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吃儉用的錢,為什麼都乖乖的貢獻給了奢侈品?

省吃儉用的錢,為什麼都乖乖的貢獻給了奢侈品?

來自專欄經史通義1,520 人贊了文章

理性的局限,還是人性的自然?

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她家境相對比較普通,長相中上,在一家小的互聯網公司上班。日子當然不算艱苦,但是也絕對算不上很寬裕。但是突然有一天,她花了自己一個半月的薪水,買了一個LV的女式包。在有次一起喝茶的時候,我問她買包時候的想法?她微微的仰起頭,若有所思的說:「其實我也說不清楚,覺得挎上它,人更精神一點吧。」

聽到這話,我當時又想起自己在美國工作的一個遠房表弟的事情。他是美國運通卡的狂熱愛好者。儘管很多高級卡附帶的功能和福利他都幾乎用不到,但是當他拿到運通鉑金卡,依然非常的高興。一起出去吃飯,不管該誰付錢,都會有意無意的亮出來自己的鉑金卡。


教授巧設計,試驗破謎團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芝加哥大學幾位教授做了一系列的試驗,終於揭開了這個謎團。

第一個試驗:變換金卡和白金卡的顏色。電話推銷員會給潛在的客戶隨機的推薦同樣的利率、同樣的附帶福利,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個是金卡,一個是鉑金卡。

第二個試驗:降低鉑金卡的入門門檻,引入比鉑金卡更高級的鑽石卡。同時把鑽石卡推銷給鉑金卡客戶,但是一組電話推銷員不會說鉑金卡入門門檻降低的事情,另外一組則直接說明這一點。

第三個試驗:把志願者分成兩組,第一組需要寫一個自我肯定的、激勵自己的短文,比如自己最驕傲的事情是什麼;第二組則隨便寫點什麼,比如剛看過的電影之類。然後這兩組人開始抽獎,獎品是一個價格貴一點的非奢侈品,和價格便宜一點的奢侈品,在抽獎之前,問他們對於兩種獎品的心理價位之差。

三個試驗做完之後,教授們恍然大悟。


珠玉連綴成篇,真相浮出水面

第一個試驗的結果,在同樣的實質性福利的前提下,推銷鉑金卡成功的概率要比金卡多 7.3%。

第二個試驗的結果,在電話推銷員說明了鉑金卡入門門檻降低之後,推銷成功率從21.6%上升到了40.5%,足足增加了19%。

第三個試驗的結果:那些通過自我肯定練習,增強了自信心的人,會以更大的概率選擇非奢侈品。

這三個試驗結合在一起,就說明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首先,「顯示自己的社會檔次」這個需求確實是存在並且會影響消費者決策的,這就是為什麼鉑金卡要比金卡好推銷;其次,人們確實在乎「誰和用的東西一樣」,當發現標準降低之後,人們會追求更高級的產品,把自己和那些比自己收入低的人分開;第三,當人們的自尊心增強的時候,會對奢侈品這種體現社會地位商品的需求降低。


原來自尊還可以幫你省錢

一切都是自尊的影響。當人們已經通過其他的方面證明了自己,自尊心極大提高之後,那麼對這種「體現社會地位的商品」需求就小了。所以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富翁,其實並沒有在每個細節上都用奢侈品的原因,儘管自己完全能夠負擔得起。

北宋的理學大家陸九淵,在闡述自己思想的時候就說過『心外無物 ,何必他求』。如果內心足夠強大,達到了包容一切,無外物的程度,自然就可以不被附著在某些商品身上的虛幻的社會屬性所束縛住了。

知所求而不逐諸外,明所欲而不亂其內,這才是最理性的成熟。


Leonardo Bursztyn, Bruno Ferman, Stefano Fiorin, Martin Kanz, Gautam

Rao; Status Goods: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Platinum Credit Card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ume 133, Issue 3, 1 August 2018, Pages 1561–1595,


推薦閱讀:

TAG:奢侈品 | 奢侈品消費 | 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