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別去熱門景區看人海了,這幾個地方人少景美又好吃!

十一別去熱門景區看人海了,這幾個地方人少景美又好吃!

來自專欄憨豆旅遊1 人贊了文章

十一長假,基本跟一個「擠」字綁定了

還把各種「網紅景點」列入行程單?

那不把你堵得興緻全無才怪啊!

東西南北中

金秋時節那麼多美景

何必為了玩添堵呢?

到這些地方慢悠悠地逛吃逛吃才是王道

這個十一長假

不要再去熱門景區看人海了

這幾個地方人少又好吃啊!

在比廈門還文藝的城市吃一碗魚丸

相比廈門,福建省內的一切城市似乎都顯得黯淡無光。

太好了!當小清新、文藝范都蜂擁去廈門的時候,被忽略的省會福州才能安靜地過自己的慢節奏生活。

▲ 作為最早開埠的城市之一,福州的倉山老洋房才不像廈門鼓浪嶼那樣屈指可數。生活在倉山的都是地道的福州人,守護著老房子,也守護著歷史。冰心、嚴復、林徽因、林則徐都曾在這裡居住。

隨手一拍都是復古的景緻,所以福州會被稱為「萬國建築博物館」。

要問普通的福州人最喜歡去哪裡?當然是無數家藏在巷子里的美食小店啦!

早上沒啥吃的,就來一份鍋邊糊、海蠣餅吧;中午呢吃簡單的拌面、扁肉、牛雜、撈化;到下午有芋泥、花生湯;晚上再去吃最經典的肉燕;夜宵的話滷味、元宵,燒烤都算重口味了……

▲撈化,其實就是海鮮粉絲湯

▲ 肉燕,肉燕的皮靠人工用木槌將豬瘦肉捶打成肉茸,加入甘薯粉揉製成薄如蟬翼的燕皮。

▲ 鹹味元宵,這些小美食對吃貨來說是致命的——一份不過癮,兩份三份就接著來了。

而濃縮了整個福州精華的魚丸,對當地人而言,是早飯、是點心、是正餐、是夜宵。

在福州,還有「無魚丸不成席」的說法。

▲ 鰻魚肉、鯊魚肉、鯰魚肉都可以拿來做魚丸,鰻魚肉傳統、鯰魚肉細嫩。魚肉剁茸、擠魚丸也是一項技術活,全憑經驗積累,在福州,最好吃的魚丸館子一定不在酒店。

跟著老福州鑽進大街小巷,尋找一家家老店,你才能在魚丸里聽見這個城市潮起潮落的聲音。

贛南米粉魚,越辣越停不下來

贛州,95%的人都屬於客家人,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客家圍屋,「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就是毛主席在這裡寫下的詩句。

▲ 贛南擁有500多座的圍屋,是真正意義上的客家搖籃。不同於福建土樓,圍屋一般是方形的,看起來十分莊嚴,關西圍還被譽為「東方古羅馬城堡」。

作為江西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它可以直接被叫成贛南,在這裡你能看到保留完整的客家習俗:招待客人有擂茶、酒釀蛋,逢年過節還有「四盤八碗」。

去老商圈文清路逛街;去釣魚台巷子吃釀豆腐、小炒魚;去千年古巷灶兒巷吃炒田螺、信豐蘿蔔餃;去黃金廣場夜晚散步,去學校後門各種小館子逛吃逛吃……在贛南,這種感覺叫心花開!

▲ 信豐蘿蔔餃,和簡樸卻不乏豐富的贛南客家菜一樣,贛南人把普通日子也過得活色生香。

硬要說一道上得了檯面的贛南客家菜代表,那就是贛南米粉魚,份量足又實在。

米粉魚是用一個竹編的圓籠盛魚,尊重傳統的客家人為它賦予「合家團圓,吉慶有餘」的美好寓意。

▲ 毛澤東吃到這道菜後興緻大發,為它打CALL、為它取名:「這個蒸籠象徵大團圓的月亮,其他四個菜碟子象徵圍著月亮的工、農、商、學群眾,盼望紅軍的到來,我看就叫它『四星望月』好不好?」樸實的贛南人明面上給毛主席面子,其實現在還是叫它的俗名「米粉魚」。

首先在蒸籠的底層墊上生菜葉,然後將煮好的秈米粉瀝干鋪在菜葉上,再將蘸好料的草魚片蓋滿整個蒸籠蒸熟。

最後重點來了,倒入自製的辣醬,撒點蔥花,整道菜才算有了靈魂。

贛南的辣瞬間滲入帶著米香的蒸魚,一咬,口感如蒜瓣一般的草魚片就散落在舌尖,無他,只有「吃了還想吃」能形容。

古徽州不再,臭鱖魚不改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這是湯顯祖心中的仙境——古徽州。

隨著1988年黃山地級市的成立,傳承了800年的地方真成了黃粱一夢。

▲ 圖源地球旅客

古徽州一府六縣,黃山市歙縣、黟縣、休寧、祁門、宣城績溪和江西婺源,這些後來被分解的地方才是文化共同體,嫌國慶婺源、黃山人多的話,隨便去一個不知名的吧!

