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十周年
來自專欄徐馳的雜貨鋪9 人贊了文章
2018年8月14日,是我來到美國留學十周年的日子。
因為去年這個時候已經寫了一篇「來美九周年」,這次就不再重複那篇文章里已經寫過的內容。
十年了,美國副本現在看來即將刷完,2019年計劃開新地圖。具體去向暫時先不透露了,畢竟還沒最後定下來(我在前些天那篇討論中國名校分數線的專欄文章里其實有隱晦地挺某個學校……)
在這裡說一說對美國的印象和感受。
美國的普通民眾,整體來說比較友好,也比較熱情,遇到的對外國人懷有敵意的不多。畢竟幾乎全部的美國人,往上數三五代,最多十來代,都是移民。當然窮人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是生活所迫,沒有辦法,和他們美國人的身份無關(佔小便宜的沒有公德的我都見過)。大部分人比較有禮貌,爭吵的不多,打架的更少。我所見過唯一一次美國人打架,是在音樂會上(!!!)當時美國同學的父親請大家去聽音樂會,坐在他後面的美國小女生在其間一直翻自己的作業本製造了一些噪音,結果音樂會結束後同學的父親將本子搶過來了……然後換來小女生父親一頓暴揍……我也是無語了。當然我對於美國黑人和黑人區的了解並不是太多,也不建議其他人貿然進入黑人區,或者其他治安不好的區。
美國的好處,可以列舉幾條:空氣不錯,環境不錯;除了紐約、灣區這種地方之外,大部分地方的房價比較親民;啤酒和葡萄酒的質量非常好價格還便宜,即使不是全球最好也是第一梯隊了;公路網發達,路況簡單,開車體驗不錯(二手車價格也便宜);等等。不好之處,一個是醫療系統昂貴而低效,還有大學教育比較貴、快遞太慢,等等。
美國的風景名勝,確實很不錯,我這些年來也遊覽了很多。具體來說看自然風光主要還是要去美國西部,大部分國家公園在這個區域。因為地域廣闊,個人更推薦自駕游,而且一般一次自駕沒辦法把美國西部的重要景點全部走完,否則太累了。建議分幾次走。東部的人文景觀多一些,但是除了一些重要的博物館外,大部分歷史遺迹並不是特別值得看,畢竟年代太短。華盛頓中軸線附近還是可以的,人文景觀有白宮、國會山、林肯紀念堂、華盛頓紀念碑、傑斐遜紀念堂,兩側有很多史密斯學會的博物館,水平很高。
看過上面的圖片,再說一說美國的前途。所謂的「一蹶不振」或者「斷崖式下跌」,對於美國國運來說在可見的未來不太可能發生,更可能發生的是一種漫長的陰跌。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的興起,打破了美國在世界上一家獨大的局面。在美國一家獨大的時代,它可以通過各種軍事、政治、經濟操作來影響全球市場,讓全世界的人才和資金都流向自己,從而支撐自己的發展和民眾的良好生活條件,支撐自己國內每小時10美元的最低工資。而現在隨著美國經濟在全球佔比的下降,還有相對軍事優勢的下降,美國說的話不一定有以前那麼管用了,操作也逐漸不靈了,鐵杆小弟也會逐漸減少。我們要理解,支撐美國人生活水平的,很大程度上是美國的航母編隊和遍布全球的軍事基地。一旦中國有了五六個航母編隊,形勢會發生不小的改變。當然在這一過程中美國肯定會不遺餘力地阻撓中國發展,像最近的貿易戰就是很好的例子。短期內,還看不到貿易戰完全休戰的希望。
美國的主要問題是各種空心化:經濟空心化、教育空心化、政治空心化。工業和科技是一個國家富強的根本,單靠金融是不行的。這方面的鏈條大致是:科學研究-->軍事工業-->重工業-->輕工業。現在美國的科學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移民,教授們大多是早一代的移民,來自歐洲、亞洲、拉美,手下的研究生也大都是新一代的移民,真正的美國人只佔三分之一或者更少。在人才方面,美國上沒有完整的人才戰略,下沒有對科學研究感興趣的民眾,僅靠第三世界的高學歷移民是不夠的。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國的大部分工廠早已轉移到亞非拉國家,國內的產業工人傳承基本斷掉,職業教育也進行得不怎麼樣。所以我上面所說的鏈條,最上游和最下游都出現了問題,必然會傳導到軍事工業和重工業領域。一旦美國的軍事優勢不足以服眾,根本不需要戰爭,美國國力也會明顯衰退。
美國總統特朗普想要「讓美國再次偉大」,但他的指導思想和實際行動都有問題。美國要想在工業方面重整旗鼓,必須重建整個體系,從人才培養,到低端製造業,到高端製造業都要涵蓋。只靠政策性的減稅或者鼓勵開廠,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人才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美國的不少工種人才都斷層了,想要重新拾起來需要的時間太長,一屆總統任期肯定不夠。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可能也是特朗普政府沒有大力推進的原因。
