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是否會替代人類?
4 人贊了文章
尤瓦爾·赫拉利是全球著名暢銷書《人類簡史》的作者,而《未來簡史》可以視作《人類簡史》的姊妹篇,該書強調了基因技術、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可能正在重塑人類和世界。在書中,尤瓦爾·赫拉利提出了一個震撼性的觀點:未來世界,大部分人類可能是多餘的——但對大多數的現代工作來說。99%的人類特性及能力都是多餘的,人工智慧要把人類擠出就業市場,最終產生一種新的社會階級:無用階級。
然而事實是否如尤瓦爾·赫拉利提出的那樣,99%的人類都將成為「無用階級」呢?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人為什麼要工作,第二個是人工智慧存在的道理是什麼。
人為什麼要工作,這是個古老的問題,想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要理解人首先是自然生物,其次人還是社會性的生物。人類作為靈長類動物的佼佼者,從人類的發源地——東非大裂谷走出,在除了南極以外的全世界範圍繁衍不息,我們都是通過群居狩獵和採集完成食物採集的,慢慢的負責採集食物的女性發現了通過播種植物種子可以穩定的收穫人們所需的糧食,於是母系氏族便開始了。在人類的植物種植過程中及傳統狩獵並存的特定歷史時期,陸續發明了石鋤、石斧等增加種植及採集效率的工作,於是氏族內部會產生分工,一部分人專門生產石鋤、石斧,一部分人專門負責種植和狩獵,這就形成了氏族內部的分工機制——同時,其他氏族可能發現了高效圈養牲畜的方式,出於人類對多種營養物質的需求以及對不同類別食物的青睞,氏族與氏族之間便產生了交換,交換的結果就是人類為了更多的獲取他人生產出的產品,就必須更高效的生產自己擅長的產品,於是有種植經驗的人成為了職業的耕種者,有圈養經驗的人成為了專業的畜牧師。
商業促使了繁榮,在人們分工和交換產品的過程中,每個人的工作效率都得到了有效地提升,出現了第一次產品過剩——積累的產品已經足夠多了,私有制由此產生,然而私有制的產生並沒有致使人們的滿足。那些有豐富產品積累的人開始去追求新的產品,華麗的衣物、細膩的烹飪、精緻的工藝品,來彰顯自己的財富,因此部分人類脫離了食物、工具、簡易衣物的生產,進而去生產更精緻的產品,供他人消費,甚至有人專門從事撮合他人進行產品交換的工作,便形成了商人,於是人類的第一次產品過剩危機,就被順利的解除了。
我們可以看出,產品的生產,是以人類的需求為導向的,社會不會允許過剩的產品製造出來,一旦過剩,就有一部分人需要開發和生產新的產品,才能繼續與他人完成商業交換——這一點18世紀的亞當斯密用微觀經濟學做出了精確的解釋,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相交點構成社會生產均衡,如果沒有需求,供給將不復存在。
這時我們就能解答第二個問題了,人工智慧存在的道理是什麼?首先有一點是肯定的,人工智慧也是在提高我們社會的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效率的動機和原始社會依然相同,為了讓投資者獲得更多的累積財富——簡單地說,就是資本家為了獲取更多財富,進行投資擴大再生產的過程。只不過因為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與現階段大多數人類較低的生產水平產生了巨大的矛盾,短期來看,人工智慧確實會擠佔99%的人類工作,讓這99%的人失業。這個過程一定會受到大多數人的強烈反抗,但無濟於事,因為任何人也無法阻止時代的發展。
難道此時資本家就會開心了么?不,他比失業的那99%的人類更悲哀,因為資本家賺取了財富的代表符號,即是貨幣,然而他的貨幣無法交換到那99%的人生產出來的產品,他的貨幣符號就勢必會成為一個無用的符號,因為我們講過,商業的本質是產品的交換,一旦這個邏輯不成立,那資本家就不會繼續投資,社會也將停滯發展。
再說說那99%的人,一時的失業是在所難免的,經濟學上稱「結構性失業」,短期可以靠政府的補助和補貼勉強生活,可是長期不能生產出產品勢必會阻礙社會的發展,少的可憐的低保不僅極大地抑制了社會需求,更因為自己無法生產出有效的產品而導致貨幣制度及商業制度的崩塌,我們不妨稱人工智慧的產生導致了「第二次產品過剩」。我們已經從第一次產品過剩危機中發現了,新產品的產品是化解危機的根本,然而,在人工智慧飛速發展的今日,這部分人是否能找到大量的人工智慧不可能替代的工作呢?
