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輕女醫生的以死鳴冤抗爭看人性之惡
來自專欄職場有攻略5 人贊了文章
作者:靜馨Liang
解析一起小糾紛因人為蓄意操控網路傳播釀成的悲劇
寫在前面的話:
這起十多天前發生在四川德陽市的悲劇事件,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
德陽,距成都很近;
事件的當事人,離我們不遠……
(本文草就於2018年8月,因故未及發送。)
近日,當我與家人見到這起事件中的女醫生丈夫,以至為無奈的悲嘆語氣,言及他深愛的妻子與自己的苦悲命運;
看到他妻子以其西北人剛烈的個性,遺留於世的她的這位如此聰明伶俐、開朗大方、可愛乖巧、才藝多多的6歲女兒;
看著想念媽媽,時常念叨、期待「媽媽何時才回國」的小女孩,在空地上以嫻熟舞步、美妙姿態及自信滿滿的神情為大家跳著「拉丁舞」;
……
當想著女醫生因承受了多麼深重的絕望、冤屈、無力感才可以如此決絕地拋棄自己剛剛35歲的生命,以及經過艱辛努力所擁有的一切時;
當想著她只能賭上自己的性命才能期望進行可能的有效抗爭,才能令人們了解到事件的真相時;
當看著女醫生丈夫——這位曾經鐵骨錚錚的退伍軍人,以疲憊不堪的落寞神情、以萬分不解的低沉語調,悲憤的、悲愴的、一字一句反覆念叨著:「就這麼一起小事,怎麼就能將她給逼死了?對那學生動粗的是我,他們為什麼不沖著我來?而要去攻擊一個在整起事件中唯一無過錯的我愛人?」
當看到這一群女醫生的親人們、為她哀痛著、痛惜著……
當看著、聽著、想著、寫著這一切時……不禁悲從中來。
題記:
戊戌年八月二十日晚間,德陽,一位35歲的女醫生又與往常一般攜手自己丈夫、女兒一同去到她居住小區附近的泳池健身。只是該日,她在泳池游泳的過程中,不意與倆13歲男孩發生了一次小小的碰撞,繼之升級成了一場糾紛……孰料,僅在其後短短五天時間裡,圍繞此事,有人在現實與網路上掀起了一系列的喧囂鬧騰,其結果竟然導致了這位文靜、知性、醫德良好、病人喜愛的兒科女醫生的香消玉殞。
那麼,「多米諾骨牌」最初是從哪裡開始倒下的?為何會倒?
一隻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就真的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的一場龍捲風嗎?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關聯?為何有這種關聯?
…… ……
本文試圖對該事件進行全盤梳理,以期獲得對人性更多的洞察與感知。
第一部分:事件的來龍去脈及解析
一.文字描述 事件概述
這是一方設置了泳道的游泳池,此時正在靠右泳道順游的女醫生,不意與在同泳道的倆13歲男孩碰撞到了一起(A,倆男孩有意碰撞;B ,倆男孩無意碰撞。)……之後女醫生準備繼續往前游。
但就在此時,其中一男孩往前傾著身體,朝向女醫生背後的頭上吐口水……正在近處的女醫生丈夫看到這一幕,感到妻子受到了侮辱,於是沒能按捺住自己衝動的情緒,從後一躍而起,將對方的頭往水裡快速地按了一下,繼之用左手打了男孩一記耳光(在之後派出所民警介入檢查中,未發現男孩臉部出現任何紅腫及異樣狀況)。
當女醫生丈夫對男孩的行為進行了「教訓懲罰」之後,在女醫生丈夫監督下,該男孩在女醫生再次游返經過時,為自己的行為向其道了歉。
1.問題
關於男孩是否在與女醫生的碰撞中有不雅挑釁舉動的問題,女醫生丈夫直言當時因不在其妻身邊並不清楚,他看見的是男孩對著女醫生頭上吐口水的舉動(泳池監控鏡頭清晰地攝下了此幕)。
2.解析
一位知性女性對自己身體遭致他人有意或無意碰撞的感覺與反應肯定是不一樣的。之後從女醫生生氣地要求男孩道歉的行為(悲劇發生後,她醫院同事接受採訪告知媒體,有截屏隨後)說明了她的判斷與氣惱。但男孩當時卻拒不道歉且以做「鬼臉」及其它不堪動作挑釁之。
而男孩對她的這些言行,女醫生並未在當時與之後告知其丈夫。
當悲劇最終發生之後,女醫生的一位同事在接受記者的電話採訪時,明白無誤地肯定並還原了此事的原委。
