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勝利——庫特之圍(中)

被遺忘的勝利——庫特之圍(中)

來自專欄加利西亞電報站90 人贊了文章

真主創造了火獄,但是覺得火獄還不夠邪惡,這才又創造了美索不達米亞。

——阿拉伯民間諺語

1.4撤退與泥潭

在經過泰西封這場皮洛士勝利之後,湯森下令部隊原地休整,並派出偵查騎兵觀測奧斯曼大軍的動向,在知曉易卜拉欣並沒有把部隊撤入巴格達之後,湯森感覺到一場滅頂之災即將到來,他沒有後備隊,同時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境地。1915年11月25日,他下令部隊向庫特撤退。

當撤退開始之後,英國軍官們所有想到的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都發生了。因為河道的汛期已經結束了,不能再像春季那樣直接乘坐汽艇撤退了,大部隊必須在泥潭和烈日之中行進,伴隨著他們的是數不清的蚊子和瘧疾。比起部隊來講,部隊傷員的命運更是悲慘,因為之前根本沒有考慮到會出現如此高強度的作戰,英國在美索不達米亞的醫療設備等同於0,運送他們的不是擔架,而是那兩艘已經數去戰鬥能力的駁船。

我從距離船隻300-400碼的距離看到,那艘沒有雨棚的駁船,甲板上有著一朵朵花一樣的裝飾,而走近了船隻後,一股惡臭撲鼻而來,原來那些東西是乾燥的人類糞便!船上十分擁擠,傷員們也沒受到照顧,他們的排泄物充斥著躺著的地方,在這塊30平方米的糞便池之中!從頭到腳全是糞便,我開始檢查第一個病人,當我把手伸入他褲子的時候,我以為他出現了大出血癥狀,裡面是濕漉漉的,當我把手伸出來的時候,才發現所謂的「血塊」是一堆堆的大便。他的腿骨折了,很明顯不是由於槍傷所致,而是顛簸過程中造成的。

——羅伯特·瑪卡姆·卡特 少校 印度遠征軍醫生

傷員遭受如此悲慘的命運,由於影響過於惡劣,英國政府不得不對這些事情展開調查。

除了烈日和蚊子,步兵們還要遭受敵人的騷擾,易卜拉欣自從知道了湯森跑路以後,下令各部隊立即開拔,白天派遣土耳其人從後方與湯森的後衛交戰,晚上派遣阿拉伯狙擊手向湯森的營地開火,這種騷擾戰術被證明是非常成功的,極大的拖延了湯森的後撤。

運送傷員的駁船

1915年12月3日,湯森的部隊精疲力竭,必須在庫特休整,而尼克松要求湯森頑強抵抗,擊退奧斯曼集團軍。

1.5庫特圍攻

四天之後,易卜拉欣的第六集團軍抵達了戰場,由於他急功近利,不等完全包圍要塞就發動了3次進攻,導致奧斯曼軍隊在這裡無功而返。湯森發現第六集團軍有大致11,000人之後,迅速的派出了自己僅有的騎兵,從河道撤退,將目前的狀況報告給尼克松。

同時這場戰役傳到了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最高指揮官哈利勒帕夏耳朵里,他敏銳的眼光發現了這將會是一場大捷,並從加里波利調遣了至少15,000人的部隊協助易卜拉欣。根據馮·德戈爾茨的意見,奧斯曼軍隊不適合在這種狀況下強攻庫特,而是要攻佔庫特周邊的要道,切斷英國人的補給線,在周邊的陣地吸引他們的援軍,進而餓死庫特內部的英軍。

進行進攻的奧斯曼軍隊

另一方面,英國人終於坐不住了,因為湯森宣布他的食物只夠維持一個多月的,於是英國當局試圖用所有的方法來挽救第6師和第12師下屬30旅將近14,500人被圍的情況,他們甚至不惜向俄軍司令部發電報,要求他們的高加索第一騎兵軍從北方進攻,立刻支援庫特守軍。俄軍堅決執行了命令,但是並沒能完成目標,他們佔領了巴格達以北150公里處的陣地之後,就陷入了相持戰。

奧斯曼人在德戈爾茨元帥的指點下迅速構建了數到防線,第一條是謝赫薩阿德地區的兩道戰壕,由35師把守,緊接著是漢那和萬地河口,當英國人突破這裡之後,他們要面對艾斯辛前方大量的戰壕和杜佳拉多面堡,這才能算徹底的控制底格里斯河,進而才能控制庫特。

1.6謝赫薩阿德之戰

1916年1月6日,英國人的第一支援軍——底格里斯軍團抵達謝赫薩阿德,這是喬治·楊赫斯本爵士率領的第19旅,28旅和35旅,這些印度部隊都是剛剛成立的,和第六師的戰鬥能力無法相提並論,事實上還有一支部隊由芬頓·艾爾默爵士帶領,當時未能抵達戰場,但是由於湯森和尼克松的堅持要求,艾爾默命令楊赫斯本立即發動進攻。

然而楊赫斯本第一次進入美索不達米亞,他連張像樣的地圖也沒有,更雪上加霜的是謝赫薩阿德地區就是一片平原,沒有任何的制高點,奧斯曼軍隊將自己隱藏在底格里斯河旁,而英軍對此一無所知。在沒有進行炮火準備的情況下,英國軍隊發起進攻。當天執行的很混亂,楊赫斯本不僅分兵打擊對手,還下達了一連串模稜兩可的命令,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敵人的防線位置,在損失了600人之後,楊赫斯本下令重組。

芬頓·艾爾默爵士,工程兵中將,底格里斯河軍團指揮官,曾經在印度有過解圍經驗,他手下的部隊完全有機會對庫特外的防禦進行突破,但是由於對手是老謀深算的普魯士元帥以及湯森和尼克松瘋狂的求救,導致他沒有及時的準備好戰爭計劃,隨後被喬治格林奇·中將取代

