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喝飲料險喪命,這些零食正變成孩子的「隱形殺手」

男孩喝飲料險喪命,這些零食正變成孩子的「隱形殺手」

來自專欄小v醬談教育

明天開始就是中秋節小長假啦!吃喝從來沒有小事,尤其對孩子,更要嚴格把關。

1

近日一則江蘇常州小男孩喝碳酸飲料的視頻上了微博熱搜,刷屏家長的朋友圈。

視頻里,11歲的男孩明明身高140cm,體重卻超過了160斤,尤其是脖子烏黑烏黑。

這可把明明媽嚇壞了,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原來孩子得了「黑色棘皮病」。

黑色棘皮病是一種極少見的皮膚病,以皮膚角化過度,色素沉積及乳頭瘤樣增生為特徵,主要是由於肥胖導致胰島素抵抗造成。

雖然碳酸飲料不是明明生病的直接因素,卻是背後推波助瀾的一大黑手。

據明明媽說,明明近半年特別愛喝碳酸飲料,每天當水喝,平時還特別喜歡甜食,但極少運動,所以體重越來越重。

圖片來源:網路

近年來,因長期飲用碳酸飲料間接受害的案例不勝枚舉:

2015年,南京小李,把可樂當水喝,體重從100來斤攀升到300多斤,引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休克,送醫搶救後險保性命。

2017年,寧波慈溪小凱因長期喝飲料,導致雙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整個視網膜牽拉性脫離並發白內障,雙眼幾近失明。

美國一個小男孩,酷愛可樂,長期飲用,結果滿口漂亮的小白牙發黑腐爛,最後不得不換上假牙。

……

吃喝從來沒有小事,尤其對孩子,更要嚴格把關。

2

為了孩子健康,再小心都不為過

碳酸飲料造成的危害數不勝數,家長也逐步嚴控孩子對它的食用,但是這就夠了嗎?

不,遠遠不夠。

就在上個月,廣西柳州黃女士的女兒因食用抖音很火的冒煙冰淇凌,被-196℃的液氮凍傷。

今年初,湖南一名15歲少年因食用15包辣條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被送進ICU急救。

2017年,成都5歲兒童因長期食用速食麵、火腿腸等,致肝癌晚期,治療半年,最終不幸離世。

……

這些添加劑、致癌物質泛濫的垃圾食品一直在侵害著我們的孩子,而這些孩子不幸的背後,都或多或少有幾分成人的僥倖:

既然有人賣,又有人吃,吃了還沒事,那孩子吃一些也沒事。

錯!大錯特錯!

圖片來源:網路

孩子發育過程中,腸道系統不夠完善,肝臟的解毒排毒功能遠比成人低,很多時候對成年人來說安全的食品,對孩子來說可能就是一劑毒藥。

2017年9月,浙江2歲男孩一口氣吃了20顆白果,不幸中毒身亡。

醫生指出,生白果比熟白果毒性更強,如果接觸到核仁或肉質外皮,可能引起接觸性皮炎,甚至會呼吸衰竭。老人一般食用10g左右為佳,孩子則不能食用。

對成人來說,蜂蜜是美容養顏佳品,但對1歲內的孩子來說就是毒藥。

東京一6個月的寶寶因為每天食用有蜂蜜的果汁,導致肉毒桿菌中毒,呼吸衰竭,入院三天不幸去世。

媽媽們含辛茹苦懷胎十月,由死向生才把寶寶帶到這個世界,看到孩子幸福快樂這一切就值了,但這一切發生的基礎是孩子有一個健康強壯的體魄,否則再美的景象都是曇花一現。

所以,對於孩子的飲食,草木皆兵都不為過。

3

如何優選零食?

既然好的壞的零食都有可能危害孩子健康,那就杜絕一切零食,一勞永逸?

結果發現,孩子不是哭鬧不止,就是變著法躲開你的視線偷吃零食,後果反而更不可控。

張思萊醫師指出:

圖片來源:網路

放縱不管和一刀切的做法都不可取,對於零食應當合理選擇、規律食用才是上策。

紅黑零食辨別法

1.