二.電話採訪 事件回放
圖片均為女醫生醫院同事,在接受相關媒體採訪時的字幕電話音頻截屏: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解析:
關於男孩對自己做出不雅行為的情形,為何女醫生僅告訴了她的這位同事,卻沒有告知他的丈夫知曉?要解讀此問題,便要了解女醫生平素所具有的知性、內向、文靜個性特質的一面:此時女醫生急切希望將此事件儘快平息——她不希望事情向著更為複雜化、擴大化的方向發展,為此,她寧願採取忍辱負重的做法;這是她妥協、息事寧人個性的一面在起作用;只是在她離世後,她女同事才悲憤地將事情原委公示……
至此,事件的發展都在合乎邏輯的軌道上運行著——男孩因缺乏好教養產生的壞行為、女醫生立刻要求其道歉的合理訴求、男孩對道歉要求置之不理的頑劣表現、女醫生丈夫出於本能反應的言行舉動。
三 回顧
1.曾經作為軍人的他與作為軍嫂的她
女醫生夫妻雙方均為當年高原支邊者的後代,出生在高原地區。他倆是高中時的同班同學,高中畢業後相戀。後各自考入不同城市的大學。女醫生曾就讀高原地區的醫學院。女醫生丈夫當年大學畢業後進入了軍營。在10年的服役期間,他長年工作於藏區、中原地區等地的施工現場。高難的工作強度,缺氧的高原環境,令他身體在退伍後出現嚴重問題。
他倆於10年前結婚,婚後夫妻倆依然兩地分居。直至2014年12月轉業至地方,才結束夫妻兩地分居的生活;方開始他事後所悲嘆的——「我們的美好日子才剛剛開始」的生活。
而一家人廝守在一起的日子,至今也才僅有短短四年不到的光景……
2.解析
(1)當年作為水電兵種的他,長年在外奔波,家裡的大事小情,都全盤託付給了曾經作為軍嫂的女醫生。因而,一直以來,他於內心都對妻子懷有深深的愧疚、愛意及感激之情。這就是為何當他在泳池裡看見那位半大孩子,在做出向他妻子頭上吐口水舉動時,他可以瞬間爆發出強烈的護妻心理,及做出源自一個男人本能的、向「挑釁」者回擊的行為之緣由——他心中無法接受有人對她妻子做出任何欺辱的行為
(2)面對妻子被半大男孩冒犯,女醫生丈夫對頑劣男孩的教訓行為尚屬可理解範疇。
以女醫生丈夫一米八個頭,如果出手沒有控制力度的話,那就不僅只是將男孩的頭往水裡短暫按一下的情形了;而他那打一記打向男孩的耳光,就不會不留下任何痕迹及後果了。
當然,隨之不久他就開始為自己的衝動後悔、自責了;他意識到到:自己尤其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不應該向男孩動粗(不知血氣方剛的男性們面臨此況,能控制住自己情緒的有幾多?)。
(3)至此,事件的發展似乎都在較為合乎邏輯的軌道上運行著——
13歲的男孩因缺乏好教養,對長輩做出的「挑釁」舉動;女醫生丈夫因憤怒對男孩施予的激動舉動。
四:事件的發展開始凸顯人性之惡
事件回放 1 :
之後男孩的三位女性家長出現了,她們開始吵嚷、吼叫……女醫生丈夫提議大家先安靜下來,先到更衣室里換好衣服出來後,再行協商解決此事。
但是,令女醫生丈夫沒料到的是:在更衣室里,三位男孩家人竟然在女醫生6歲女兒面前,對其母親極盡圍毆、穢語辱罵之事——女醫生的額頭、臉部、頸部、兩條小臂等處均呈現出被指甲深挖、深撓、滲著血的血痕、血條、淤青;在其腿上還有一處被牙咬過的很深牙印(之後在腿部隆起了一個大包塊)……
當女醫生走出更衣室,當她丈夫震驚地看到這一切時;在丈夫欲去追趕已走到外面、且揚言要報警的那三位施暴者時,卻被女醫生攔住了。
解析:
糾紛從更衣室的暴力行為開始,已標誌著事件的大幅升級……
事件回放 2
報案後約10分鐘,派出所民警趕到,將女醫生夫妻及兩男孩及家人帶至就近一處房間內,開始了現場調解。
女醫生丈夫此時在派出所調解警員面前,分別對倆男孩及其家長進行了非常正式、真誠地道歉。而在此期間,警員也三次問及倆學生:你們接受他剛才給你們的道歉嗎?對他還有什麼附加要求嗎?倆學生也三次在其父母家人在場的情形下(即便在其父母多次明示其子有什麼要求都可以提出來。),明確地回答:接受(道歉);沒有(要求)。
解析
(1)為何女醫生丈夫這時看見自己深愛、篤護的妻子被人圍毆致傷卻能隱忍?
