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當你不再自我設限時,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當你不再自我設限時,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4 人贊了文章

你不是輸給命運,而是輸給自己。

——江晚舟

這是江晚舟在隨書的第113篇原創文章

1.你不試試怎麼知道你做不到

我是一個從小就很膽怯的人,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到。

記得大學班裡組織跳大繩接力比賽,我下意識的就是逃避,因為從小就覺得跳大繩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繩子那麼粗,甩到人得多疼啊,無奈避無可避,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真的是將近10次都是半途而廢,真的害怕!後來在同學的鼓勵下成功跳了一個,那種懼怕的心理就像太陽出來後的露珠,完全消散了,我笑著說:「嗯,感覺挺好玩的。」

面對害怕的事物,心裡總是給自己設限——做不到的,但面對並戰勝後才發現,真的沒有想的那麼難。

所以外教課上被問到,「你怎樣處理自己十分害怕的事物?」

「Face it.(面對它)」,我毫不猶豫的回答。

人這一輩子,老來總有遺憾,沒有跟愛的人表白,沒有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去自己喜歡的地方,甚至連罵一句討厭的人都沒做到……

其實,說白了,就是自我設限,不願意相信自己了。

然而,害怕是本能,失敗受挫也是常態,但若因此就告訴自己「你不行,你做不到的」,這跟膽小鬼又有什麼區別?

自我設限,只會讓自己錯過人生的更多種可能。

2.年齡設限,丟掉的是你的運氣

中國人自古以來提倡,什麼年齡做什麼事,所以若是年齡太小,或是年齡過大,都變成一種束縛,覺得不能做不符合年齡的事。

記得奶奶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月娘是一個非常不幸的人。父母在她年幼的時候就把她拋棄了,後來為了活下去找了一個人嫁了,可那人卻生性暴戾,沒讓月娘過過一天好日子,後來那人死於意外,對月娘來說雖是解脫,可也意味著她要自己拉扯3個孩子長大。

很多人勸月娘改嫁,可月娘說:「都這麼大了,還想這些做什麼,平平安安的我就謝天謝地了。」

在那個時代,很多人受著封建思想的荼毒,包括到現在,這也是很多人告誡自己的理由。

「你還小,什麼都不懂」「哎,我都這麼大了,還能幹什麼」……錯誤的年齡觀,耽誤了一生的好運。

其實,年齡雖然有所影響,但絕對不能限制任何事。

摩西奶奶是聞名全球的風俗畫畫家,可知道她的人都知道,她是77歲才開始作畫的,正如她所說「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作畫。」

不管幸與不幸,都不要為自己的人生設限,以免阻擋了生命的陽光。

不被自己年齡限制的人,生命的陽光總是熱烈又充沛。

3.感情設限,沒有人會喜歡你退縮逃避

「我很喜歡他,但是我覺得自己配不上他」,表妹丹丹和我談心時說。

「他長得帥家裡也有錢,又有很多人喜歡;而我性格長相都很普通,還是農村戶口,真的站在他面前都覺得很自卑。」

我後來推薦她去看一本小說《我不喜歡這個世界我只喜歡你》,真人真事境況相同,但在這個故事裡,我只看到了幸福和甜蜜。

現在的人談起愛情,下意識的想到婚姻、房子、長相、家室、工作,然後有了諸多人眼裡的不配。

「那個人長得丑,配不上某某女明星」

「那個人灰姑娘,配不上高富帥的他」

「王祖藍長得矮,配不上他老婆」

……

可這樣的不配,未免太過膚淺和幼稚,真正成熟的感情,是尋求精神上的契合,而非物質外表上的相配。

就像《惡作劇之吻》中的袁湘琴和江直樹,很多人包括他們自己都覺得兩人不配,甚至一度虐戀,但還不是以幸福收場。

其實啊,感情里唯一的不配,是「他不喜歡你!」

面對喜歡的人卻因「不配」而選擇退縮,不過是把感情設限了。但感情,無非就是你情我願,哪有那麼多條條框框?

4.能力設限,不敢想不敢試等於失敗

其實,最常見的還是我們對自己的能力設限。

就像蒂娜·齊莉格說的:

我們從職業、收入、居所、開的車、教育,甚至是占卜等多個方面自我設限。所有限制都把我們禁錮在某種固有假定中,這些假定有自己是誰,我能幹什麼。

因為自己是一個普通人,能力普通,所以從來不敢嘗試超出自己認定的能力以外的事,更不敢奢望過不平凡的生活。

可是這世界上這麼多的成功人士,又有多少是天生我才?多少是靠著不對自己設限擁有了不凡的人生?

提到蔡依林大家並不陌生,不是天才,卻靠著自己的努力達到了和天才一樣的高度。

從一個四肢不協調的舞蹈盲,到家喻戶曉的亞洲舞娘。從瑜伽到藝術體操,再到現代舞。她在刷新著自己的極限,也在刷新著人們的認知。

她跟自己說「努力就一定會成功,如果我失敗了,那一定是我不夠努力。」

而我們更喜歡說的是「很多事情努力也沒有辦法。」所以依舊平庸。

法齊婭·庫菲在《我不要你死於一事無成》中說:

把目標放高,你永遠無法估計一個人的爆發力能達到什麼程度,如果一開始就已經設限,那麼,這一輩子,你很可能就沒有了爆發的慾望,何來高度深度寬度可言?

就好比考試時我們給自己設立目標是60分,那你要超過及格分太難了,但目標若是90分,及格自然不在話下。

很多時候,我們人生的失敗,都源於自我設限。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問答:

問:「你有什麼相見恨晚的知識想推薦給年輕人?」

答:「做你害怕做的事情。然後你會發現,不過如此。」

正如尼克·胡哲在《人生不設限》中說的:

人生最可悲的並非失去四肢,而是沒有生存希望及目標!人們經常埋怨什麼也做不來,但如果我們只記掛著想擁有或欠缺的東西,而不去珍惜所擁有的,那根本改變不了問題。真正改變命運的,並不是我們的機遇,而是我們的態度。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遇到無能為力或者稍有難度的事情,就會對自己說,你就這點能力,不要異想天開了,於是默默無聞了一輩子。

這就像跳蚤變成「走蚤」一樣:並不是失去了跳躍的能力,而是一次次受挫後習慣了麻木了。入口的玻璃罩已經不在了,但是卻罩在了它的心上,跳蚤沒有了「再跳一次」的勇氣。

而我們有多少人,在自己的心上罩了一個無形的玻璃罩,一次次的跟自己說不可能?

自我設限的真相就是:一次失敗,終生認輸。

你不是輸給命運,而是輸給自己。

-END-

作者:江晚舟,隨書家的「舟舟老師「,會說東北話的南方姑娘,時而溫暖,時而犀利,用文字切開生活兩面。

推薦閱讀: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