看商標

三無產品堅決不能買。

2.

看配料

① 通常排名越靠前的配料含量越多

應選擇天然原材料靠前的,如雞蛋、牛奶、果蔬之類。如果糖類或添加劑排在前面的要避免食用。

② 反式脂肪酸含量過多的不要選

反式脂肪酸會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同時減少可預防心臟病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險。

此外,反式脂肪酸還會誘發腫瘤、哮喘、II型糖尿病、過敏等病症。反式脂肪酸嚴重影響生長發育期的嬰幼兒和成長中的青少年。

③ 避免添加劑過多的食品

帶「糖」「蜜」「甜」字樣,基本是甜味劑,含量超標導致肥胖及多種併發症。

帶顏色詞的一般是色素,人工合成色素主要是以煤焦油中分離出來的苯胺染料為原料製成的。最新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體提供營養物質,某些合成色素甚至會危害人體健康,導致生育力下降、畸胎、甚至是轉換成致癌物質。

帶苯甲酸、山梨酸字眼,多為防腐劑,過量會破壞正常的新陳代謝。

帶「膠」字的多為增稠劑,如卡拉膠、黃原膠,經常食用會導致比如糖尿病、痛風等疾病。

3.

零食黑名單,避免給寶寶食用

含鉛零食:鉛制罐頭食品、皮蛋、爆米花、膨化食品等

高熱量零食:碳酸飲料、糖果、巧克力、薯片等

亞硝酸鹽過高零食:腌制食品(泡菜、火腿腸、話梅)、燒烤等

含激素零食:雞脖鴨脖、炸雞等

含反式脂肪酸零食:奶油蛋糕、冰淇淋、珍珠奶茶、蛋黃派等

含防腐劑過高零食:龜苓膏、肉脯、果脯等

易嗆喉小食物:果凍、軟糖等

圖片來源:網路

4.零食紅名單,營養又健康

奶及奶製品:富含優質蛋白質和充足的鈣

軟麵食:蒸糕、兒童麵條、饅頭、粗糧麵包,補充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

新鮮水果:促進食慾、補充無機鹽和維生素

5.選對零食,更得吃得科學

《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2018)》指出:

●2-5歲學齡前兒童處於生長發育關鍵階段,因遵循以下原則:

① 少量零食,優選水果、奶類、堅果

② 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

③ 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④ 零食應新鮮、多樣、易消化、營養衛生

⑤ 安靜進食,避免嗆堵

⑥ 保持口腔清潔,睡前不吃零食

●6-12歲學齡兒童為過度模式:

①可見適量加餐,優選水果、奶類、堅果

②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不喝含酒精、咖啡因飲料

③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

●13-17歲青少年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期,明顯增加能量和營養攝入:

①三餐吃好,避免零食代替正餐

②減少攝入高鹽、高糖、高脂肪及煙熏油炸零食

③優選水果、奶類、堅果,少喝含糖飲料,不喝酒

4

小心零食背後的「隱形殺手」

給孩子選對了零食,又有了科學的食用方法,於是老母親們長舒一口氣,無比欣慰地感嘆:終於安全了!

那你就想多了。

圖片來源:網路

江蘇蘇州,一個8歲男童將零食里地乾燥劑放入有水的飲料瓶,造成爆炸,飛濺的高溫強鹼性液體將孩子整個左眼球腐蝕掉,致終身失明。這絕非危言聳聽的個例。

為了保持食物乾燥,延長儲存期,一般零食包都會有乾燥劑。常見的乾燥劑主要是石灰乾燥劑和硅膠乾燥劑。這兩種成分都對於孩子來說都有一定的危險性,一旦誤食,後果不堪設想。

對6歲以前,辨識力弱的孩子,家長因提前將乾燥劑處理掉,不讓孩子接觸,同時不斷加強孩子安全教育,告訴孩子乾燥劑的危害,及正確處理方法。

路漫漫其修遠兮,老母親們為了革命勝利,為孩子健康幸福,千萬不要懷有僥倖心理,誰都不知道,危險和明天,哪一個先來。


推薦閱讀:

TAG:家庭教育 | 兒童教育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