雖然男孩的挑釁行為在先,但抱著是因為自己率先動手打男孩的自責心理,極為疼愛妻子的他,竟然能夠面對妻子被對方毆打致傷的境況而隱忍不發——未向警員提出需要追究對方三位女性對其妻進行圍毆的嚴重傷害行為,甚至都未聽到毆打者的一聲道歉。
或許,於此時,他似乎陷入了「扯平」的一種心理狀況——他們希望儘快使糾紛得到平息完結。
但是他們夫妻倆卻絲毫未意識到:此刻,一場業已開始醞釀、設計、針對他們的,從網路與現實合擊的大風暴,即將來臨……
(2)三位女性家長的暴力行為已令事件升級;但即便如此,女醫生與其丈夫仍選擇了息事寧人的方式。
因而從此始,該事件的發展已然偏離了理性正常處理的軌道。這為此後悲劇的出現埋下了最為關鍵的「伏筆」。
因為在此時,大家均將這起原本屬於極為瑣碎的小糾紛,無視或模糊了事件已經升級後的所有是非、對錯、因果、責任問題;大家有意、無意地均將此完全混淆一體等而視之。
但是正確的處理方式應是:各人明確在該起糾紛中應承擔的責任——男孩應對女醫生做過的頑劣行為在此作出正式道歉;女醫生丈夫應該對男孩動粗一事道歉及承擔責任;追究三位女性對無辜女醫生的惡劣施暴行為、拍照行為。
(3) 並非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的一昧道歉都是可取的行為。
有時候,於某些人而言,在糾紛興起、警方介入的情形下,若只有一方道歉行為的出現,或許並不一定會獲得滿意結局。譬如,當你面對的是這樣一個養育了對長輩不僅未有禮貌、且有肆意挑釁行為的男孩的家長及家庭,那麼對方,便會以他們所在層次的視角與認知,來理所當然地歸因:一定完全是對方的錯,你看他都再三致歉了,若不是大錯,他們又怎會有如此誠懇的行為?而全然不會了解到:有些善於及時自省的人們,是傾向於以寬容、文明的視角看待並處置問題;這仍是我們少量尚具中國傳統美德的國人,所習慣性秉持的處理問題之態度與方式。
(4)為何對男孩動粗、訓斥男孩的均是醫生丈夫,但對方家長卻將滿腔怒火轉移至女醫生?
解析
(1)當然是因為女醫生丈夫的體型,幾位家長可能在對此權衡之後只能選擇放棄;這於心理學中的術語為「轉移」。
由此他們便將怒氣,不分青紅皂白地潑向在此事件中的唯一無辜者、被欺凌者——文靜、知書達理的女醫生。
(2)這是中國人集體潛意識中的「家族觀」、「連坐、株連」意識所支配行為的體現——在此糾紛的最初處理中,無論警員、學生家長、女醫生夫婦全部將各種因果堆積在按家族分類的「私有」及「血統」框架之內;其顯著表現便是:夫的行為即屬妻的行為;不便打強夫,就打弱妻;打妻就是打夫……而獨獨抹殺了最為重要的、作為獨立個體的人所具備的不同性、獨立性、責任性。
因為男孩家長或許會如此認知:此事件是由女醫生而起,即便她在事件中至始至終均為沉默的、溫順的承受者;但是動手打過一下孩子的,是幫她出頭的其丈夫。因而,選擇放棄直接攻擊明顯未有勝算的「強者」——女醫生丈夫,而採用了肆無忌憚地撲向柔弱女醫生的方案。
並且這三位女性,竟然就當著女醫生6歲孩子的面,對其母親施暴。且在施暴的過程中還有預謀地實施了拍照行為,且於此後更是在所攝的照片中,特意挑選了一張女醫生在被她們圍毆時、拼力自衛反抗的照片擴散至網路,他(她)們試圖以此張照片來營造及激活、引導眾人的同情與仇視心理傾向:不僅女醫生的公務員丈夫動粗打孩子,且女醫生本人也動手打孩子家長。
事件回放3
——持續發展,人性惡的程度進一步凸顯。
1.事件再次升級
當日調解結束時已是凌晨2點。次日上午,女醫生丈夫上班不久,就知道學生的幾位家長已經去到了他所在單位的政工科,並對其單位領導提出了對女醫生丈夫的訴求:給予處分、開除黨籍、開除公職。
下午,這幾位家長又去到了女醫生工作的醫院,向其單位領導也提出了同樣的訴求:給予處分,開除黨籍、開除公職。
2.醫生夫婦的個人信息是如何被泄露出去的?
