門了,直到深夜,又給我借書去了。不想耽誤我第二天上課。這一個事情很小,我卻記得一輩子。感謝父親保護了我幼小的心裡,給我溫暖的父愛。

有父親陪伴的成長,是多麼幸福。

中午的飯熟了,砂鍋熬的小米花生粥、西紅柿炒雞蛋、洋蔥炒肉、炒土豆絲、炸花生米、涼拌火腿腸,還有噴香的米飯。

我想這可能是他家很豐盛的一頓飯了,我弟弟吃的很香很香。

臨走的時候,我在車裡和他說再見,他低著頭,我一直以為不好意思,後來路上老公說,那是捨不得。

舅舅去世了,孩子還那麼小,以前他也是很受寵的,要什麼給什麼。現在爸爸不在了,他一下懂事那麼多,讓人心疼。後來,我想這可能也是幸運吧。凡事各有利弊,長達後,他肯定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一個樸素的,能幹的男人。

2

二、黍米山村,古村、古建、古樹,還有留守老人

午飯過後,我們就去黍米山村走訪。這個村子是一個古村,我們上一次來舅舅家,是晚上天黑的時候,走到這個村子,也沒看清楚,只記得有古戲台,很有感覺。這一次,一定要好好看看。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3692006077366272

黍米山村小視頻

地下文化看陝西,地上文化看山西」中國古建築大部分在山西,山西古建築大部分在上黨,晉城尤其突出。晉城現存古建築5490餘處近20000座,最突出的是宋金時期木結構建築達到46座,佔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古建築博物館」。

澤州的古村很多,多到我們看到令人震驚的黍米山村的時候,村民竟然說,很普通呀,不是什麼歷史文化名村。面對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珍寶,看到它們在風雨中搖曳,有的已經消失。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3692201011949568

黍米山村航拍,可以看到完整的村落布局及周邊自然環境。

黍米山村隨處可見的石磨

這個古樸典雅的村落,有木雕花的門樓,有光滑的瑞獸石凳,有多種形態的鐵門飾,還有那座見證久遠歷史變遷的浮雲閣……縷空的窗欞,隱藏著多少故事,六道鎖檔的大門,又阻擋了多少不肖之徒?一條條結實的青石板街道,代代相承;小巷深處豎立的貞潔牌坊,讓人唏噓感嘆舊時代的婦女。

村子裡的西紅柿,好久沒見的原生態,小時候的味道

舊街道、棋牌院、大影壁、老槐樹,都保留得挺好,但聽村民說原先最大的院子拆了一大片時,心裡還是悲傷的。

古老的戲台

古村哀鳴,我聞其聲。巨木將傾,誰還其生?快快救之,我呼誰應!」令國務院參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發出如此呼聲的是位於山西晉城澤州的洞八嶺村。而看到黍米山村後,我感同身受。

拴馬樁

屋後的菜地

石磨

深宅大院已經沒有人住了

這是一座完整的庭院

湖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在田野調查中發現,在長江、黃河流域,頗具歷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築藝術研究價值的傳統村落,2004年總數為9707個,到2010年銳減至5709個,平均每年遞減7.3%,每天消亡1.6個

看到黍米山村的現狀,想到它可能在某一天也消失,心裡也是很難過的。馮驥才曾十分痛惜地說:「很多古村落就是一本厚厚的古書,只是還來不及翻閱,就已經消亡了。

「空巢化」不應該成為古村落的殺手。但是,看到你阻擋不住的現實,心裡只能暗自落淚。

3

三、舅媽給我帶的特產,貢品紅薯和葉酸高的小米。

晉城,大家都知道的是北義城的紅薯和魯村小米。臨走的時候,舅媽給我帶紅薯小米。真的很好吃,不是打廣告。尤其新小米,黃黃的米油,真叫香。下面是網上的介紹。

紅薯紅薯,據《本草綱目》記載,有「補虛乏,健脾胃,強腎陰」之功效。

北義城鎮的紅薯因其個頭細長,色澤紅潤,口感綿甜而遠近聞名,尤其是南義城、郝庄、黍米山、下城公等村的紅薯更是供不應求。

黍米山的紅薯憑藉特有的土壤和水質,品質優良,口感甘甜而純香。它內涵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長期食用能有效防癌、降壓、補鈣、開胃健脾、美容滋補,是健體強身,減除疲勞的首選綠色保健食品。在清朝曾以地方特產被選為貢品進入皇宮。

魯村小米要說起哪兒的小米最有名,在晉城當數「大興小米」,在山西當數「沁州黃」,但要在全國來說,如今叫得最響的要算「魯村小米」了。

「魯村小米」產地位於澤州縣北義城鎮魯村,這裡因為一家十代出了十對雙胞胎而聲名遠楊,本報也曾多次進行報道。

曾央視《走近科學》欄目又以《探訪雙胞胎家族》為題對這個神奇的雙胞胎家族進行了報道,如今,經過 《生財之道》 在全國掀起一波報道熱潮。而專家認為村裡的小米「葉酸含量高」是多產雙胞胎的原因之一的說法,更是讓「魯村小米」名聲大振。

「魯村小米」如今大受市民青睞,不少人慕名前往魯村購買。魯村小米為什麼好吃?

一是夏秋交替時晝夜溫差大,利於碳水化合物的凝聚,因此這裡的農作物產量很高;二是土質都屬於紅黏土,含磷高;三是當地農作物輪作倒茬多,即玉米、小麥、小米等農作物輪番種植,土壤中有機物含量高。後兩個特點是造成這裡小米品質好的真正原因。

回到家後,婆婆直言,晉城的紅薯就是好吃,比北京的紅薯香,兩三天時間,很快就吃了十多個,帶了半袋子,還說,怎麼不多帶點呢,哈哈。新的小米,熬的粥一層金黃的米油,家裡孩子比以前更愛喝粥了。好東西就是好哈!

4

結語:

晉城之行,感觸良多。人生短暫,生命脆弱。

我們要好好珍惜身體,只有健康才是對家人最好的禮物。要從自己做起,重視養生、治未病,堅持日常鍛煉。

凈化心靈,時常補給心靈清露,身心方能康健。

而在社會城市化的進程中,古老的村莊該如何保護,鄉村該如何振興。要珍惜歷史文化,愛護家鄉,多渠道、多方式保護家鄉文化傳承。

或許,只有將家鄉的特產做成品牌產品,農民因此致富,農業因此興起,農村因此傳承。

村民能過上美好生活,村貌生態環境能改善,村裡文化能持續傳承。

鄉村便可以有人,有人就有力量,就有未來

我想看到的鄉村,是人丁興旺的,是有孩子的歡笑,年輕人的活力的,有志之士一起努力吧,用我們的願景和行動,來改變現狀,拯救鄉村。


推薦閱讀:

TAG:旅行 | 傳統文化 | 傳統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