中原文明南遷帶來的厚重儒家文化在這山越之地沉積,名門望族嚴格的宗族秩序、恪守的忠孝仁義禮,也都在這裡安穩傳承。

▲ 「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倚莊園」,這是古徽州的地理格局;青磚黛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坐看皖南山區的低空雲霧,這是屬於現代人的世外桃源。

徽菜和古徽州一樣,是被禁錮在山越之地的老書生,守著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味道:重油重色重火工,擅理山珍河鮮。

皖南山區的氣候時常讓食材發霉,讓饞嘴的老書生也不得不研究些腌制的方法、開發些不同尋常的美味。

比如毛豆腐,煎一煎大多數人能接受;而臭鱖魚,則會讓一半人覺得是人間至味,另一半人掩面而逃。

▲ 徽州毛豆腐

▲ 臭鱖魚。

古徽州府境內重巒疊嶂,水流湍急,難產大魚。徽州人吃鱖魚要從貴池、銅陵等沿江地區靠肩挑運進,往返一趟七八天,臭鱖魚就是在這路程里被時間施加了魔法。

在這裡吃,家家都會說是自家腌的。

掌握了腌制的火候,你就掌握了運用時間的秘法。夏天腌三天、冬天一禮拜,臭到成仙兒還是令人發嘔,全看做菜人水平。

▲ 接下來的進一步加工,無非用山珍如豬肉片、筍片等,給臭鱖魚點綴一番罷了。

你看,在臭鱖魚面前,所有山珍都是底料。到了黃山腳下,不吃一道臭鱖魚,你枉來安徽啊!

這裡有全浙江最好吃的燒餅

浙江麗水和江西贛南一樣,都是省內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卻獻出了最多的話語權。

▲ 這裡是浙江綠庫,地道的後花園,可浙江人短途出行的目的地,只在一切麗水以北的地方。

但走在浙江大小城市,你一定會看到「縉雲燒餅」,它穩坐浙江最好吃燒餅的寶座,沒有之一。

▲ 朱元璋在浙江境內留下了不少小吃。有天,朱元璋吃縉雲燒餅才咬下一口,就碰到劉伯溫求見。於是朱元璋將盤中燒餅蓋了起來,試探劉伯溫:「先生可知碗下何物?」劉伯溫答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依臣算來,乃燒餅是也。」朱元璋讚嘆不已,後又問國運,遂成著名隱喻語言詩歌——《燒餅歌》。

浙江境內所有用桶子烘烤成的餅,多多少少要向巔峰之作縉雲燒餅看齊。

縉雲燒餅成敗,一看餡料,二看火候。

一般餅店都會提供五花肉和瘦肉等各種版本,似乎還有白糖餡的。

縉雲燒餅的帝皇版,一定是五花肉乾菜餡的。

▲ 浙南的乾菜不同於紹興出名的梅乾菜,短短小小、更加乾柴,配上剁成肉末、豐腴的五花肉,一經烤制就是絕味。所以但對縉雲燒餅,不吃肥肉也請你將就。

縉雲燒餅二看火候,最好吃的縉雲燒餅,一定是老人烤制的。

▲ 燒餅燒餅,重點在燒。無法掌控桶里火勢的大小明滅,炙烤程度全是老人經驗之談。

把握時間的經驗,拜名師無用,得靠年輕人的時間去換。

拿著剛出爐的、滲著油的、外皮金黃裡層鮮美的縉雲燒餅,幸福到流淚。

而且請記住,吃著燒餅的你,哭態也絕美。

沒有烤豆腐,就沒有生活

雲南氣候好,不管城鎮大小,總有很多在街上慢悠悠地閑逛的人,他們最常會在建水街頭巷尾的燒豆腐攤坐下。

▲ 建水古稱臨安府,雲南民謠這樣說建水豆腐:「雲南臭豆腐,要數臨安府。聞著臭,吃著香,脹鼓圓圓黃燦燦,四棱八角討人想,三頓不吃心就慌。」

坐在小板凳上,圍著個小火盆,架個鐵箅子,象棋子大小的豆腐就在上面一個個被烤成焦黃。

▲ 每個人用筷子或者直接用手,抓起一個滾進蘸料碗,或干碟、或醬油碟,無所謂,豆腐本身才是主角。

入口時,是一層焦脆的豆皮,咬合後熱氣和濃香便順著舌尖,慢慢灌入鼻腔,再配上一碗米線,絕了。

全城烤豆腐雖然隨處可見,每一家其實差不了多少,因為原材料只認西門豆腐。

▲ 建水人認為,只有用西門的板井井水做出來的豆腐才正宗、具有獨特清香。井裡還養有幾尾魚,據說是為了防止戰爭時期敵方投毒以及平時測試水質。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板井豆腐坊,是建水做豆腐第一家,始創於光緒年間,如今傳至第六代。

