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技術教育《對話》:展望創客教育十年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對話》:展望創客教育十年

來自專欄創客教育和跨學科學習4 人贊了文章

編者按:2017年8月21日於北京師範大學第三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的最高獎項SERVE獎的頒獎典禮上,由浙江省溫州中學報送的"課程、空間、活動三位一體的創客教育實踐",在全國數百項教育成果的激烈競爭中,榮獲SERVE大獎。謝作如老師代表溫州中學的師生團隊榮獲了此次殊榮。這個獎項的獲得,標誌著中國教育界對來自一線的創客教育理論及實踐工作的一種認可,於此同時肇始於基層的創客教育從2012年萌發至今已有五年的時間,現在去詢問任何一個校長,恐怕很少有人沒有聽說過這個詞,但是又有多少實踐層面的真實案例和具體價值鏈條能夠支持人們對創客教育最初寄予的美好期望呢?本著總結和展望的態度,在此次的教博會上我們邀請到儘可能全面的行業專家和具體參與者,試圖從更加全面和理性的態度,總結和展望2012到2022這十年創客教育的發展。因此,就有了這次以"展望創客教育十年"為主題的對話活動。

對話嘉賓:

北京創客空間聯合創始人,中國最早的創客文化佈道者 肖文鵬

北京建華實驗學校副校長,教育裝備專家 丁書林

北京景山學校教師,STEM教育和創客教育研究者 吳俊傑

浙江溫州中學教師,2017教博會SERVE大獎獲得者 謝作如

教育部教學儀器與裝備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創客教育藍皮書基礎教育版》主編 梁森山

溫州中學2017屆畢業生,溫州中學創客空間骨幹成員,上海科技大學學生 陳益漳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創客教育實驗室負責人,米思齊項目發起人 傅騫

主持人(吳俊傑):很高興能夠來到我的母校北京師範大學,我們先請獲獎者謝作如老師談一談他的獲獎感言。

謝作如:2013年,當我宣布溫州中學創客空間向全校開放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打開了一扇新的教育大門。幾年後,總有老師、校長、專家問我,創客教育該怎麼做。今天我來到這裡展示教學成果,是想告訴所有關注創客教育的教育者,創客教育不是僅僅建一個高大上的創客空間,也不是僅僅帶學生去獲幾個國家大獎,申報幾個發明專利,而是應該從課程、空間和活動等多個緯度去實施。沒有課程,我們的學生不知道如何"造物";沒有空間,我們的學生沒有地方"造物";沒有活動,如何讓更多的孩子愛上"造物"?感謝教博會給我機會,給溫州中學機會,給中國創客教育機會。

吳俊傑:借著謝作如老師的獲獎,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誇一誇謝老師的同時,也要談一談我們對創客教育這個領域的理解。因此,我和老謝作為一線教師的代表,老謝的學生陳益漳作為創客教育的結果——學生創客的代表,肖文鵬老師代表創客和創客文化以及最早打動我們這些試圖建立創客教育這個領域的創客們。這三類人構建了創客教育的實踐場域,而創客教育的發展需要一個實踐的大環境,這裡離不開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校領導和高校研究者的關注,因此我們請到的梁森山老師,丁書林校長和傅騫教授,試圖從行業規劃、學校建設和學科建設的角度,討論創客教育發展的外部環境建設。從而構建一個十年之約的美好願景。我記得,在2012年我在北京創客空間見到了肖文鵬老師,感受到了創客和創客運動的魅力,並且朦朧的感覺創客教育這個領域的獨有魅力和可能性,所以我覺得每一個創客教育的從業者,都應該像那些純粹的創客們表達我們的敬意。那麼肖老師,從一個"職業創客"的角度,你怎麼看創客們的生活呢?

