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舌尖》更誘人,這部9.3分綜藝我流著口水看完
有人說:
「一日三餐只能讓你苟且活著,路邊小吃和夜宵才是生命的真諦。」
由韓國TVN推出的美食真人秀《街頭美食鬥士》十分懂得這句話。
這檔專門為喜愛路邊攤、大排檔的人打造的綜藝,十分接地氣,專註尋找街頭巷尾的蒼蠅小館。
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小館子,如世外高人一般,大隱於市,一出手就讓人瞠目結舌。
節目好幾期以中國城市為主題,拍起中國的美食來有時比《舌尖上的中國》還誘人。
在近萬人蔘評情況下,目前然維持著豆瓣9.3的高分。
美食、美景,毫無疑問是人生的兩大樂事,也是《街頭美食鬥士》主持人白鍾元的追求,不過他更專一些,
美景可以不看,美食一定要管夠。
1
美味佳肴
都在街頭巷尾
看節目時,很難想到這個胖胖的主持人竟然是餐飲集團總裁,在他的集團旗下,有30多個品牌和1300多家連鎖店。
《街頭美食鬥士》截圖
不僅如此,他還是韓國的明星廚師,主持了幾檔非常熱門的美食節目,可以說是一個把「吃睡吃」發揮到極致的人。
豆瓣網友對其的評價十分精準:
「鍾元叔論好吃和獨食的熱忱不輸《孤獨的美食家》的五郎,論懂行的程度不輸一般美食家。」
節目第一站來到天府之城成都,打開節目看到白鍾元坐在路邊嗦粉,伴隨著一聲「嗦拉」,唾液就開始忍不住分泌了。
一開始的畫面就充滿煙火氣,滋滋冒著熱氣的燒烤;
《街頭美食鬥士》截圖
油鍋里翻騰著的洋芋;
《街頭美食鬥士》截圖
大火爆炒的炒麵......
《街頭美食鬥士》截圖(下同)
外貌就像你我深夜常去的夜市小巷,時常光顧的那家路邊小攤。
夾雜著油煙的奇怪香味四處瀰漫,環顧左右都是三三倆倆在攤前排隊等待的人,白大叔就在這樣的街頭美食中穿行而過。
剛吃完烤串和炸土豆,上一秒還念叨著「來這裡肯定得長胖」,下一秒白大叔就拉開凳子坐下了:「既然看見了,就一定得吃份炒麵了」
然後不顧吃相地坐在街邊吃著炒麵擼著串。
以街頭美食為主的定位就讓這個節目充滿了市井氣息。
一大早,白大叔沒有在酒店用餐,而是在像當地人一樣在路邊隨便買了塊紅糖發糕,狼吞虎咽吃下去後,開始後悔:
「為什麼沒有買兩個?」
好在成都的美食數不勝數,沒走幾步,白大叔又發現了軍屯鍋盔,在鍋里炸得金黃酥脆,毫不猶豫下手買了一個。
他中文也說得相當順溜,「給我來一個」「謝謝」「好吃!」,且不僅是幾句話的表面功夫,他對這些小吃的歷史也是做足了功課,一邊吃還一邊不忘給觀眾科普:
「鍋就是鐵鍋,魁就是頭盔,傳說張飛在軍屯這個地方把自己的頭盔當成鍋,用來烤這個吃,所以就叫軍屯鍋盔。」
到了中午,節目選擇了川菜代表——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的精髓在於要拌飯吃,豆腐拌著粘上豆瓣醬的金黃米飯,實在是讓人食指大動。
等上菜時,主持人又開啟科普模式:「陳家老闆娘是個麻臉,因此叫她陳麻婆,她做的豆腐就稱之為麻婆豆腐。」
彈幕里一片吐槽:「我竟然被一個外國人給科普了麻婆豆腐的由來!」
作為一位美食家,白鍾元真的十分會吃。
對每一道食物,他總能最快地找准痛點,對食物味道做出最精準的評價,比如四川的食物中,紅油是一切的統領;
麻婆豆腐里,豆瓣醬是美味的關鍵......