建水豆腐因舌尖名聲大振,滇南城鄉到處有人叫賣建水豆腐。

▲ 建水還有十八吃:汽鍋雞、過橋米線、烤鴨、燕窩、燕窩稀飯、燕窩酥、獅子糕、羊奶菜、臍橙、脆黃瓜、沙莜(紅薯)窩窩頭、涼勺粉、炒米豆腐、水泡梨。

最正宗的產地板井豆腐坊,只要五塊錢,拿一個碗,豆漿、豆花、炸豆腐條、豆腐皮就可以隨便挑,任你吃到飽。

遊客大增,滇南人依舊如豆腐般淳樸。

去革命聖地,只為一碗遵義粉

貴州,說句實話窮山惡水,自古以來描寫貴州都逃不過這裡鬼斧神工的山水。

▲ 對貴州省美食之都遵義來說,赤水大瀑布、四洞溝的喀斯特地貌只是旅遊的一部分。

這裡有全國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場,讓這座嗜辣的紅色城市從底子紅到面子。

遵義人愛小吃,更愛酸辣小吃。

不帶重樣的小吃讓你在遵義從早餐飽到凌晨:烙鍋、燒烤、豆腐果、絲娃娃、豆花面、烤小豆腐、紅油米皮、烏江豆腐魚、各種做法的洋芋……

▲ 聽遵義同學說燒烤五毛一串吃到嗨,我驚訝道世間還有這麼便宜的燒烤。從此揣上一百塊錢去遵義從早吃到晚被列入願望清單。

不過戳在遵義人心尖尖上的,還是一碗羊肉粉。

散養在山坡上的三年以上矮腳山羊,肉質Q彈緊實,是一碗羊肉粉的靈魂。

到了羊肉粉這,遵義人堅持原汁原味。不用繁複的加工,只要把粉煮熟了再往上一碼,澆上湯,調料任君自取。

▲ 調料有泡菜、腌菜、各種辣椒,還得學著「三天不食酸,走路打躥躥」的遵義人多加點醋。

早上爬爬鳳凰山,晚上走走湘江河。

跟著出門覓食的本地人到一家家小店打卡,聽聽堯十三的《寡婦王二嬢》,帶著潮濕氣息的酸辣味便會進入你的夢裡。

一碗豬腳粉,神仙也打滾

北海、欽州、防城港三座城市自東向西排列,佔據了廣西最好的沿海地帶。

欽州位於中心,南下防城港、北海尋找藍天沙灘白雲都只要30分鐘,北上南寧也不到一小時。

▲ 北海潿洲島,近年最火的海島,也是中國最大、最年輕的火山島,它像一個質樸的野孩子,把天然的海蝕、海積及溶岩景觀呈獻給你。

談到廣西,少不了粉。

桂林米粉、防城卷粉、南寧老友粉、柳州螺螄粉,不虛嗦粉大省湖南,而能讓南寧人時不時乘火車一路南下尋味的,要數欽州豬腳粉。

不像有頭有臉的桂林米粉和螺螄粉,欽州豬腳粉,永遠是當地的小本生意。

味道怎麼樣?廣西當地話說:「欽州豬腳粉,神仙也打滾」。

▲ 欽州豬腳粉找不到文字記載,所以在欽州市的任何一個角落都不可能看到「正宗豬腳粉」字樣,加了豬腳就叫豬腳粉,味道由食客自己感覺。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走不出廣西。

豬腳製作極為繁瑣,白天洗豬腳、晚上烤豬腳、凌晨炸豬腳、清晨燉豬腳,業內都知道單賣豬腳不賺錢,利潤只能從米粉里摳。

▲ 燉豬腳

你以為豬腳粉的精髓在肉?

錯,在最後一道工序中煮豬腳用的類似鹵子的湯汁,配方保密、各家不同,豬腳味、草藥香水乳交融,人稱「豬腳汁」。

吃素粉澆上豬腳汁,堪比湖南人吃粉滴上一滴山胡椒油,超凡入聖。


推薦閱讀:

TAG:景點 | 旅行 | 旅行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