肖文鵬:我覺得"職業創客"這個詞有些重了,對於大部分創客來說,創客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我們喜歡做菜,喜歡聽音樂是一樣的,它更像是一類人的消遣方式。但是如果談職業創客的話,大家應該有印象的是米奇·奧特曼,他做了一個叫TVBegone的東西,就是一個很有趣的可以一鍵關閉各種各樣的不同品牌的電視的不同的東西,他把這個項目分享出去,很多人覺得很有趣,就想買這個東西,構成了需求,就在上海找到了一個代工的工廠,社區當中也有人做了各種改裝,有的把它做成了帽子,有人提高了設備功率,讓它能夠關閉一公里內的全部電視,這些東西都是開源、分享的結果。如果米奇·奧特曼的生活叫職業創客的話,我更為認可的是一種創新和分享的習慣,一種社群化的解決問題、擴散創意的習慣,這是創客圈子裡面最為寶貴的東西。

丁書林:是的,我覺得對於創客教育還有必要做一些更為深入的理論探討,人類的學習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具有三個基本的特徵。一個是學習環境時代,一個是無意識學習時代,一個是思維學習時代。創客以及創客教育的產生與發展,與這三個新時代的到來與變化也是密切相關的。首先,是學習環境時代。我們現在的學習越來越不完全依靠自己完成,已經是一個集體化的行為,而構建集體化的學習環境就尤為重要。包括泛在的技術環境、實體空間的實踐環境以及制度和文化環境等等。如果說,我們需要進一步推動創客教育的發展,各級政府和學校領導者就需要考慮如何在學習環境的搭建上,做更多的努力。因為,畢竟學校的創客教育的主體對象還是學生,與肖老師這樣的職業創客等還有不同,職業創客完全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可以自我完成環境搭建,而在學校學生的學習環境搭建還是要靠政府和學校。第二,創客教育作為創新能力的一種培養方式,要特別注意學生無意識的學習以及創意的培養。隨著人類獲取知識的便利性越來越強,隨著聯結性學習越來越普遍,人類創造創新的火花也會隨時產生。系統化學習的基礎上產生無意識的創造,是人類的重要特徵。有人曾經問我,人工智慧可不可怕?我說不可怕,因為它的程序和行為等都是在可控範圍內。但是,一旦它擁有了像人一樣的許多無意識的思維和行為,那就太可怕了。因此,創客教育絕不能像傳統的學科教學那樣,追求目標、過程與結果的一致性。第三,就是思維學習時代。傳統的學習,我們強調知識、技能、態度等等,但這些年來,計算思維、審辯式思維等思維方式的培養與學習,也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學習,已經開始進入到一個複雜時代,簡單思維、線性思維等,已經滿足不了學生髮展成長的需要。創客教育在學校中,既有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又應有態度與思維方式的學習與體驗,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出真正的創客。

吳俊傑:是啊,在2012年的時候第一屆北京創客嘉年華,我就看到了肖老師的很多作品。你最喜歡的作品是什麼呢?

肖文鵬:我做過有很多有趣的作品。我一直在指導美術學院的學生做創客作品,其中在2012年的創客嘉年華的一個能夠吞吐衛生紙的機器,很能夠表達我對創客和這個世界交互心態的理解。這個裝置用一個電機控制衛生紙捲軸的轉動,進而控制伸出來多少衛生紙,你越是走進它,它會變得害怕,會把衛生紙往回收,走的太快,它甚至會把衛生紙全部抽回去,而當你跟他保持一段距離的時候,它會慢慢的吐出紙巾,供大家使用。這個作品表現的就是一種態度,雖然創客很熱,但是對於內在的接收和喜歡創客文化的人,會從內在的角度不斷的產出和分享創客的成果,但是如果有過分的外在的壓力,則會影響這一切。

吳俊傑:是啊,謝作如老師曾經比喻好的創客空間像一個操場,喜歡籃球的可以盡情的揮汗如雨,不喜歡的也可以跑跑步,但是也不妨礙體育老師在裡面上上課,甚至舉辦運動會。在"大規模業餘化"的潮流之下,我們更應該培養一種內在的興趣,而不是一些表面的東西。