他愛吃,能吃,會吃,懂吃,還傳授了許多吃貨技巧。
「進一家店時,要先環視四周,看看什麼食物被點得最多。」
「看到別人手裡的好吃的,就要果斷地問。」
對於如何在熱門景點尋覓好吃的,節目也深諳其道:「稍稍遠離遊客聚集的小巷,可能就會發現意外的美食店。」
果不其然尋覓到了一家肥腸粉店。
心急地想嗦粉,沒想辣油濺到了眼睛裡,又疼又想吃,吃貨屬性的主持人還是向美食妥協了,捂著眼睛大口吃粉,「就算疼也要先把粉吃完」。
節目一直傳授普通人的吃貨哲學:「吃東西要吃小份,這樣才能多吃點別的東西。」
可等到一上菜,一入嘴,立馬光速打臉,只後悔沒點個大份。
來成都不能不體驗四川的茶文化,明明專門跑到這個地方來品茶,結果節目關注點又跑偏了,「比起茶,這裡的飯店好棒啊」。
遇到吃,向來都是說做就做,主持人立馬找個飯館坐下。
吃完一口,便忍不住用盡全身力量誇獎老闆,「真的很好吃啊」。
網友都忍不住幾次三番提醒,「大叔你還記得你的茶嗎?」
然而白鍾元還在對沒吃到的豬皮湯念念不忘,「早知道我就點這個了」,滿臉都寫著遺憾。
終於喝上「心心念念」的茶,可孤獨地一個人喝著茶,哪有吃飯有意思呀,索性「還是去吃飯吧」。
說去就去,節目將午餐選擇在了上班族們吃飯的地方。
混跡在上班族之間,不去找當地名吃,而是跟隨人流,找了一家人最多的隆江豬腳飯坐下。
事實證明選擇沒錯,午餐一嘗就讓人讚不絕口。
以至於主持人吃到一半離開座位去加泡菜,回來發現飯菜被老闆誤收以後,心疼得無法呼吸。
看這表情,是real惋惜了。
在成都的最後一餐,是一家人滿為患的串串店,等位的間隙白鍾元才想起來在成都光忙著吃飯了,連熊貓都沒看就要走了。
只是表情嘛,看不出半點遺憾。
他惋惜的只是:
「想吃的太多,可待的時間太少。」
最後一期節目來到哈爾濱。
依然選擇不去熱門景點,而是輕車熟路來到大學附近的夜市。
小小的夜市卧虎藏龍,獨特的烤茄子看一眼就知道一定很美味。
滿足的表情說明了一切。
平日再常見不過的小吃在鏡頭下也拍出了藝術感。
看著這滋滋冒著熱氣的烤冷麵,就想按下暫停鍵,先點份外賣再來。
主持人小課堂又開講了:「一位擺小攤的店主因初中生的要求,將冷麵放上去烤再放上食材,漸漸地人氣旺起來以後,就產生了烤冷麵的說法。」邊說邊感嘆著:「是藝術啊。」
逛吃視角比一般人清奇的節目,
總能發現藏於陋市之中的美味佳肴。
節目里也常出現只有吃貨才有的苦惱中:「我是用這個菜下飯呢?還是用這個湯泡飯呢?」
主持人的吃相也是非常真實了,看他吃觀眾不自覺就全程「姨母笑」,好像也感染到了他身上的那種快樂。
萬萬沒想到,節目前結束的最後一吃,選擇了機場的套餐盒飯。
這些充滿家常氣息的普通盒飯,可能連路人都不願意多看一眼。
主持人卻如獲至寶,還自豪地告訴觀眾:「這些套餐其實不是賣給遊客的,而是賣給來機場的司機師傅們的。」
他坐在草地上怡然自得地吃著,一如節目開始,在夜市矮凳子上旁若無人的那個吃貨。
美食也需要知音,不論是多麼不起眼的小吃,在節目鏡頭裡,都是令人驚嘆的藝術,是值得讓人大快朵頤的存在。
2
路邊的蒼蠅小館
都是天堂
這檔綜藝最為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所去的餐館、所拍的美食都貫穿在普羅大眾生活中。