事發當晚,警員在錄詢、採集女醫生及丈夫個人信息(沒有將雙方人員隔離)的同時,也被在場的有心人記錄了下來。於是,女醫生及其丈夫的身份、尤其是女醫生那擔任著一定職務的公務員丈夫身份,便隨即在網路上被曝光,或許部分網民對這一公職群體嚴重不滿的情緒也是其事件引發的導火索之一。之後,他們夫婦的所有個人信息,包括相片亦被悉數置於網路。
3:後續推手的操控,令事件無法控制地愈加升級。
隨著當地一些自媒體寫手的更多「爆料」在網路上的擴散,對此事件的不實信息、文章、評論便愈加多了起來;而常常會瀏覽網頁的女醫生便愈發顯得焦慮起來;
在那些日子她痛哭過好幾場,並告知丈夫她想返回老家生活;也與其母一起去諮詢過律師,試圖尋求幫助。而其丈夫仍然主張避免在網上發聲,他認為無論自己一方的任何辯解或解釋,都擔心被人利用與激怒對方——事發後的幾日,他總在設法向對方致歉;也在不斷地使用各種方式(電話、簡訊、希望面見)向對方道歉。但對方均對此無視或冷漠以對。
解析1:
事與願違
女醫生夫妻只是單純地期望能以自己的誠懇及沉默舉動,可以讓對方不法的侵權行為即刻停止;可以令這一事件引致的波瀾儘快平復,使工作生活步入正軌。
但是,不明真相、「正義感」爆棚的網友們卻早已開啟了對醫生夫婦義憤填膺地「人肉」、指責、謾罵模式;
於是,浮躁、輕信、匱乏探究真相的部分網民們,就這樣由這起被人為惡意精心設置而「曝光」的諸如「公務員泳池暴打男孩」的視頻及其它各類相關『一邊倒』的文章,給輕易操縱著、玩弄著;他們有意無意、助紂為虐的網路宣洩『狂歡』,最終導致了這出悲劇的發生。
解析2:
「烏合之眾」
在此事件中的一些網路群體所為,一如法國著名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居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群體心理學》一書中針對那些對事物無深透認知,不體察後果,僅憑衝動便貿然行事助力的「群氓」般的描述一般——
「人一加入群體,原先的個性便會消失,他不再獨立思考,而是隨大流,無意識佔上風,智力程度減弱,很難做出明智的事情。他們推理能力差,根本就不可能理解系統的邏輯推理,不會推理或總是錯誤地推理;他們缺乏分析能力和辨別能力,分不清是非,不能對事情做出正確的判斷。由於不會思考,不懂得推理,所以只擁有簡單和極端的感情。
只要屬於有組織的群體中的一員,人就在文明的階梯上倒退了好幾步。結群後,由於人多勢眾。個人會產生一種幻覺,感到自己力大無窮,不可戰勝,好像沒有什麼事情辦不到的;又因法不責眾,知道自己無論做什麼壞事都不會遭到懲罰,所以也就不負責任。束縛個人行為的責任感一消失,人便會隨心所欲,肆意妄為。人一旦加入群體,他便可能成了一個野蠻人,兇殘、易怒、充滿暴力。」
事件回放 4
——令女醫生最終崩潰的緣由來自於網路上、現實中指向她及丈夫的、被人操控的歪曲信息、不實指責的泛濫。
(1)在與丈夫的微信聊天記錄中,顯示女醫生曾發出十數條求助信息------她一直焦慮不安地試圖設法:怎樣儘快遏制網路上廣為擴散的、相關他們夫婦的諸多不實傳聞、報道及個人信息的被泄露行為。
(2)女醫生急切地與家人前往派出所,寄望於公權利的介入,能使事態儘快得到平息。而派出所給出的答覆是:他們管不到網上的事情;
(3)女醫生與家人前往律所諮詢律師,了解怎樣從法律途徑制止網路謠言。
……
這一切都顯示出網路侵權行為帶給她於精神上,無法忍受的壓力和焦慮。
來自網路上被煽動起來的網民們鋪天蓋地、喧囂嘈雜的辱罵評論;
周遭相識人們的指指點點……
這一切都令心理能量柔弱、自尊心強烈、個性內向、剛柔相濟的女醫生難以承受。終致其於8月25日下午,做出了一次性服下500顆藥物的舉動。
這顯示出她對自己無力面對與改變現況的極其絕望的決絕求死意志。
她以此種悲愴的自戕方式,了斷了其生機勃勃的年輕生命;決絕地留下了其6歲女兒、相愛的丈夫、年邁的父母……
第二部分 誰之罪 誰之惡
1:人性惡?