謝作如:我接過來這個話題。這次我校獲獎的教學成果題目上雖然是"課程、空間、活動三位一體的創客教育實踐",實際上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弱化那些死板的識字班式的課程,轉為以空間運營和活動組織為主。當然,在現階段所有的校園創客空間面臨著"怎麼使用造物工具"的問題,因為絕大多數的學生需要先普及創客基本功,才能進行下一步的"造物"。而接下來隨著新課標、新教材的發布,這一普及工作逐步可以由信息技術學科、通用技術學科和綜合實踐活動來完成。作為溫州中學的創客空間,更應該在保持教育內涵的同時,向更加原汁原味的創客文化看齊,讓學生在空間中的各種各樣的自組織的活動中,感受一種面向未來的生產生活方式的魅力。

吳俊傑:那我們現在就請溫州中學的學生談一談,創客教育究竟在他身上引發了哪些變化。

陳益漳:我覺得我就是因為喜歡而去做創客,這些東西都是我在創客空間當中完成的,一進到溫州中學,我就被這個創客空間吸引,在裡面"混"。當時我媽媽還不怎麼支持我做創客,甚至都不怎麼知道創客是什麼意思。直到後來(2015年),國家提出了創客的概念,她才知道了創客這個詞語,但還是保持了不支持不反對的中立態度。

謝作如:我來插一句,陳益漳就是那個我在很多場合說的那個高三的時候還常常偷偷在創客空間裡面做項目的孩子。他的那個用伺服電機做的MIDI音樂播放器項目是國內最早的兩個MIDI播放器項目之一,並且都在DF創客社區進行了分享。我們這次參加教博會的視頻,也是他一個人製作的,看起來挺專業的。在他上高三的時候,我確實也跟他談了很多次,記得當時核心的觀點就是應該收收心"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並且要努力把該做的事干好"。吳俊傑:但我不這樣看,這種內在的幸福和痴迷的狀態正是一種"心流"的表現,一種醍醐灌頂的成就感,創客教育不只是給他們提供一個平台,更重要的是,要讓這個平台更大一些,不要讓孩子們委屈自己去適應它,我們也要做一些改變讓教育來適應我們的孩子。

陳益漳:是啊,我就是覺得做東西很快樂,今年考上了上海科技大學,上了我喜歡的計算機專業,而且我對未來的規劃也很明確,上海也有很好的創客空間可以去,我覺得我的人生比那些很迷茫地去考一個名校的同學要好很多。我有好幾個師兄師姐說,以後有錢了要回來給溫州中學捐一個創客空間。我也想這樣,甚至希望能夠專門設立一個創客獎學金。

吳俊傑:看到這樣的學生真的很令人欣慰,從2012年到2017年中國的創客教育發展彙集成了這本《中國創客教育藍皮書·基礎教育版》,那麼作為本書的主編梁森山老師又是怎麼樣去看待創客教育這幾年的發展呢?

梁森山:我覺得我還是處於學習的狀態,創客教育發展很快,很多東西還看不太明白。我想表達和總結的東西都匯聚在這本《中國創客教育藍皮書》當中。我非常感謝中國早期的創客,如肖文鵬、李大維(中國創客文化之父,上海新車間聯合創始人)和潘昊(著名創客,深圳柴火創客空間的創始人)等。因為習慣的關係,他們可能很少寫文章,常常也沉浸在項目研發中,不怎麼出來講述他的故事。這本藍皮書當中彙集了李大維、肖文鵬等創客和其他在創客教育發展中默默分享的普通人的工作,記錄了創客教育從零到一的發展過程中的點滴細節。這幾年創客教育發展很快,我能夠及時記錄了這些故事,已經覺得很滿足了。現在,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繼續整理資料,寫一個新的版本。

吳俊傑:傅騫教授既是創客圈的大牛,也是高校教育技術方面的專家,您是怎麼看的呢?

