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夜讀|秋風長 歲月暖

在歲月的風煙里不斷變換角色,唯有珍惜當下才能放眼未來。

剛剛度過的國慶節,於我,不僅是黃金周假期,也是每個年輪里或深或淺的印記。

10歲時,國慶節是一張寫滿苦澀與酸楚的舊船票。

我的家鄉地處鄂東南九宮山腳下。山區的山高日照短,一年只種一季水稻。

秋天是收割的季節,農民望著畦田裡金黃的稻穀,苦巴巴的臉上綻出幾朵菊花。

在普天同慶的節日,沒有假期的農民也盼假期,他們盼望上學的孩子、上班的親人回家幫忙秋收。10歲的我,穿的花布衣褲都是姐姐穿過的,膝蓋和袖口都已褪色。一雙解放鞋,前掌與後跟磨成了薄片,走在鄉間滿是石子的路上,硌得慌。那年國慶節學校放半個月假,美其名曰勤工儉學。割稻子、曬穀、挖紅薯、撿山茶,從田間地頭的農活到披荊斬棘鑽山林、摘山茶、砍雜柴,半個月下來,大人孩子都瘦了一圈。假期滿了,學子背著一袋山茶或兩捆雜柴到校交差,強健了筋骨也體會到農民耕種的不易。

懂事早的孩子暗下誓願:發奮學習,跳出農門。

20歲時,國慶節是盤踞心頭喜憂參半的鄉愁。

改革開放的號子吹遍大江南北,偏遠的鄉村在沉睡中蘇醒。人們不再眼盯著腳下的幾塊土地,視線已越過山山水水。我亦遠離家鄉在人生地不熟的咸寧城立足。

一年一度的國慶長假成了一枚貼滿鄉愁的車票。

臨近節日,將家鄉的稀缺物一一購買,大包小包,轉4趟車,再步行5里山路,興沖沖回家。一顆心,遺落在家鄉的土壤,隨著父母的汗滴一起下種,在土地里生根。

回城數天,心,還停留在家鄉的土屋瓦楞,隨著炊煙的飄散,四下遊走。

30歲時,國慶節是一幅風光曼妙的風景畫。

結婚、生子、紮根。我與小城一同成長。30歲的國慶節,正值咸寧舉行國際旅遊節。長假,第一次扶老牽幼本地游:在萬人廣場里看人,目之所至,人面桃花,儘是喜悅;在淦河的柔波里看燈,形態迥異,各具千秋,各色人種寫在臉上的表情包或驚嘆或誇張或張揚,在水底招搖;在潛山竹林聽風聽雨聽城市,讀山讀水讀人生,才明了,

山水於一座城,不僅僅是一處處景緻,更是城市在經濟大潮中崛起的寫真。

也許只有空閑下來,才能領略到一座城豐富的內涵,從而洞明世事,解讀人生。

40歲,國慶節是一串反覆跳躍的符號。

當內心浮躁的慾望日益澄凈,眼底的線條越來越簡明。

傾聽內心的聲音,讓自己豐沛豐厚,不再為凡塵俗事所累。

40歲後,只向美好事物低頭。扶持孩子,陪伴親人,眼底有愛,枕邊有書,不拘泥於小節,不戚戚於得失。國慶長假來臨,蝸居的你發現街道比之前空曠,高速公路卻擁擠不堪,車輛如甲蟲蠕動,奔著家的方向。

你的心蠢蠢,想回家鄉。

小城從20年前的2條公交線已增至22條線路,每一條路都能通向故鄉。我不再需要輾轉幾趟班車回鄉,一腳油門,就能在高速路上飛馳。以前4個多小時的車程如今只需80分鐘,便能撲進家鄉的懷抱,感受一山一水,撫摸一磚一石。然而,就算油門踩到底,滿世界卻再也找不到雙親的影子。隔著黃土,喃喃自語,就算將父母生平念叨的山珍奉上,他們亦不為所動,依然沉睡不醒。

子欲養而親不待。假期長長,思親茫茫。

在歲月的風煙里不斷變換角色,你深知唯有珍惜當下才能放眼未來,緊跟時代才不會被社會遺棄。

如此,在美好的光陰里,我們依從了內心,看書,訪友,或者奔赴故園,懷想一段往事,收穫一段屬於未來的記憶。


來源/ 經濟日報(作者成麗)

編輯 / 劉辛未

感謝你的閱讀,晚安~


推薦閱讀:

TAG: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