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賣椰汁:都是做涼茶的,為何你這麼任性?

王老吉賣椰汁:都是做涼茶的,為何你這麼任性?

來自專欄食品經濟報1 人贊了文章

文 | 李珂

當王老吉椰汁被推出,並逐漸變得高調,就覺得王老吉越來越不像王老吉了。與另一家涼茶企業穩健、保守的風格不同,王老吉大健康的多元化,雖飽受爭議,但卻任性依舊。

1

新品椰汁

近日,王老吉正式上線椰柔生榨椰汁植物蛋白飲料(以下簡稱:王老吉椰汁)。這是王老吉繼可樂、礦泉水、現泡茶後,多元化的又一次嘗試。

在王老吉天貓官方旗艦店,記者發現,王老吉椰汁每箱6瓶的售價為90元,單瓶容量為1.23L,委託生產方為佛山市禪寶飲料廠有限公司。

王老吉方面表示,推出椰汁飲料,只是王老吉多元布局的一部分,未來王老吉仍會基於「單品多元、品類多元」的戰略進行發展。

然而,新品卻早已不新。據媒體報道,王老吉椰汁早已上市,並在湖北等地餐飲渠道完成了小規模試水。

王老吉相關負責人告訴快消記者,王老吉椰汁的推出是為了滿足新時代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作為一款健康的植物蛋白飲料,進一步豐富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多元化的布局,為企業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目前,椰柔椰汁正在進行全國鋪貨,以華南和華東區域為主,以餐飲渠道為主。

對於王老吉此番推出椰汁飲料的初衷,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涼茶行業大勢向下,再加上企業間內耗持久,促使王老吉「開闢新戰場」。

事實上,涼茶行業從2015年就出現了增長停滯現象。到2016年,同仁堂涼茶偃旗息鼓、加多寶裁員停產等消息不絕於耳,也進一步印證了涼茶行業正在面臨的頹勢。

數據顯示,2009-2012年,國內涼茶品類保持16%-18%的高速增長。但是,2016年涼茶市場銷售額為561.2億元,增速僅為4.2%,與2015年的10%相比,增速大大降低。

除涼茶整體市場增速放緩外,王老吉與加多寶糾纏多年的商標之爭,也讓王老吉的品牌形象受損。這樣的背景下,多元化布局或有利於王老吉擺脫官司纏身的形象。

不過,王老吉大健康方面表示,推出椰汁產品的初衷,並不是因為涼茶銷量出了問題。

「並非涼茶已冷。」上述王老吉負責人在接受快消記者採訪時強調。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近幾年加多寶問題頻出,高層變動,資金鏈也出現了不小的問題,這也給王老吉成功「彎道超車」帶來了機會,也讓其佔據了70%的涼茶市場份額。

白雲山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白雲山大健康板塊營收達到52.75億元。作為大健康板塊的主要收入來源,王老吉涼茶銷售量同比增長約12%;不過,大健康板塊的利潤率卻在持續下滑。

2

內在邏輯

值得注意的是,王老吉此次推出的椰汁飲料,依舊採用了一貫的品牌授權方式。

在一位業內人士看來,飲料行業以品牌授權的方式做產品,在主流的飲料企業是極其罕見的;通常都是非食品飲料行業的企業想進軍食品飲料行業,才通過授權的方式運作市場。「表面上看,這樣的做法是基於賺錢的邏輯,不但可以擴展品類,還可以收取授權費用。廣葯集團在王老吉的品牌經營上,更多的則是基於商業利益。」

事實上,椰汁飲料並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王老吉大健康)推出的第一款植物蛋白飲料。

2016年,王老吉大健康與陝西大寨飲品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生產經營「大寨」品牌核桃露系列產品。這也是王老吉大健康投資的項目。

不過,時至今日,王老吉核桃露似乎依舊難挑大樑。

一位飲料行業觀察人士表示,大寨核桃露目前主要的銷售區域還是在山西和河南,其他區域還處於市場培育期;雖然有王老吉的銷售渠道做支撐,但由於品牌辨識度低,想要在全國推廣,時日尚早。

事實上,除了植物蛋白飲料,王老吉也一直在試圖尋找新的增長點。例如,2016年王老吉推出無糖、低糖涼茶;2017年王老吉推出「1828王老吉現泡涼茶」;2018年王老吉推出可樂、白雲山礦泉水等產品。

