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先生自傳

差不多先生自傳

我,一個踐行著馬馬虎虎人生態度的人,做事不求完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小學一二年級。當時做詞語填空,老師公布了正確答案,和我的有所差別。提筆改正之前,我利用自己離講台近的優勢,低聲問老師,那我這樣寫可以么?老師看了我的答案,並不說對也不說不對,只是告訴我:「最好還是像老師這樣寫。」年幼的我已經深深領會了凡事不須苛求完美的精神,暗自想:「最好是像老師那樣寫,就是說我這樣寫也還好,只不過不是最好罷了,我並不奢求最好,那就還是按我自己的這樣來吧。」於是省卻了提筆修改答案和更新大腦存儲的力氣,不由沾沾自喜。後來到考試時,我這道題果然就失了分,看來閱卷的老師並不和我相似,懂得萬事不須求全責備的道理。

雖然有這樣的不太完美的結果,但是我的思想卻一直沒有發生大的變化:考八九十分已經不錯了啊,考一百分的只比我多十幾分,也未必比我高明多少。但是有時候事實也會給我自洽的邏輯體系以衝擊:上了中學以後,學科增多,每門功課都差不太多,匯成總成績就相去甚遠了,所以我的排名也總是不上不下,難以名列前茅。

後來無意中看了胡適先生的《差不多先生傳》,確實有如坐針氈之感,文章不長,寥寥數筆,簡直畫出了栩栩如生一個我。文章最後為了說明這種思想流弊影響之深遠,警示道:「然而中國從此就成為一個懶人國了。」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種馬馬虎虎不求甚解的想法的本質,就是懶。

大學的時候,人人都說我聰明。因為很多同學,認真上課堅持筆記天天自習,吭哧吭哧學一個學期,所得不過八十分左右的成績,而我最後用一兩個禮拜把他們的筆記學一遍,得到的分數就可以徘徊在六七十之間,她們甚至對我佩服不已。但是其實做事往往如此,想爬一個台階,所付出的努力往往呈指數級增長,好比要及格,付出的努力分值為十,但是想要優秀,可能就需要付出百分的努力。就更不要談我那時的考前突擊,其實只是短期的記憶,考試一過就早已忘到了九霄雲外,腦中空空,一如最初。而那些認真持續學習的同學,他們是把知識扎紮實實地吃到了肚子里。

一直奉行差不多精神的我,到現在也算是過的差強人意,但是我深深地知道,維持住我現在還算體面的生活的根本,是父輩的努力,是身邊人的支持,和命運的眷顧。反觀我自己,大學時學的是金屬材料學,現在差不多連合金鋼和鑄鐵的區別都搞不明白了;一直從事於互聯網行業,所熟悉的專業技術還停留在兩年前的水平;喜歡寫寫東西,也常常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狀態。如果用打遊戲來比喻,那我現在其實就是自身技能點極低,靠裝備在混的角色。

最近讀史,對這個事情有了更多的思考:很多亡國君,其行為里就似乎有就這個邏輯,做皇帝雖然做的不怎麼完美,內憂外患,民聲載道,國庫里存貨也不算多了,可是眼下我還有錦衣玉食,還有臣子后妃,馬馬虎虎也可以啦。最終的結果,不言而喻。

現下懶惰,不願意謀長遠,不論是個人、公司、還是一個行政單位、乃至一個國家,一定是會走下坡路的。這幾年發生了太多事情,之前溫情脈脈的命運之神,已經慢慢對我掀開他美麗的面紗,露出了真實的面目。之前就隱隱知道自己的差不多思維不大妥當,現在更是日漸警醒。裝備會掉,還是自身強大才靠得住啊。

人生在世,不論是謀大事還是求小節,要想成功,還是踏踏實實地做認真先生好。


推薦閱讀:

TAG:閱讀 | 上進心 | 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