這些總是擠滿了嘈雜的人群,甚至有些「髒亂差」的小餐館,在這檔節目里卻有著不一樣的風景。
一家一般人可能會忽視的路邊攤,
卻藏著讓人眼前一亮的美味;
一家不起眼的平凡早餐鋪,
卻給人帶來了光看著就很滿足的幸福感;
一家地處陋巷的破舊小店,
卻藏著讓人忍不住吮指的佳肴;
一家車站附近的街頭小店,
卻做出帶有滿滿誠意的食物;
一家連招牌也沒有的小飯館,卻深諳爆炒的藝術,深藏功與名。
這些街頭小店,沒有高檔的裝潢,沒有精緻的擺盤技術,甚至端上來就是一個大瓷盤子。
但這些就足夠讓人驚喜與滿足了。
主持人展現的這一面,像極了因為找到一家物美價廉的好店就暗自竊喜的我們。
節目拍攝食物的手法,也十分考究,每一幀都是享受。
明明只是介紹米醋和食醋的區別,畫面卻好像藝術品。
一塊普通的豆腐也變得Q彈可人。
第一次覺得寡淡的粥也可以這麼誘人,
看著這畫面馬上就想打個飛的去東北吃份鍋包肉,
這樣的紅湯只想抱著碗呼呼地一口氣喝完。
看著畫面上的食物,除了拚命咽口水以外,僅僅只是看著,幸福感就油然而生。
對於食物的拍攝,節目視聽感受並重,油炸的滋滋聲,包子捏開時的嗦拉聲,菜刀切到食物上的淅索聲......超高級別的收音最大化展現了食物的吸引力。
另外,節目還採用了獨特的倒敘來講述食物的做法。
並根據食物的特性,在製作過程中配上各種爵士樂、搖滾樂、奏鳴曲......從頭至尾,整個節目都在告訴觀眾:
吃,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對於某樣食物的喜愛,沒辦法隱藏也沒辦法假裝,「美食需要傾注熱情和愛,美食紀錄片更是如此」。
3
好吃
就是對美食最高的評價
食色性也,《深夜食堂》里也說:
「一個連美食都不喜歡的人,一定是個不值得信賴的人。」
一個會吃、懂吃的人,一定是一個深諳生活之道的人。
看主持人貪心想要吃到當地所有好吃的卻苦惱時間不夠,看他因飯被收走而沮喪街頭,看他不顧形象忍著辣油糊眼的疼也要嗦完粉......就很容易將我們自己代入其中。
歸根結底,美食,就是要讓你看餓。
街頭小吃,不像是米其林星級餐廳,也不像某個踏破鐵鞋無覓處的獨門絕技,更不是多麼稀少的玉盤珍饈,而是你我隨手可觸及、甚至常忽略的街頭小館。
雕塑大師羅丹說過:「生活中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
常吃的那家煎餅果子,常買的學校後門的炒麵,常去光顧的燒烤攤......想起這些才後知後覺發現,
他們又何嘗不是匠人呢?
平凡小老百姓的生活很簡單,不需要了解製作一道食物需要多少道精細工藝,也不需要知道一口鐵鍋要經過多少次錘鍊,更不需要看大廚多麼炫人耳目的技藝。
對於食物,好吃,就是最高的評價。
給文章點個贊吧,觀眾需要的,正是這一份市井平凡。
本文圖片來源《
街頭美食鬥士
》
網易新聞沸點工作室《談心社》欄目長期招聘
坐班實習生/線上作者
,單篇稿費300元-1500元。點擊
?
招聘
?
即可查看。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任志強
商學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