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 中 國 社 會 的 既 得 利 益 群 體
1 人贊了文章
致 中 國 社 會 的 既 得 利 益 群 體
羅 寧
現階段,中國社會的改革開放已經步入了進退兩難的徘徊境界。同時,中國社會既得利益群體的權勢及其影響力也達到了改革開放以來的鼎盛時期。
作為三十年改革開放的最大受益者,現在已經躊躇滿志的主導、掌握了中國社會所有重要領域,並且自信而又活躍的各方面既得利益群體,對於任何試圖推進改革開放和任何試圖逆轉改革開放的努力,都會聞風而動、不約而同的以維繫現有的社會利益格局、社會成員結構和社會發展狀態為目的,堅決、有效的予以阻擊和遏制。
不僅如此,基於以往改革開放的卓有成效,才得以成勢、壯大、富有起來的既得利益群體,為了致使當前由現行社會體制、社會機能所維繫的社會現實能夠進一步鞏固,從而更為有效的保障既得利益群體不斷增長中的利益需求,能夠持續的得到滿足,還在更多的想方設法並積極運作,決意要使眾多的其他社會成員,可以更多、更好的接受、服從、順應、配合既有的社會利益格局、社會成員結構及其社會發展狀態,同時還能夠繼續不斷的做出犧牲與貢獻。
與既得利益群體的堅定意志與積極的運作相比較,在現階段的中國社會,其他的社會群體則相對處在別無選擇的從屬境地,沒有條件亦沒有能力逾越、改變和克服現有社會利益格局、社會成員結構與社會發展狀態的強勢作用及其支配慣性,只能在既得利益群體一枝獨秀的快速、大幅度得以致富的社會現實中,持續積累失望與不滿的情緒。基於此,近年以來,許多其他社會成員及其群體已經在日益增多的從不同的層面,反覆運用不同的方式,日趨強烈的分別表達著進一步推進或者逆轉改革開放,以改變正在致使自己的生存利益相對受損,並看不到改善希望的社會現實的訴求。對於其他社會群體的意願,只要有合適的機會與場合,既得利益群體都會以平和、謙虛的姿態,不斷表達願意傾聽和一定要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的宣示。但是,在他們內心深處,卻往往激蕩著不屑的情緒和心結;在他們的實際行為當中,則無處不表露著無所顧忌、我行我素的自負與做派。
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政方針指導下展開的改革開放,用摸著石頭過河的方法不斷在經濟領域推進的改革開放,決定了得不到政治改革開放制衡的經濟改革開放,在必然會走向失衡的過程中,必然將會導致社會利益格局、社會成員結構與社會發展狀態的失衡運行並相應形成失衡的結果;必然會在導致大部分社會成員的生存成本與生存收益只能不對稱、不均衡的基礎上,通過經濟的短期快速發展及繁榮來促成並加劇社會成員之間的貧富分化;必然要在社會漸趨明顯失衡的運行過程中,日益普遍的造就出依據失衡狀況應運而生的既得利益群體與生存利益相對受損的其他社會群體之間的分歧、僵持、對立和鬥爭。所以,不斷失衡的改革開放會致使改革開放順勢陷入困境,同時不斷孕育日益沉重的社會危機就是必然的、就是不可逆轉的。
既得利益群體對於孕育、催生、餵養、壯大了自己的失衡改革開放,出於對既得利益和可期利益的滿足與期待,對於可以致使自己的生存發展機會、生存利益持續最大化的失衡改革開放進程所促成的社會現實,必然充滿著滿意、感激和珍惜之情,必然要精心的予以呵護與維護。然而,與此相對應,在現階段的中國社會,占人口大多數的感受到或認為生存發展利益受到損害的社會成員群體,則會基於失望和不滿情緒的積累,必然的會將社會既得利益群體的現實、近期或遠期的既得、可得、可期的最大化生存發展機會與生存利益,直接或間接的作為推進或倒退改革開放以改變社會現狀的努力目標。
由失衡的改革開放所造就的既得利益群體的生存發展機會及其生存利益的最大化,在中國社會的生存發展機會與生存利益總量必然有限的基礎上,只能是以其他社會成員及其群體的生存發展機會與生存利益的相對最小化為前提、為代價、為結果的。而對於這樣的社會現實及其持續,人數眾多的其他社會成員及其群體在日益強烈的感受到了被損害、被剝奪的認識基礎上,自然是不會長時間承受和容忍的。因此,他們在日益強烈的進行口誅筆伐的同時,也必然會日益迫切的強烈要求推進平衡化改革開放或退回到計劃經濟時代,以有效的改變讓他們感到痛苦和失望的社會現狀。
但是,作為改革開放失衡發展的最大受益者,人數雖然少,但權勢和經濟實力卻十分強大的既得利益群體,對於自己既有的,可以繼續最大化增長的優勢生存發展機會及生存利益,成為了社會強烈要求推進或倒退改革開放的動因、對象與目的;對於自己的優勢生存發展機會及生存利益會因為改革開放的繼續推進或倒退而受到限制和減損,顯然也是不能接受,不能容忍的。於是,中國社會的發展進程就由此而無可選擇的進入了僵持的狀態。當前,改革開放的進退不能、徘徊不前,則是僵持狀態的真實寫照。