一個時期以來,社會上大小官員們的各類貪腐、謊言行為比比皆是;商品製造者亦相得益彰地肆意製造、販賣偽劣假貨,坑害公眾;
於是,廟堂之高、江湖之遠有多少利益熏心,貪慾無盡之事若江水滔滔蕩蕩;
有多少「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
東周戰國時期思想家、法家告子在論到人性的善惡時這樣說:「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善與不善,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其意為:人性就像激流的水一般,沖開東面缺口就向東流,沖向西面缺口就向西流。人性不分善和不善,就好像水流不分東流與西流一樣。
戰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荀子在《性惡篇》開篇言:「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其意指:人的本性是邪惡的,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需要後天人為而就。他又說:「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其意便是:人的邪惡本性,一定要依靠好的教育和和法制的教化才能端正,要得到禮義的引導才能治理好。
而當舉目社會周遭,當仁、義、禮、智、信的中國文化道統皆全盤潰失之後,那麼貪慾激活、傳統淪喪,禮樂崩壞,世風日下便是情勢所顯、理應如此了;人們於此也將無法明辨是非、曲直……
2:女性、母親的重要性
記得10年前,我在為某大專院校女生進行的一次講座中,專門切入了一個小專題:「教育從女性開始教育從母親開始」。而在此專題下的結語部分,我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女性:是這個星球上最美麗、最動人、最寶貴的生命之花;每一朵花都有屬於她自己的芳香和魅力;
女性:是人類得以誕生繁衍的偉大載體;是一個民族是否能夠強大和興盛的原始基石。因為嬰兒的孕育及最初的成長環境,母親們起著最為關鍵的作用,而幼兒大腦的重量在5歲時就具備了成人大腦的90%;
所以作為母親的女性們的自身素養、個性特質、身心健康,不僅很大程度上直接關係到你自己的生命歷程是否幸福順利,而且同樣在很大程度上還決定了你的家族,以至整個民族的興衰。「
而在將這起最初的小事件,推至無可挽回地步的始作俑者,亦恰是幾位女性;幾位孩子的母親,或許正是她們合力用言語行為、用肢體行為、用侵權行為,生生的、間接地剝奪了另一位生性柔弱、擁有幼小孩子的知識女性的生命。
追根溯源,於此事件的最初糾紛中,她們竟然不能首先明了:這起糾紛的源頭,正是由自身文化素質嚴重缺失的她們,所教養的問題少年作出的頑劣行為而釀就的事件;而她們不僅對此未有絲毫愧疚的意識,卻反過來憑籍自己在當地可能具備的某些「優勢」身份所積聚的莫名虛妄心理,兇狠無情地將事件引入了死角……
3:父母塑造孩子
我20年前寫過一篇論文——《問題兒童的激勵措施和方法研究》。在其中我在就問題兒童分類中寫有這樣一段話:「……一類兒童,由於其父母地位或財富的顯赫及周圍人群的縱慣,易形成他們飛揚拔扈,極端利己,不可一世的品性。縱然其家境優越,也極有可能會在未來以另一種方式危害社會。
天下沒有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父母;天下沒有不是的學生,只有不是的教師。『問題兒童』是潛伏在我們現今每個人面前、是潛伏在我們『國土』上的一顆顆隨時可能危及到人身安全的定時炸彈。他們隨時隨地都會由於各種大大小小的原因而被引爆!」
第三部分 結語
這起悲劇有如下幾點似可記取:
(1)素養低下的父母教養的頑劣孩子;
(2)可以理解的護妻心切、個性較為急躁的受害者丈夫;
(3)內傾特質、自尊心強,面對暴力環境心理能量薄弱、以退縮方式抗爭的知識女性受害者;
(4)個性強悍、嚴重缺乏自我認知能力、具虛妄優勢心理、自我膨脹意識、心胸狹隘、自我中心、精於計謀、錙銖必較的肇事者。
(5)在一些事件中,面對某些文化、道德意識低端的人,可能不宜就「是非曲直」在尚未清晰明判之前就向對方寬容地「道歉」,以圖了事。特別是在已有警方介入的情形下。
(6)不做「烏合之眾」。成亦網路,敗亦網路。在此真相與謊言並存、殺人與救人共立、善意與惡意同在的高速信息傳播時代,人們不僅需要擁有一雙明辨的雙眼,更需修鍊一顆堅不可摧的內心。
(7)祈願生者安康、智慧地活著。
小安醫生,請您安息!天堂沒有紛爭,在那裡您必將快樂無比、笑靨似花!
靜馨 2018年8月30日草; 9月11日完稿於成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