傅騫:立足於普及,讓更多的人能夠接受創客,享受創客的快樂,我覺得就很好了。所以,我們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創客教育實驗室開發了米思齊,現在在全國普及得還相當好。現在我最擔心的是創客教育走得太快,步子太大,一些人被短期利益所蒙蔽,甚至以創客空間的名義,傾倒了一些落後生產資料。這次謝作如老師提出的"課程、活動、空間"一體化的實踐方案,也是提醒我們要做一些體制和機制的建設工作。

吳俊傑:上次在北師大的何克抗先生的研討會當中,聽到傅老師對教育技術學科的一些看法。您認為創客教育是教育技術學科發展的一個熱點,甚至本身就是教育技術學科應該做的事情,能具體結合創客教育來談談教育技術學科本身的發展嗎?

傅騫: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敏感的,教育技術以前從教育的過程、教育的環境來促進教育。而當創客教育成為教育技術的熱點問題以後,教育技術則有可能從教育的目標,即提升受教育者的幸福感的角度提升教育的效果。

吳俊傑:記得九十年代的時候,教育技術學科乘著"信息高速公路"帶來了很多耳目一新,甚至有一些顛覆性的研究展望,但是後來也給了很多人帶來了很多遺憾,太多預測的美好藍圖並沒有實現。現在創客教育來了,它的發展也給了教育技術很多新的機會,這種契機看起來像一個螺旋化上升的趨勢的一種延續,讓我預感到類似喬布斯之問一類的問題有了解決的希望。

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看了看創客教育的過去,接下來不妨也靜下心思考一下,從2017到2022這下一個五年創客教育的發展。

傅騫:我還是會對現狀、未來有一些擔心,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到創客教育的領域,會不會使得它變得快餐化和表面化,做成一個形似而神不似的創客教育?我能感受到,台上的各位都是無論創客教育接下來變"冷"還是持續保持"熱"都會堅持下去的,我希望其它人也能這樣堅持下去。

梁森山:我覺得創客教育已經形成了一個行業了,行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也是正常的。這就需要我們及時反思,同時也是下一本創客教育藍皮書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陳益漳:再過五年我就大學畢業了,走上了工作崗位。我期望那時候我能夠常常回到溫州中學,看看創客空間有什麼新的變化。這高中三年讓我喜歡上一個領域,知道自己應該如何主動地學習和付出。現在大學讀了一個我喜歡的專業,以後再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一切讓我覺得未來一片光明。

謝作如:我們這些人一定要堅守陣地,把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好,這對創客教育的發展才是最有利的。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現在關注創客教育的人很多,創客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更多的要靠優質的課程資源,而教師才是開發課程資源的主力。我們也要知道,創客教育並不是解決所有教育問題的靈丹妙藥,但是它讓我們每個人做得開心,讓學生找到堅持的方向,愛上創造和分享的快樂。

吳俊傑:肖老師怎麼看未來的五年呢?

肖文鵬:我覺得創客教育當中有很多很火爆的開源項目,像Arduino,3D印表機等等,其中的絕大部分在2012年就已經出現了,而且也是源自於國外,經過這五年的發展,我期望能夠有一些新的、原創性的創客作品引領未來的發展,帶來一些新的歡樂,現在我比較看好人工智慧,雖然這看起來有些跟風,但是我相信用創客的玩法能夠做出來一些讓人耳目一新的東西。

吳俊傑:是啊,我覺得原汁原味的創客文化一直是創客教育發展的發動機所在,也是當我們無論順境逆境能夠保持本心,快樂的做事情的源泉。作為一個普通老師,有的時候我特別好奇站在校長的角度是如何治理一所學校的。丁校長,您怎麼看創客教育未來五年的發展。