第二天早上,艾爾默爵士帶領的主力部隊抵達,這支部隊不僅擁有第二黑守衛禁衛軍,還擁有印度最精銳的第6騎兵旅。艾爾默把自己的部隊交給喬治·肯波爾少將指揮,自己則制定了倉促的計劃。在目前看來他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底格里斯軍擁有 13,300人和42門火炮,而奧斯曼人只有不足這個數字的四分之一,還缺乏火炮。他把肯波爾的部隊放在右岸突襲敵人,左岸的楊赫斯本要在敵人火力之下前進5英里,之後當肯波爾佔領右岸的時候,楊赫斯本再發動對奧斯曼人的總攻。

然而那天起了大霧,楊赫斯本的部隊抵達了預定位置,可是肯波爾根本沒有發動進攻,因為他壓根就不知道敵人確切的位置。到了中午,楊赫斯本命令士兵就地吃飯,結果大霧突然散去,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直面奧斯曼人防線的中心,此時哈利勒帕夏已經率領自己的52師和騎兵團抵達了戰場,並且還有了20門火炮的支援,楊赫斯本的軍隊被瞬間擊潰,遭受重大損失。

右岸的進攻在下午開始,在絕對優勢兵力下,由庫爾德人和阿拉伯人組成的35師又一次潰敗了,他們拱手把陣地讓給了敵人。當晚英國人開始用重機槍和火炮對左岸犁地,楊赫斯本的部隊也發動了一次成功的夜襲,哈利勒帕夏下令,毀掉防線立刻撤退到七英里外的底格里斯河支流瓦迪河的預備陣地。

1.7奧斯曼的增援

哈利勒帕夏,他以美索不達米亞指揮官和第六集團軍指揮官的身份出現在了戰場上,跟隨他一起來的至少有20,000奧斯曼生力軍,空軍也抵達了戰場,大量的對地攻擊機出現在了庫特,這是英軍始料未及的,他們根本沒想到奧斯曼人會有如此巨大的實力在圍攻湯森。與此同時,萬惡之源的尼克松被撤職了,他的參謀長取代了他,但是沒有辦法,英軍只能硬著頭皮繼續進攻。

「我決心繼續進攻庫特,但我有義務指出,現在的進攻條件最不成熟,我當然身為最高指揮官要承擔所有責任,因為我考慮到當局要求我們用最大的努力去解救湯森」

——芬頓·艾爾默 中將 底格里斯軍司令部

1月13日,英軍對萬地河道發起進攻,如同上場戰役一樣,早晨依舊是大霧瀰漫,雙方的作戰效率極差,悶熱使得士兵們難以忍受。中午大霧散去,雙方在下午進行決戰。上一次戰役已經證明了肯波爾是一位優秀的進攻專家,於是這一次他率領印度28旅負責主攻任務。而不幸的事,楊赫斯本的大部隊又一次迷失了方向,當肯波爾發起進攻的時候,他居然在兜圈子,原因是依然沒有地圖。隨即肯波爾被迂迴過來的奧斯曼大軍擊潰,而這一次,奧斯曼軍隊的數量已經略多於英國人了,他們還擁有了信號彈和機關槍,在消耗了英國人之後,奧斯曼軍隊撤出了萬地。

印度軍隊的防空陣地,當奧斯曼空軍抵達戰場的時候,他們基本上已經敗局已定了。

一周之後,艾爾默意識到,如果不拿下漢娜河口,那麼皇家海軍就無法進行航道支援,這不僅不能為自己帶來火力支援,也不能給湯森帶來要緊的糧食,隨即決定率領部隊進攻漢娜河口。因為上一次的慘敗,他已經不再相信楊赫斯本和肯波爾。這次他親率印度第3師和印度第7師向漢娜河口進攻,在一天的炮火準備之後,英軍發動衝鋒,順勢攻佔了防守空虛的第一條戰壕,而當印度勇士們越出戰壕的時候,發現前方是一處600碼的空曠地帶,當他們發起衝鋒是時候,遭到了數十個奧斯曼機槍火力點和奧斯曼空軍的打擊,幾個小時之後,1200人戰死沙場。

此時艾爾默發現自己麻煩大了,雖然現在他依然以充足的兵力,但是後方醫療和後勤已經一塌糊塗。

因為英國人沒有意識到泰西封戰役是一場什麼模式的作戰,所以他們根本沒有考慮到會爆發如此高強度的作戰,從謝赫薩阿德戰役開始,英軍短短一個月之內,損失了8500人。死了的人得到了解脫,不必再這苦悶的地獄之中作戰,而更慘的是受傷的人,他們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達到野戰醫院的急救,而剩下的人必須做駁船去200英里外的巴士拉補給站得到救治。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惡略的衛生環境而不治身亡(參見上文的引用)。更多的人還要忍受每天巨大的溫差,有幾天晚上甚至出現了0度以下的,後勤的食物也因為沒有妥善保存而變質,這導致英軍營地的痢疾,腹瀉,壞血病,瘧疾,肺炎橫行。

現在擺在英國人面前的局勢已經不太樂觀了,但是湯森目前來看還是有吃的,而印度當局很快會派遣更多的遠征軍,包括加強的第12師,湯森在被圍攻的時候幹了什麼呢,他為什麼沒有協助艾爾默突圍呢?俄軍還會在這場戰役中出現嗎?而奧斯曼軍隊最終會取得什麼樣子的勝利呢?請您收看下期,庫特之圍大結局。


推薦閱讀:

TAG:第一次世界大戰 | 奧斯曼帝國 | 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