然而,在現階段,儘管中國社會的既得利益群體表現出一派春風得意馬蹄疾,可以憑意呼風喚雨的順利、愜意景象。但是,卻並非就能夠高枕無憂,他們的生活其實也不幸福輕鬆。因為,既得利益群體在不斷獲取現實的生存發展機會與生存利益快速、大幅度增長的同時,也在為自己的生命、權勢、生存發展機會和生存利益的徹底毀滅積累著能量與必然性。
中國畢竟是一個有著漫長的「不患貧而患不均」的發展歷程的社會;是一個有著屢屢發生農民起義和革命周期性成功的歷史傳統的社會。不僅如此,毛澤東在最近一次的中國革命再次打倒、消滅了富有階級的勝利基礎上,所成功領導的土改、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運動,猶如就發生在昨天。並且,在當今的社會生活中,毛澤東的成功、業績、威望、主張及其思想,仍然具有著廣泛而又深厚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因此,在中國社會總人口數量中佔據相當少數的既得利益群體,在只能陷身於人數眾多、相對貧窮的社會成員所彙集成的汪洋大海的時候,面對無處不有的猜忌、敵意、仇視與千夫所指,不安、焦慮的感受和心理,自然會經常和隨時的油然而生。雖然在公眾面前,既得利益群體經常是光彩照人、舉止優雅、學貫中西、左右逢源、財大氣粗、生活優裕、體面高貴、高瞻遠矚、抱負遠大。但是,在他們內心深處,他們又無不在被前程難期的深深恐懼所折磨、所驚擾、所壓抑。於是,他們無不在積極的利用並爭取抓住一切條件和機會,努力的實現可得利益的最大化,同時又在緊緊的把握住一切可能和聯繫,為自己和親屬留好後路或適時的東西南北朝外飛,以求得富有的生活能夠平安持續。因此,不能深謀遠慮,自利、短視、意念及其行為上的短期化,在現階段就不可避免的成為了既得利益群體的明顯特徵。
事實上,中國社會現階段的既得利益群體,是只能在表裡不一的扭曲狀態中生存、生活的。他們內心的痛苦與折磨,只有他們自己才能深刻而清晰的感受得到。富有、高貴、權勢、榮耀、風光帶來的不全是快樂與幸福。並且,他們對自己、對子孫後代的未來,有著無以言表的焦慮、恐懼。不可持久持續、可能在有生之年就會遭受滅頂之災的不安全感,始終在和他們快速、大幅度增加的生存發展機會與生存利益的同步增長。因此,對於只能長時間在扭曲狀態的狀態中生存的既得利益群體而言,持久的、有保障的富貴、平安、快樂、幸福的生活,只能是可求而不可遇的奢侈品與夢想。當然,只能在扭曲的狀態中生存應該不全部都是既得利益群體的錯。但是,過度的短視與自利,過度的追求和佔有社會生存發展機會和生存利益,居高臨下的漠視並對相對貧窮、困難的社會群體缺乏必要的關注、愛心、善行和讓步、妥協,則一定是既得利益群體的錯。
對於中國社會最近一百多年動蕩不息的發展歷史,中國社會的各界精英們都是十分清楚的。近代以來,中國革命的屢屢爆發,是中國社會成員的貧富分化及其長期積貧積弱,在帝國列強與皇帝政治的共同擠壓下快速加劇、重化,從而致使社會成員只能選擇暴力革命的方法,來尋求解決繼續生存之道的必然結果。革命是貧窮的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群體通過集體使用暴力,在徹底剝奪少數富有社會成員群體的生存發展機會、既得及可期生存利益乃至生命的過程中不斷推進的。為此,基於富有社會成員的必然自我保護、維護,在革命發生、發展的全部過程中,富有的與貧窮的社會成員同樣都會付出無以復加的生命財產代價。而革命的成功,則是建立在貧窮社會成員在革命中大量死傷,然後才得以徹底消滅、打倒並全部剝奪富有社會成員的財產乃至生命的基礎之上的。
所以,一百多年來,中國社會貧窮的和富有的成員及其群體,不斷為了生存利益的重新分配,同樣都在無可挽回的遭受極其慘重的損失。因此,對於中國社會革命因為社會成員貧富分化的正在不斷擴展而可能再一次走向發生,中國社會,尤其是包括富有的既得利益群體成員在內,自然都應該未雨綢繆,更為警惕和警醒,並應該更多的予以積極應對。同時,所有的中國社會成員也應當理性的進行思考:為了重新分配生存機會與生存利益,同宗同源同血脈的中國人,除了總是用相互血斗與相互屠殺的辦法,來解決彼此之間的生存發展機會與生存利益矛盾之外,就沒有別的辦法可以選擇了嗎?依憑中國人的文明與生存智慧,難道不能選擇彼此和平協商、讓步與相互妥協的辦法嗎?
