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年輕人,為什麼你總是喜歡否定自己?

優秀的年輕人,為什麼你總是喜歡否定自己?

來自專欄大象的專欄9 人贊了文章

這是大象關於恐懼與自信的思考

最近身邊一理工科的朋友在追一位女生:「他說,我好喜歡她啊!她會唱歌,會畫畫,會跳舞,會彈吉他,字也寫的不錯,感覺她超級熱愛生活。「

「她說對我也有感覺,可是我老擔心自己配不上她,怕她不喜歡我。」

「哥們,你說我該怎麼辦啊?!」

事實上,我這位朋友他各項條件都還不錯,重點大學畢業,目前在一家手機公司擔任中層管理,一年下來也有十七八萬,雖然長得不像吳彥祖,但也不是潘長江那種級別的。我看過姑娘照片,覺得是挺般配一對的。

但一談到感情,他就喪失了基本的判斷,平時很自信、挺樂觀的一哥們,結果變得跟十七八歲的小夥子一樣,膽怯、畏手畏腳。

還老是喜歡否定自己。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案例?明明有實力,各方面條件也還不錯,本來可以抱得美人歸,或者獲得更好職場晉陞機會的,但是他們因為開始懷疑自己,患得患失,白白喪失了這樣的機會,然後只能安慰自己說:「沒事的,還有下次。」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問題已經很清楚了,如果你這次不解決,下次還是會面臨的同樣的情況,導致同樣的結果。一次又一次錯過,直到後悔終生。

為什麼我們身邊一些優秀的年輕人,都喜歡在最關鍵的時候否定自己?我總結了兩個原因。

1、他們喜歡用過去的「平庸」來否定自己的未來

因為看多了互聯網的成功案例,什麼90後身價過億,抖音網紅一夜暴漲200萬粉絲,月入百萬,便覺得同為90後的自己一事無成。

就像我開篇說的那位朋友一樣,明明混的不差,但老感覺自己過得沒有身邊的朋友好。

這是一種很明顯的倖存者偏差,眼前只看到那些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明明自己也還算不錯,但老認為自己是個Loser。

《隨機漫步的傻瓜》里講:「人生各有各有的機遇,命運的隨機性無法掌控,但我們可以掌控自己的行為,和自己想要去到的方向。」

20幾歲的年輕人,他們所經歷的挫折,承受的苦難,過往的經驗,痛苦的思考,才剛剛開始幫助他們的價值觀定型。

在這個時候去要求一個一窮二白,20幾歲的年輕人能取得多大的成績本就是一種畸形的價值觀。

年輕人的戰場應該在10年,20年後,那時候的他們才會是社會的中流砥柱。

不要因為過去的20幾年沒取得什麼成績而否定自己,人不是由過去定義的。如果人可以由過去定義,那麼劉備,毛澤東這些歷史上的偉人,在他們過去顛沛流離的幾十年,就沒有任何意義。

在我看來,人應該由他所處的位置和他想要去往的地方來定義。正如非洲女作者Dambisa Moyo 在《dead aid》書中所寫的那樣: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只要生命還在繼續,就一切都有可能,不要拿這些過去的,已經無法改變的,無法挽回的死物,去定義一個還有無限可能的年輕人。

霍金、海迪、尼克胡哲,早已用他們的生命證明:生命的可貴,在於它的無限可能性。

2、不要用別人的評價來否定自己

「我真的能拿到自己想要的offer嗎?」

「這個女孩會不會喜歡上我?」

「我這麼做別人會怎麼看我啊?」

以上所說的幾種情況,我相信大家都有經歷過,從表面上來看,是你在懷疑自己,在害怕失敗。

但是為什麼你會懷疑自己,會害怕失敗?

2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 如何增加一個人的自信? 在這篇文章里我闡述過一個觀點:不自信是因為你害怕,害怕失敗,害怕別人的評價。

在思考這個問題2年後,我想我可以做一個更深層次的解答。

面對未知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我們會感到害怕。但害怕的本質在於哪裡?在於我們擔心別人會怎麼評價,也就是說:我們在用別人的評價來定義自己。

但這裡本身就有一個矛盾,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別人會怎麼評價你,還重要嗎?

一塊金子,不管它變成什麼樣,被人丟在地面上踩踏多少次,它還是一塊金子,本質沒有變。如果你是由自己所處的位置,和想要去往的方向來定義的自己,那麼你又怎麼會在意別人是怎麼評價你的?失敗也好,惡意的詆毀也罷,都不會耽誤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想要成為的人。

《小狗錢錢》裡面有一個觀點我很認同:「不要給自己留退路,從今天開始,你只有兩個選擇——做或者不做。」

由此也理解了汪國真的那句話: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所以沒有自信的人,從表面上來看是在害怕,其根源在於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3、人生不是一場哲學,腳踏實地,勇往直前才會顯得鮮活

我們往往嚮往美好,卻又畏懼道路上的荊棘。脆弱的人總是碰到未知便遲疑,碰到詆毀便後退。但生命的豐富性和趣味性,便在於它的未知和可能性。

一個平淡的故事,沒有波瀾,你還會喜歡嗎?如果你在做一件事之前,既不害怕,也不焦慮,那麼即使這件事情你做成了,我想你依然不會有什麼分享的慾望。

無未知,不故事。

《小狗錢錢》裡面有一段吉婭與漢內坎普先生的對話,我用它來做這篇文章的結尾。

這位老人所經歷的一切令我驚嘆不已,那一定是一段非常有趣的生活。「但這只是證明了您總是只做您感興趣的事。」我堅持說。

「興趣是有的!」漢內坎普先生證實說,「不過往往也伴隨著恐懼。你以為我中斷了學業跑到世界各地,很輕鬆嗎?我常常感到不安。投身商海的時候我也很擔心。

他用一種懇切的目光望著我,說:「我生命中出現了最美好的東西,是因為我做了原本不敢做的事。」

|大象公眾號 xixing1993 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TAG:年輕人 | 提升自信 | 自我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