再加上早已存在的王老吉蓮子爽、王老吉夏桑菊、王老吉鐵棍山藥……看上去王老吉大健康似乎是鐵了心要將多元化進行到底,即便是冒著傷及品牌的風險。

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王老吉用一個新品牌,或者採取直接收購的方式,來完成新品類的「跨界」,會更可行。但目前直接用「王老吉」這一涼茶品牌去做非涼茶品類,可能會傷及王老吉主品牌本身,並有可能被其他涼茶競爭品牌超越。

也不知王老吉創始人王澤邦的後人,看到如此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會作何感想。

3

「錯誤「行徑

2012年,廣葯集團用王氏族人的先祖註冊了四個圖形商標,包括王澤邦、王恆輝及王寶瑤肖像。

王澤邦第五代傳人王健儀隨即發表聲明稱,事情已經影響到其家人的聲譽,因為市場上一些產品不是其家族出品,比如王老吉綠豆沙、王老吉即食粥等。

她還表示,不會發展涼茶以外的其他產品,「王老吉世代都是賣涼茶的,我們只想將涼茶發揚光大,但一些非涼茶產品已經開始進入海外市場,甚至有消費者投訴到我們公司去了。」

據媒體報道,彼時的廣葯還計劃利用王老吉品牌生產啤酒、獸醫及生化用品,這同樣令王健儀感到憤怒。

另一方面,廣葯出爾反爾也激怒了王老吉的後人王健儀。 廣葯曾允諾王健儀雙方共同出資成立王老吉葯業(各佔48%,其實看持股比例,就知道廣葯想要佔有主動權),並將廣葯持有的王老吉商標轉移至王老吉葯業。但公司成立後,廣葯沒有兌現承諾,只讓王老吉葯業代售白雲山涼茶。

此後,王家後人便完全站到了加多寶一邊。

事實上,王老吉大健康高調而迅猛的多元化戰略,一直飽受業界爭議。

早在2010年,廣葯集團就開始廣泛營銷王老吉品牌,以商標權擁有人的姿態宣稱王老吉品牌價值被評估為1080.15億元,超越海爾成為中國當時的第一品牌。

隨後,廣葯集團以轟炸式的宣傳力度推出其「十二五」大健康產業規劃,即充分利用旗下的品牌資源,打造「全球最大植物飲料研發、生產基地」,實現到2015年達到500億元的銷售規模。納入整合資產包括所有非藥品資產,涉及廣葯旗下的相關老字號、品牌王老吉、白雲山、陳李濟、潘高壽等。

此後,廣葯集團使用了加多寶紅罐涼茶產品的圖片、廣告語、捐款活動乃至銷售數據。並公開聲稱以王老吉品牌為核心平台,整合其他品牌進行招商工作,招商範圍涉及飲料、食品、白酒、保健品甚至醫療器械。

隨後,王老吉開始了各種以品牌授權OEM生產方式「試水」。例如,推出維生素能量飲料「吉動力」,乳酸菌發酵飲料「吉悠」,以及枸杞飲料「大紅袍」。不過,時至今日,王老吉依舊沒能如願擺脫「涼茶依賴症」。

「在飲料行業,廣葯集團其實還是一個新手,以上飲料品類,都是競爭非常激烈的細分市場,實力強大的企業很多,同時在幾條戰線上與這些大品牌PK,成功率比較低。」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另一位業內人士則直接指出,王老吉涉足的非涼茶品類,多數功能性與涼茶「去火」的訴求不符;甚至枸杞飲料本身還有上火的風險。

據知情人士透露,王老吉前幾年也曾經授權做過一些產品,比如龜苓膏、絞股藍等產品,也都沒有成功。而做這些授權的初衷,更多的則是基於個人關係,因為是朋友關係,是合作夥伴,就以很低的成本授權給對方去做,這其實也是部分國企不太「市場化「的做法,更像是基於某種利益的驅動。

有觀點認為,從商品層面,王老吉作為涼茶第一的聯想力,需要更強大的營銷手段去鞏固,而不是盲目地將品牌和產品多元化。


推薦閱讀:

TAG:涼茶 | 飲料 | 王老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