翻開中國社會的發展歷史,幾乎每一頁上都記載著中國人相互血斗與屠殺的殘酷史實。在人類社會的發展現在已經達到了高度文明的當代,我們中國人為什麼不從現在就開始,為永遠的終結以往那種革命周期性爆發,充滿了血腥與血淚的悲哀歷史而努力呢?我們中國人為什麼不選擇通過成本最低、代價最小、犧牲最少的相互討價還價,來尋求和實現各方生存發展機會可以正比增長,進而能夠達致各自生存利益最大化的辦法呢?實際上,在我們生存、生活的更多時間內,在更多的方面,我們中國人不正是這樣有效的解決了彼此之間的矛盾、分歧和糾紛,並因此而得以在互助互利的過程中持續的實現了共同生存發展的嗎?
現階段,中國社會因為社會成員貧富分化現象的快速增長、增重,已經日趨明顯的在迫使中國社會向革命可能再一次發生的歷史關頭演進。因此,中國社會應當牢記以往的歷史真實,尤其是已經佔據著生存發展優勢的既得利益群體,需要經過深謀遠慮,理性而智慧的為自己及子孫後代的持久富貴計;為民族、國家的長治久安計,著眼和立足於可長遠持續的生存利益平衡發展,做出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恰當判斷。並不妨用部分可得、可期生存發展機會與生存利益交換持久平安、富貴的方法,在革命與改革開放之間,選擇並穩妥的推進平衡化的改革開放;在各方社會成員的現實與長遠生存利益均能夠得到照顧的基礎上,通過在共存基礎上的相互尊重、自律、妥協和讓步,達成榮俱榮、損共損的生存利益共同化、一體化共識。同時,對於占人口多數的相對貧窮的社會成員群體,則要周全的設計、設置可持續、可普及的社會制度,以有效的保障全體社會成員都能夠有機會平等的通過真誠的努力,不斷的改善生存狀態,持續的看到改變現實生存困難狀態的希望和可期的美好生存前景。由此,社會成員自然就不需要選擇革命,也沒有必要去進行革命;中國社會就會因為人人都要努力改善生存狀態,並不再去相互敵視、鬥爭和屠殺,而相應的充滿發展的活力,從而能夠穩定的、循序漸進的成長、成熟為一個可以長久的為所有社會成員都提供可共享的生存發展機會及其生存利益,並能夠自然、自動、自發的實現和維繫人際關係與社會關係始終相對協調、平衡、和睦、穩定、平安的社會。基於此,全體社會成員就都能夠在長治久安的狀態中,代代相繼的坦然、安全、和睦、自信、真實的幸福生活。
每一個人都在真誠的渴望過上長久、穩定、幸福的生活。當代中國人尤其應該切記人類與人類之間基於解決生存發展機會與生存利益紛爭的需要,而彼此相互仇恨和攻擊,除了給相關各方帶來巨大的、悲慘的生命、財產損失和心靈損害之外,從來都不曾給人類帶來幸福生活的史實。真誠的以史為鑒,堅持不懈的繼續努力,秉持自己活,也讓別人活,然後大家一起好好活的信念,在地球自然物質環境提供給所有人類的美好生存條件中,在平等、公平的基礎上,互利、互助的合理、平衡的分配生存機會與生存利益,使得社會成員能夠在相互之間長久的彼此理解和關懷,忘記並不再相互敵視、怨恨和暴力相向,從而讓無數次殘酷摧殘、損害過中國社會的革命,永遠的別離中國社會;讓中國社會成員能夠永世幸福、和諧的共同生活、生存。為此,在現階段的中國社會,已經具有了顯著生存優勢及豐厚生存利益的既得利益群體,顯然能夠、應該也需要為自己及其子孫後代、為社會、為歷史,更為主動的做出更多的積極貢獻。
因此,作為一個中國人,我要建議中國社會的既得利益群體:現在,你們有條件、有能力為中國社會的歷史翻開新的一頁;你們可以讓中國社會永遠的告別殘酷的革命,造福於全體中國成員乃至人類和你們自己及子孫後代,為中國社會書寫歷史的新篇章。並且,在生存發展機會與生存利益方面做出適當的妥協與讓步,以持久的換回有尊嚴、有活力的平安與幸福,應該是需要和值得的。所以,作為中國社會成功並十分優秀的精英群體,你們應當把握住命運和歷史所賦予的,現在可以主導中國社會發展的條件與機遇,理性、智慧、不失時機的、負責任的做出不辜負歷史垂青的偉大選擇,以實際行動來開創中國社會乃至世界歷史發展的新進程,從而致使自己的人生能夠幸福並能夠昭耀千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