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了這種能力,成績再好也難以彌補
來自專欄小v醬談教育
只有身心都美,才叫美,而善良,是最美的靈魂化妝師。
最近,因為孩子的穿衣問題,我在家裡沒少被親媽碎碎念。
「你就由著她吧,看那紅配綠的,醜死了。」
「孩子長這麼快,衣服大點怎麼了?明年還能穿一季。」
……
亂搭又如何,誰的童年不是這樣一路試錯,一路摸索過來的?哪個寶寶沒有哭著鬧著說,要自己挑衣服,選鞋子?誰小時候沒偷偷穿過媽媽的高跟鞋,塗過媽媽的胭脂水粉?
臭美,是美的開始!
千萬不要忽視對孩子的美育教育。因為一個穿衣得體、會打扮的孩子,長大後會活得更優雅更自信。
審美能力,是我們能送給孩子的,最棒的禮物之一。
應該讓孩子從小到大浸潤在美的氛圍中,從而推動他們審美水平的提高。
01
美育教育,需要從娃娃抓起
演員黃磊的女兒黃多多,給人的印象一直都很陽光積極,充滿張力,被無數網友當做「別人家孩子」的典範學習。
在一次採訪中,黃磊被問:「多多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穿衣風格,你覺得好嗎?」
黃磊秒答:「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個性,要有對美的感受。」
翻看多多媽孫莉的微博,簡直是一部記錄女兒成長的「合集」,處處透著美的氣息。
多多的畫,惟妙惟肖,色調和諧。
多多還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設計並製作禮服,為芭比娃娃做了好看的裙子。
多多無論從氣質,到自身裝扮,還是對藝術品的追求都堪稱教育孩子的典範。
這應該感恩於爸爸媽媽給了她一個自由放鬆的童年,沒有去驚擾她的審美敏感期,完美呵護了她的這一天性。
有人擔心,多多因為愛美,影響了學習。
事實上,多多不但能畫畫、做手工,會烘焙,能T台走秀,還能演話劇,更重要的是她還是妥妥的學霸一枚。
當我們的孩子還認不清26個英文字母的時候,多多已經會讀全英文書籍了,而且已經翻譯了三本書。
「愛美」不是洪水猛獸,美應該被認可,應該被鼓勵,而不是被壓制。
美育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
02
審美能力,能為人生加分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做過這樣一個試驗:
他們讓同一個小女孩,穿著乾淨整潔和破舊邋遢兩種衣服,獨自出現在大街上和餐廳里。
結果顯示:6歲小女孩Anano穿上乾淨好看的衣服時,人們都紛紛投來善意的目光,而且還有陌生人過來關心她;當她打扮成一個衣衫襤褸的小流浪者時,周圍人都對她視而不見,有人甚至擔心她偷東西,還有人要求趕她出餐廳。
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讓小女孩情緒崩潰。
她哭著說:這使我非常沮喪,因為我的臉上布滿了髒兮兮的煤灰,我的所有衣服都是髒的,他們都讓我走開。
孩子很在意來自周圍人群的評價,讚許的語言會讓孩子活得更加自信,而鄙夷,只會讓孩子愈發的自卑。
木心說:「沒有審美能力是絕症,知識也救不了你。」
楊瀾說過自己在國外的一次經歷,她25歲的時候,在英國留學參加一場面試時,因為衣著隨意被拒了。
當時她非常氣憤,認為對方不看重能力,而是以貌取人。
沮喪的她,披頭散髮穿著睡衣裹著外套去了一家咖啡廳,坐在對面是一位如伊麗莎白女王一樣優雅的英國老太太,她給了楊瀾一張便簽:洗手間在你左後方拐彎。
當楊瀾再次回到座位上的時候,老太太已經離開,餐桌上留著另外一張標籤:作為女人,你必須精緻。
她突然意識到,得體的穿著是對自己,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蔡元培先生認為:一個完整強健人格的培養,並不源於知識的灌輸,而在於感情的陶養。這種陶養就在於美育。塑造全面完整的人,也正是美育的宗旨。
民國才女林徽因,是名「美而不媚」的美女,她的美大氣沉著,猶如白玉蘭一樣,清新淡雅。
她的才情,她的品格,以及她對美的判斷力,成就了她一代建築大師的稱號,還讓她在「衣品」上更勝人一籌。
美是一種裝飾,更是一種門面,裝點的是自己的人生。
真正的美育教育,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情操。
03
有美的外表還要有美的靈魂
外表美固然重要,心靈和精神美更重要,只有內外兼修的美育教育,才會讓孩子汲取到源源不斷的生命給養,孩子的生命之河才不會枯竭。
這幾天,看了一條毀三觀的新聞,簡直氣炸了。
一擁有300萬粉絲的漂亮網紅,竟然因為一條寵物狗,動手毆打一名懷孕32周+的孕婦……
「好看的皮囊千千萬,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外在美和內在美是互相滋養的,高貴的外表,配上有趣的靈魂才是真的美。
一個人只有美麗的外表而沒有豐富的內涵,定是無趣的。
要及早讓孩子明白,當內在與外在匹配時,才是一個人最美的體現!
一個有著良好品質,內心豐盈而篤定,堅強獨立且自信的人,會讓人變得更灼灼生輝。
只有身心都美,才叫美,而善良,是最美的靈魂化妝師。
04
培養身心靈都美的孩子
尹建莉老師曾說,她的女兒圓圓在2歲左右開始亂塗亂畫,而她為了呵護女兒的天性,更是為了培養孩子的想像力,不惜在家裡留出一面牆,專門供女兒塗鴉用。
相比於孩子的才華和豐沛的感情,一面牆又值幾個錢?
心理學研究認為,每一個孩子,在2.5-5歲的時候,都會經歷一個審美敏感期。
我們應該抓住孩子的審美敏感期,從外在和內在兩方面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
一個身心靈都美的人,才是美育教育最成功之所在。
「給我一本教科書,給你一座美術館。」
台灣的「美感細胞」團隊,為了提高孩子的審美力,他們在原有課本內容基礎上,對課文插畫和課本設計進行了改造。
「我們無法定義什麼是美,但是我們可以給他們空間,讓他們多點想像跟延伸。」這就是設計者的初衷,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審美,懂得審美。
孩子對美的認識,從來都是靠成年人成全的。
柏拉圖說:「最好的教育就是那種使心靈和體魄儘可能得到美的熏陶,儘可能地臻於審美的教育。」
美就在我們身上、在我們的心中、在我們的文化里、在我們的靈魂里,在我們的教養中。
美育教育是一種人格教育,更是一種精神傳承。
把美育根於內心,一代代延續下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