答案是肯定的,內燃機械工業的產品讓從事農業的人口劇降,然而並沒有帶來長期的失業,反而產生了更多的新工作。
人工智慧的本質,便是人們把以往總結的經驗,通過驗證和證明,按照一定的邏輯設計出一套複雜的程序,用於代替人類某些重複的、簡單的、乃至複雜的工作,不要妄想你的工作不會受到人工智慧的衝擊,哪怕是藝術工作者依然會被人工智慧衝撞的體無完膚。拿音樂為例,音樂的本質是若干組的聲波按照和諧的震動頻率關係進行排列組合產生的,這是人類進化出來對聲波的感性認知能力,我們已經通過將數學和音樂相結合的方式,研究出了怎樣的頻率組合會產生悅耳的歌曲,大和弦的組合會產生明媚的感覺,同時小和弦的組合會產生憂鬱的感覺等等——因此我們只要找到音樂美感的系統性規律,人工智慧也能譜寫出美麗的樂章,我們現在所要做的,不是如何防止人工智慧衝擊我們所處的行業,而是如何將我們的行業和人工智慧相結合。
人工智慧需要基於人類已知且已經證明的經驗,即是科學,但科學的探索是永遠不會止步的,因此人工智慧會把大多數從繁瑣的工作中解救出來,讓人們有更多的精力去探索新的、未知的科學,可以說人工智慧所導致的「第二次產品過剩」是促使人類走向下一個階段的關鍵科學技術。 同時過剩的產品催生了共享經濟的產品,多數人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獲取產品,因此人工智慧也不會粗放式的發展,反而是把人類從重複生產幾千年傳統產品的漩渦中拉出來——這就催生了新的職業的產生,新的職業的產品也會迅速地被人工智慧替代,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即是「人類只負責創新,重複的事情交給人工智慧去做」!
當然也並不能說缺乏科學探索精神的人,就無法再就業,徹底淪為「無用階級」,因為本質上人工智慧和人類機理不同,人類出於生物本能和社會本能,比人工智慧多了一項看起來最沒有用處的能力——需求。人工智慧可以生產精緻的產品、譜寫出美麗的樂章、烹飪出美味的食品,可是人工智慧自身並不能消費這些商品,所以它也無法用純粹的經驗來辨識商品的好壞,因為它畢竟不是最終的消費者,這一點它還得靠他的父母——人類來消費。因此人工智慧下勢必會催生大量的產品試用員、音樂試聽員、食品試吃員,在互聯網和科技的幫助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職業的消費主播,幫助大家評價產品的好壞。
同時不得不提到人類的社會概念,群居是現代人類社會的共性,人類社交、情感、精神層面的需求從人類建立起群居生活的那天起,就已經深入我們的骨髓。我們無法和貓狗取得情感上的共鳴,因為本質上我們仍然為貓狗的飼養者,而不是」同居者「,只有和自己具有同樣外貌、智商水平、社會價值觀的人,才會和我們產生共鳴。
我們源自生活的藝術創作,是人工智慧無法實現的,人工智慧只能幫助我們簡化藝術工作——偉大的劇本、偉大的詩歌、偉大的音樂美術,無一不來自於藝術家對生活和人生的體悟,因此我們斷定,人工智慧幫我們實現了繁瑣工作的解放,是為了讓每一個人都成為藝術家,記錄我們在社交、情感、精神上的訴求。
由此看來,人工智慧衝擊人類生活,形成短期的」無用階級「是有可能的,但人類一定會克服這次危機,重新發掘每個人的潛力。鑒於此,我們也希望政府作為時代的導向者和政策的制定者,應該積極鼓勵人們去發掘自己的潛力,開發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產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