丁書林:未來五年創客教育發展,目前還有點說不清。第一,我們不能賦予創客太多的職能與功能,它的培養目標、方向與過程等等,與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心智水平是什麼關係,特別是要把創新、創造等具體的內涵表現出來。但一些其它的想法,特別是一些功利性的想法,還是應當淡化一些,否則容易走偏。第二,就是千萬不能用傳統學科學習的方式與要求,來要求創客教育。在人類進入新的學習時代後,跨學科、跨空間、跨平台的學習已經成為一種常態,而創客教育就是符合這些特徵的新的教育和學習方式,我們需要積極探索、不斷實踐,而不是打著創客的外衣,但還走著傳統的老路。第三,就是前面強調過的,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要給創客教育比較好的制度和文化環境,這不僅僅是給多少錢的問題,而是要讓這樣的老師能夠成長,讓這樣的學生能夠脫穎而出,這是能夠推動學校創客教育發展的關鍵。我想,做好創客教育的意義很重大,但真的還是需要一個艱苦的過程。

吳俊傑:是啊,創客教育最初打動我的是像肖文鵬老師這樣的創客,他們做事情的態度和工作方法,我覺得這種工作方法本質上就是在學習,創客空間本身就有教育價值。我從教師變成了一個教育創客之後,接觸到了創客運動,看到了於峰老師(著名創客,現北京寓樂灣的產品總監)的"社區創客實驗室",了解了李大維老師的"技術民主化",自己也做了"家庭創客空間",這一切讓我覺得創客運動所代表的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就像工業革命對西方經院教育和中國科舉教育的影響一樣,產生一種系統性的變化,它現在以一種喜聞樂見的形式進入到教育體制之中,就像謝作如說的那樣在"柔軟地改變教育"。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是要警惕重設備、輕文化的做法出現。程晨老師(北京創學院院長,著名創客佈道師)說過,讓孩子們多去參加創客嘉年華,多去創客空間走一走,多去分享網站上看一看,也分享一些東西出來,創客文化就會融入到創客教育當中。而這個過程中老師的角色定位,課程的形式和教法,選拔學生的途徑,學校的存在形式可能都會發生變化,只不過這種變化期望是在快樂的創新和分享當中完成。創客教育要"柔軟地改變教育",我們期待從量變到質變的那一天。最後,我們再一次祝賀謝作如老師作為第一個學校創客教育成果榮獲第三屆教博會的SERVE大獎。

文字整理:吳俊傑、謝作如

對話印象(謝作如執筆):

正如我來參加這次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一樣,促成這次"對話"也是無心之舉。

因為教博會要求所有獲得SERVE大獎的教學成果團隊,組織一次特別活動。而我從溫州千里迢迢來北京,自然帶不了太多的人,也想不出更多有創意的活動。於是就和吳俊傑商量,請幾位嘉賓做一次關於創客教育的對話。

除了我和吳俊傑之外。肯定還需要一些其他的嘉賓。教博會的場地在北師大,最好的選擇莫過於傅騫教授了。從2014年開始,傅騫教授團隊開發了"米思齊",而我是"米思齊"的首席顧問。在創客教育方面,傅教授做了很多場公益培訓,深入創客教育的前線。李大維是我的教學成果的推薦專家,他也反正要來。《中國創客教育藍皮書》的作者梁森山,肯定是需要邀請的,他恰好在假期,有空。當然,學生方面也需要代表,我就把剛剛接到上海科技大學錄取通知的陳益漳帶到了現場。

對話的主題是什麼?我一開始僅僅想到回顧過去,而俊傑建議要展望未來。那就二者結合吧,回首過去展望未來。十年,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如果將2013年在溫州中學舉辦的STEAM教育論壇視為創客教育啟動的一個重要標識,那我們至少已經堅持了五年。如何繼續堅持五年,並且引領國內創客教育健康有序地發展,一直是大家的夢想。那麼,以對話的形式聽聽大家的真實聲音,不是挺好的嗎?

