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產後盆底肌修復?盆底肌修復必要性!
5 人贊了文章
前言:盆底肌修復是骨盆修復服務中的一項,骨盆修復,修復的是醫學上所謂的恥骨聯合分離症,通過專業人士的聚合復正手法或修復儀器,縮短恥骨聯合的間隙。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它前連恥骨,後接尾骨,兩邊連坐骨。盆底肌修復早先流行於港台高端產後護理會所,台灣最盛(很多人只知道菲佣,不知道寶島台灣孕產護理方面非常有名),甚至有一套嚴格的標準,近年在內地尤其是發達城市興起。那麼,盆底肌修復,真的有必要做或必須做嗎?
先說說女性分娩和盆骨的關係,女性骨盆是產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胎兒經陰道娩出的必經之路,其大小、形狀直接影響到分娩。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婦女妊娠後,產前檢查里有一項就是,在妊娠34~36周時,測量骨盆的大小,以決定分娩方式是順產還是剖腹產。
女性分娩前,卵巢會分泌一種叫「鬆弛素」的物質,使得恥骨聯合及兩側骶骨關節出現輕度分離,從而使女性骨盆出現暫時性擴大,以利寶寶順利娩出,但是在實際分娩過程中,可能由於胎兒過大、產程過長、產時用力過大,急產、難產等諸多因素,會使恥骨聯合過度分離;或者產後過度勞累導致恥骨聯合處韌帶損傷不能恢復到正常位置,形成醫學上所謂的恥骨聯合分離症,通常,我們就叫它盆底肌鬆弛。
盆底肌鬆弛對健康的影響:
盆底肌鬆弛最直觀的後果就是影響產後形體美,很多產婦忽略了這一點後,導致身材走樣,胯部變寬,臀部下垂,腹部鬆弛,大肚腩。更壞的影響體現在身體機能內部上,具體表現最常見的癥狀是漏尿(打個噴嚏,或者稍微用力點提重物,都會讓你有這種異常尷尬的感覺),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中年後這種現狀會有所加劇,其他癥狀有陰吹(陰道排氣),子宮、直腸等臟器下垂或脫垂,性冷淡或質量下降,頻發婦科疾病,腰腿痛,氣色不好,例假不規律等。
那麼產後盆底肌如何修復呢?
控制體重,多做盆底肌肉運動如提肛運動、凱格爾運動,多吃補鈣補腎食物平時多吃蝦、牡蠣等富含鈣的食物,注意多休息,避免長時間站立、行走或者久坐,減少上下樓梯及走斜坡路的活動。走路時注意放慢速度,步子不可邁得太大,避免加重損傷。保持正確坐姿平時盡量腰部挺直,膝蓋自然彎曲,保持雙腳著地,不蹺二郎腿,睡軟硬適度的床墊。
當然,更好的是找專業的盆底肌修復、產後修復門診進行康復訓練,藉助專業人士的聚合復正手法或修復儀器,縮短恥骨聯合的間隙,比自己盲目訓練效果要好很多。
推薦閱讀:
TAG:產後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