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科技、人民、光明三大報主編如何看待「講真話」

科技、人民、光明三大報主編如何看待「講真話」

來自專欄知識分子39 人贊了文章

摘 要

在《知識分子》和《科技日報》共同主辦的「科學精神中國行」的發布會上,人民日報社前副總編輯、光明日報社前副總編輯不約而同認為科學精神的一點是「實事求是」、「講真話」,科技日報總編輯指出批評質疑是科學精神的精髓。

● ● ●

人民日報社前副總編輯謝國明:

實事求是,知易行難

「科學精神在中國」謝國明_騰訊視頻?

v.qq.com圖標

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官方網站發布信息《學校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結果》稱,該校學術委員會本著「依法依規、嚴謹規範、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認真核查了該論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實驗資料,並委託第三方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重複驗證實驗,認為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

論文造假、論文出錯,國內外都時有所聞。聞所未聞的河北科學大學的這個結論:認為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

多麼精確的文字,未發現,如果以後有人發現了,調查者就沒有責任,自己只是未發現,而不是確認。一篇不能重複結果的論文,不是這個團隊「主觀」撰寫的,難道是「客觀」產生的?

這是嚴重缺乏科學精神的一個典型,嚴重違背該校學術委員會自稱的「依法依規、嚴謹規範、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

科學精神是科學共同體的精神支柱,是科學界的行為規範,是科研工作者的立身之道。在國際社會,造假者一旦被揭露,無不身敗名裂,逐出科學共同體。河北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這樣的科研領導機構,做出嚴重違反科學精神的結論,堂而皇之地公之於眾,這不是一般的缺乏科學精神,而是公然踐踏科學精神。

有識者認為,科學精神的核心是實事求是。實事求是,知易行難。

中央黨校門口校訓「實事求是」,樹了一個很大的碑。有人就此編了一個段子,迎著實事求是來,繞著實事求是走,背著實事求是學,離開實事求是干。這個段子非常寫實,但當這個段子流行以後,寫實的意味已經無人關注,實事求是的知易行難意味尖銳地突顯出來。

弘揚科學精神,要防止蒙昧主義和神學迷信、技術至上和科學主義兩種傾向。

蒙昧主義和神學迷信,在中華大地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土壤。在科學昌明的今天,仍然有相當多的成功人士、甚至有少數黨政領導幹部,把魔術當神跡,拜騙子為大師,花巨款求護佑。

更有甚者,有人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為蒙昧主義張目。一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國針灸雜誌第37卷第11期(2017年11月)發表了一篇奇文,《試論「量子糾纏」與針灸》,論文作者猜想,直系親屬間存在量子糾纏現象,父母生病,給子女針灸就可以治療;子女生病,給父母針灸即可治療;甚至兄弟姐妹之間也可以實現針灸互治。

論文作者為了證實這個猜想,找到15例痛症患者和親屬,讓他們同處一室進行針灸治療。結果顯示,「所有的痛症均有減輕,其中4例患者疼痛即刻消失。」論文作者進一步猜想,在擁有共同子女的夫妻之間,也可能會產生病理上的量子糾纏現象。

當然科學講究大膽,我覺得你怎麼想都可以,你發論文嚴謹一點,我疼痛了扎我女兒,到另外一個房間去,不要當面,當面有心理反應嘛,做了15例大膽的一個結論就出來了,我覺得這個就少點科學精神。如果這個東西成功,真的是科學,那中國古人更科學,我們中國古人扎小人,把誰的名字寫在上面,一紮就把他扎了。量子科學要能扎小人了,這是我們現在的人乾的。

還有一個,科學技術對社會進步的作用力越來越大,技術至上跟科學主義也在抬頭。技術至上和科學主義就是把科學技術和科學精神說得「過火」,加以誇大,把科學和科學精神運用到實際適用的範圍之外,就了荒謬絕倫的東西。

我在崗位上的時候,國家標準局把我找去了,說《人民日報》不科學、不演進,說農民畝產怎麼怎麼,一畝地兩畝地的畝,現在國家給否定了,要用公頃,單位公頃多少,中國農民人均不到一畝地,他的地就是零點零零多少公頃,你說我怎麼報道?還有他說你還要用「里」,里也不對,現在用公里了,我說長安街「十里長街」,我弄一個「五公里長街」好聽嗎?披著科學技術的外衣容易迷惑世人,魚目混珠,所以弘揚科學精神要走正路,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

光明日報社前副總編輯劉偉:

求真是科學精神的鐵律

「科學精神在中國」光明日報劉偉發言_騰訊視頻?