對話活動的前一天,因為李大維身體的緣故來不了北京,我們趕緊找了北京創客空間的創始人肖文鵬。我們又認真思考了下對話的嘉賓構成,發現缺少校長這一角色。試著給教育裝備方面的頂級專家丁書林校長打了個電話,想不到他一口就答應了,讓我們非常感動。

活動當天,現場很多沒有見過的朋友聞訊趕來。活動結束後的第二天,我們就要去蓬萊開第五屆的STEAM教育大會。在飛機上俊傑用筆記本一點一點回憶當天的情景,才有了今天刊發在雜誌上的文字。我們希望有更多的老師都能夠靜下心思考創客教育的下一個五年,借用傅騫教授的話:我們是希望創客教育逐漸變冷,還是持續熱度?或許都取決於每一個教育人的努力與否。

卷首語(吳俊傑執筆):一群人,走得遠

我常常想起九十年代的時候,信息高速公路的時代,那些被美好的理想吸引的普通老師們,他們奮不顧身的投入到教育改革的第一線,很多人成為了時代的明星,那個時代,有很多的BBS,很多的論壇,最早的一代教育互聯網人,指點著江山,思考著教育信息化的各種主題應用。各種各樣的"最早",各種各樣的"首創",各種各樣的"模式",各種各樣的"思辨",都在那樣的一個時代湧現,似乎很快教育就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似乎很快我們就會擺脫傳統學校的束縛,各種各樣的矛盾似乎就可以迎刃而解。然而不久,人們發現,這些新的名詞只不過是一個新髮型,一件新衣服而已,那個人似乎並沒有變化,也沒有打算變化,很快,更加時尚的發行和衣服又出現了,那個人似乎有了新選擇。而傷心的是那些時代漩渦中的弄潮兒,這很難讓人不絕望。

就像周星馳的《功夫足球》當中描述的一樣,曾經的帶頭大哥,江湖高手,也經不住柴米油鹽,洗洗涮涮的侵蝕,漸漸謝了頂,漸漸有了大肚腩,漸漸的,不去關注頭頂的天空,漸漸的對那些新的東西嗤之以鼻。但是,當壓力來臨,當有人去挑戰這一群人曾經的夢想,當有人站出來說,咱們接著干,這群人還是會找到年輕的荷爾蒙,像老炮兒一樣,像堂吉訶德一樣,像那些曾經感動過我們任何一個平民英雄一樣,去奮力一搏。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工業革命時代產生的班級授課制,以及科學技術大爆發產生的體系化的知識體系,加上社會財富的增長衍生的基礎教育,都是這個世界已有的教育規則的基石。後來雖然有信息化革命的推動,但是那個時代的浪潮難免被收納到舊有的金錢規則當中,正像我們看到納斯達克所代表的高科技,正在以工業革命時代更甚的速度來造就行業壟斷的神話一樣,在有些人的眼中,沒人關心是否幸福,更關心那個永恆的主題——"Capitalism"一個關於資本聚集的悲傷故事。

但是,我們發現創客運動正讓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內容發生變化,這是一個自造的時代,分享的時代,讓知識從強權和資本的牢籠當中解放出來的時代,催生了一種改變的可能性。公共生產生活資料的大生產,基於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分配,創客空間中的基於知識和聲望的再創造……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構建著這個世界的一切。那麼新的想像空間到來的時候,一批新人走到了台前,他們,是否能夠激蕩起一代代弄潮兒曾經的夢想,是否能夠擺脫自身的缺陷和好大喜功的危險,真正去構建一個體系呢?

絕望有兩種,一種是什麼都不幹,一種是以一種投機的態度正面說兩句再反面說兩句;希望也有兩種,一種是聚集力量去轟轟烈烈,另一種是潛伏下去踏踏實實的培養下一代潛伏著。只要以一種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去對待創客教育,這些人就可以始終保持希望,而且,一群人,走得遠。


推薦閱讀:

TAG:大學教育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