歷史小白也來扯幾句歷史,大家不要見笑。我們看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面對的列強總得有十來個,其中結仇最大的估計是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的英國,還有和中國打了甲午戰爭、侵華戰爭的日本。英國是美國之前的一屆世界霸主,很早就到中國攫取利益,比較霸道;美國參與瓜分中國較晚,相對來說吃相沒有那麼難看。從這個角度上看來,吃相更文明的勢力,似乎就能取代前一屆霸主稱霸……然後我想說,中國在第三世界國家人民心中的形象,很多時候是比歐美國家更加溫和文明的,所以啊,中國也有稱霸的潛力。
英國作為百多年前的世界霸主,到今天仍然保持聯合國五常的席位,以及二流強國的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兩次世界大戰都是戰勝國,二戰結束後還直接發起了聯合國;其次和美國同文同種,二戰結束後加入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有大哥罩著;第三就是距離從世界霸主地位退下的時間還不太久,曾經的霸主時期積累的家底還足以支撐。回頭看美國,如果有朝一日從老大的位置上退下來,估計處境不會比得上當年的英國。第一,在可見的未來,世界上不會再出現一個與美國同文同種的大哥;第二,美國人口太多,種族問題更加複雜,民族凝聚力不夠。但好在地理位置優越,耕地面積廣闊,自然資源豐富,只要不內亂,自保沒問題。
美國人中,當然也不乏有識之士,但真心相信燈塔國就是全人類的燈塔,擁有迷之自信的人也很多。對於普通大眾,除了美國的政治人物,頂多能說出來梅姨和默克爾的名字,「中國的領導人是誰」,和「坦尚尼亞的領導人是誰」屬於一類問題。相對來說發展中國家來的人對中國了解更多,有一次在機場小火車上遇到一位索馬利亞移民小伙(正在以難民身份申綠卡),知道中國歷任領導人的名字,而且發音還挺標準。日常接觸的博士生里,也是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對中國了解多,美國本土學生對中國的了解少得可憐。畢竟「老子天下第一」,第二和第一百沒什麼區別,更何況大部分人不一定知道,或者不一定認同中國「第二」的身份。
前面一篇專欄文章 徐馳:2018年出生人口預測 結尾提了一下美國的人口問題,這裡稍微展開。現在美國的新生兒數量還行,但非拉美裔白人嬰兒佔比已經跌破了50%,佔大頭的是拉美裔和黑人(亞洲人一直不多)。而美國分種族的收入,亞洲人最高,白人次之,這兩個族群超過全國均值;拉美裔和黑人低於全國均值。收入高的族群,一般比較重視教育,子女的素質較高,成材率較高;收入低的族群,當然也出精英,但是不少人的生活都被破產、離婚、酗酒、暴力、槍支、毒品包圍,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實在難以承擔川總的期望。在整體給人的印象上,拉美裔雖然也算不上勤奮,但整體還是比黑人勤奮些。這可能是因為大部分拉美裔屬於第一代、第二代新移民,需要靠自己的奮鬥在美國立足,而不像黑人已經傳承了數十代了。拉美人最常見的工作是各種小工,剪草坪、蓋房子、砍樹、修空調、打掃衛生等等。因此你去超市裡看食品包裝袋,上面帶西班牙文的不多;但是你去Home Depot或者Lowes看各種工具、裝修建材的說明書,絕對都是英文和西班牙文雙語,有時候西班牙文的反而更醒目:就是因為使用者很多時候是拉美裔工人,更習慣閱讀西班牙語。拉美裔移民不像中國人或者猶太人那麼重視教育、重視後代的發展,所以拉美裔人口增加的過程,一定會造成美國整體人口素質的下降。具體各種族人口佔比的演化可見下圖。
美國的移民政策,也比較奇葩,或者說比較扯淡。我不知道美國是不是世界上每年接收移民最多的國家,憑感覺來說很可能是,因為平均每年要發100萬張的綠卡,入籍大概六七十萬人。在來源國里,拉美是大頭(墨西哥、多米尼加、古巴、哥倫比亞等等),當然中國與印度也不少,分別是七萬多與五萬多綠卡。在這一百萬張綠卡里,真正屬於「人才類」的只佔14%,其他的都是親屬、難民、政治避難之類的。直覺反應就是人才類綠卡太少,難民綠卡太多,長此以往對美國國力影響應該是負的。你要問為什麼放進來這麼多難民、親屬?除了那一堆聖母的理由外,估計比較重要的一點是作為將來選舉的票倉的,畢竟美國的生活比第三世界強太多,拿到公民身份的人必定對放自己進來的人感恩戴德。(當然美國對於伊斯蘭國家的移民卡得確實比較嚴,比如2015年綠卡較大的來源國里屬於伊斯蘭的只有伊拉克、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各一萬多人。今年估計更少。)一邊是對各種難民廣發綠卡,甚至還舉行所謂的「綠卡抽獎」,另一邊是對拿到碩士、博士學位的留學生的綠卡申請百般刁難,H1B也要抽獎。因為身份無法維持而離開美國的例子並不鮮見。
聽不止一個人說過,男人和女人比起來,男人更熱衷於回國,女人更熱衷於留在美國。可能是因為男人性格中的奮鬥精神更強,所以在中國那個還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機會更多;而女人更喜歡穩定而平靜的生活,所以美國這種已經發展好了的社會更討女人喜愛。
或許,我已過厭了「好山好水好寂寞」的美國生活了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