v.qq.com圖標

「科學精神在中國」,這個題目太好了,我感覺到如梗在喉、不吐不快,但是吐又吐不出來,大家知道我們中美貿易戰也好、還有方方面面的新聞,科學發展太需要了。

回顧中國科技史,雖有四大發明,有若干獨創的科技成果,但精神層面的認知,理性的認識和規律性總結,這方面的知識,微乎其微,不免讓人扼腕。

中國有輝煌的科技史,但沒有科學認知的理論總結,說到底就是缺乏科學精神。

「科學精神何?求真理是已。」1916年1月,中國科學社社長任鴻雋發表的《科學精神論》是中文文獻首次用到「科學精神」這個詞並作了闡述。

1922年中國科學社第七次年會上,梁啟超在演講中指出:「有系統之真知識,叫作科學;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統之真知識方法,叫作科學精神。」

科學精神有三個關鍵詞:求真、實證、創新。

如果說,「求真」是科學與科學精神必須遵循的鐵律,那麼,真實,是媒體人最需秉承最需堅守的理念。新聞的生命是真實,這一點科學精神與媒體人的精神追求是一致的。

《光明日報》有一篇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的標準,1978年5月11日發表。

我認為,這是中國自五四以來,科學精神在中國最好的傳承體現。剛剛結束文革的中國,受到思想的桎梏,不敢想,不敢闖,唯唯諾諾,只唯書,不唯實。光明日報這篇文章是媒體人重歸新聞的真實本源,重現實事求是的唯物主義理論實質,回歸科學求真務實的精神實質。

改革開放到今天取得的成績,我認為首先是得益於思想解放。是不是可以說,五四運動之所欲,改革開放終所得,沒有解放思想,沒有正視實事求是,就沒有中國發展的今天。

目前中國的發展正處在爬坡的階段,尤其是一些卡脖子的科學技術還被別人拽在手裡,我們還隨時隨地受到打擊和封鎖,我認為科學技術可以受制於人,科學精神不能受制於人,科學精神不僅僅是科學家才具備,也不是科學家的專利,科學精神應該是一個文明國家公民所必須具備的精神。具體來說,農民用心種地,工人用心做工,媒體人堅持新聞真實的理念,這些都是科學精神的體現。當然有人也可以把它歸到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也是對科學的認知。

現在社會的大背景、大環境來說,難以培養出(錢學森)那樣的人才,和我們的引導有一定的關係,比如說社會的急功近利、浮躁,還有一些浮誇。現在站在整個社會輿論前面的都是馬雲、馬化騰,再加上劉強東,創辦公司,一夜暴富,當然他們也很辛苦、很艱難,但給我們的印象就是這麼一種趨勢、這麼一種導向。我在學校接觸的那些學生,包括研究生,來了就問導師我這個論文怎麼寫,什麼工作好找,全部是這樣,研究一些冷門的東西的精神還是缺乏。現在知識已經非常非常多了,但是在精神上的培養少一點。

如果加強科學精神培養,我覺得還是可以出人才的,再加上人格的培養,獨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等,培養一種德智體全面的人才,一天出不了錢學森,但是十年、二十年我認為還是可以出錢學森的,而且是推出更多的這樣的梯隊,這樣的科學家隊伍。

順便說一句,前兩年在《光明日報》簽發了一篇稿子,首先怪我自己看稿子不仔細,裡頭有兩句氣話,原封不動的就是談的錢學森之問,作者說我們確實培養不出人才,培養了一批奴才,把大家一棍子都打了,被領導看了,我還挨批了。

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

批判是科學精神的精髓

科技日報劉亞東_騰訊視頻?

v.qq.com圖標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1年,盟軍總部秘密組織一些科學家,專門研究降低軍機被擊落概率的問題。他們發現,倖存的軍機中,機翼中彈很多,而機身和機尾中彈很少,於是建議加強機翼部位的防護。

但哥倫比亞大學的統計學教授亞拍拉罕·沃德(Abraham Wald)力排眾議。他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觀點——應該加強彈痕少的機身和機尾部位的防護,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的軍機,只有很少的機會返航,而這部分數據被忽略了。事實證明,沃德教授是對的。這就是統計分析學中的「倖存者偏差」問題的來源(Survivorship bias)。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但只是一個簡化的版本。事實上,關於降低軍機被擊落概率的問題,沃德教授先後提交了八篇論文,其中主論文長達80多頁。顯然,他是對相關問題做了嚴密、嚴謹的分析後才得出正確的結論!

一般說來,研究這個問題的人們傾向於把注意力集中於那些能夠飛回來的飛機,而忽略那些沒能飛回來的飛機,所以無法做出最接近真相的判斷。能夠關注到「倖存者」之外的「遇難者」,需要一種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的邏輯起點是質疑,沒有質疑就沒有批判。但質疑不是懷疑一切,它是建立在對科學規律系統、完整把握的基礎上,在正常中發現反常,在天經地義中發現大謬不然。

現代科學已經陪伴了我們四百年。然而,我們今天甚至還沒辦法準確地定義科學。雖然不能準確地定義和描述它,但人們卻不能因此而無視其客觀存在,更不能否定其公認的判斷標準。

說起科學,人們很容易理解為科學知識。事實上,它還包括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其中,科學精神是統領,是體現在科學知識中的思想和理念。

科學精神是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的總稱。科學精神是一種基本的精神狀態和思維方式,它由科學性質所決定並貫穿於科學活動之中。它一方面約束科學家的行為,是科學家在科學領域取得成功的保證;另一方面,又逐漸地滲入公眾的意識深層。科學精神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但其核心和精髓是批判質疑。

人類渴望了解這個世界,迫切地想要知道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所有的文化,包括宗教,都是在嘗試回答這些問題時給出的不同答案。而科學的使命就是要不斷地揭示反映宇宙本質的規律,也只有科學研究才能找到唯一正確的答案。一旦人們掌握了這些規律,就能在實踐中自覺運用之,從而在更高的精神境界和更好的物質環境中生產和生活,甚至創造出新的文明。

但另一方面,我們崇尚科學,卻不應迷信科學。它既不高大上,也不白富美,而是我們身邊一個忠實的夥伴——能力很強,但也有弱點。

首先,科學不是萬能的。科學是人類認識自然的一盞明燈,但其照亮的範圍極其有限。面對無窮的自然奧秘,科學的表現常常像個一臉茫然、不知所措的學童,因為永遠有一些事物超出科學的力所能及。比如,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是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於137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的。那麼,大爆炸之前的情形是什麼?再比如,數學裡無窮大和無窮小所對應的自然表象如何展現?對於這些問題,目前的科學都回答不了。

其次,科學不代表一貫正確。科學發展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在不斷的自我否定中前行。科學史上那些富麗堂皇的大廈無不在一座座廢墟上拔地而起。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經典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再到量子力學,每一種重大科學理論的誕生都不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演進,而是新理論對舊理論的顛覆和革命,常常伴隨著激烈的對抗和衝突,一些科學家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科學發現往往都是挑戰已知概念,不可能符合傳統邏輯,引起爭議和非議是必然的。這就要求科研人員嚴肅嚴謹,誠實守信,準確無誤地報告研究過程,毫無保留地公開自己的實驗數據和研究結果。同時,要尊重他人批判質疑的權利。

科學僅僅是人類文明發展中的行為過程,是人類對真理和真相永無止境的追求過程。因此,科學的發展須臾離不開批判質疑。但普遍而言,中國科技界缺乏這樣的學術文化,顯性的輿論和隱性的氛圍不鼓勵批判質疑。一方面,我們的科技工作者缺乏批判質疑國內外同行的能力和勇氣;另一方面又缺乏接受他人批判質疑的氣度和胸懷。中國人講究中庸之道,和為貴。

一個最近的例子是韓春雨事件。2016年5月2日,韓春雨關於新的基因編輯技術的論文在線發表。從6月初開始,有人陸續在網上發貼,反映自己在重複韓春雨的實驗時遭遇失敗。7月29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者蓋坦布爾焦(GaetanBurgio)在博客分享了自己重複失敗的實驗細節,並呼籲《自然科學技術》雜誌請韓春雨公布原始實驗數據和實驗條件。西班牙國立生物技術中心研究員路易斯·蒙托柳(Lluís Montoliu)在重複實驗失敗後聯繫韓春雨未果,最終通過郵件組呼籲同行停止重複NgAgo實驗,直到韓春雨做出解釋。

當實驗被多位同行確定不能重複並遭受質疑時,韓春雨沒有表現出應有的謙虛和坦誠,而是以各種理由搪塞、辯解,甚至攻擊、謾罵。這期間,韓春雨經常說,「有人想害我」 「因為我動了別人的蛋糕,他們要誣陷我」 「我跟他們不是一個圈子,所以他們不認可我」,等等。他的這些表現無疑和科學精神背道而馳。不願意接受批判質疑,就連一個合格的科技工作者都談不上,遑論科學家!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應該而且一定能夠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

科學精神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根據習總書記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論斷,我認為,中國的文化創造和文化進步應該包括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弘揚科學精神對於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和思想文化建設是不可或缺的。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弘揚科學精神在中國的必要性、複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只有這樣,中國和科學事業才能走向光明的未來。

謝謝大家!

去知識分子網站看一看這些文章:

JAMA撤銷康奈爾大學學者6篇論文

JAMA撤銷康奈爾大學學者6篇論文-資訊-知識分子?

www.zhishifenzi.com圖標

《科技日報》《知識分子》聯袂發起「科學精神中國行」活動

《科技日報》《知識分子》聯袂發起「科學精神中國行」活動-資訊-知識分子?

www.zhishifenzi.com圖標

艾滋病長效治療取得突破,有望一年只服一兩次葯

艾滋病長效治療取得突破,有望一年只服一兩次葯-資訊-知識分子?

www.zhishifenzi.com圖標

繼出現人造精子後,科學家最近又造出人造卵子

繼出現人造精子後,科學家最近又造出人造卵子 -資訊-知識分子?

www.zhishifenzi.com圖標

製版編輯 | 皮皮魚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商務合作請聯繫

business@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推薦閱讀:

TAG: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