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帥:民宿應文化為魂 運營為軀 人為心!
來自專欄民宿觀察8 人贊了文章
旅遊的發展催生了民宿的發展,旅遊的熱潮讓民宿成為了市場的熱詞,同時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部門和個人的關注,但什麼是民宿?民宿應該如何發展?未來的民宿將何去何從,還需要更多的探討和實戰,國外和台灣的民宿雖然發展的比較成熟,但對於中國大陸的民宿發展只能是一個思維引爆點,因為土地性質和國家政策的關係,台灣和國外的民宿發展模式,無法再大陸地區進行複製,大陸民宿還需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我國民宿發展現狀】
中國現代民宿的起源基於這幾年旅遊目的地酒店接待能力不足,從而衍生出來的酒店替代性產品,但因地域差異和逐利性,全國各地的民宿產品五花八門,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目前國內對民宿的定義還沒有清晰明確,正走在一個摸索前行的路上。
目前,國內民宿商戶每年還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長,大多數民宿的打造都是基於旅遊目的地和知名景區的龐大客源進行原土打造,目前還僅僅是一種旅遊附屬服務產品,且面臨著巨大的南北地域上的發展失衡。
據文化和旅遊部 官 方 網 站 2018年3月22日發布消息,國 務 院 辦 公 廳 印發《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加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全面優化旅遊發展環境,走全域旅遊發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
《意見》指出,把促進全域旅遊發展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從區域發展全局出發,統一規劃,整合資源,凝聚全域旅遊發展新合力。大力推進「旅遊+」,促進產業融合、產城融合,全面增強旅遊發展新功能,使發展成果惠及各方,構建全域旅遊共建共享新格局。
將旅遊發展所需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統籌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計劃適當向旅遊領域傾斜,適度擴大旅遊產業用地供給,優先保障旅遊重點項目和鄉村旅遊扶貧項目用地。鼓勵通過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的方式建設旅遊項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依法使用建設用地自辦或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方式開辦旅遊企業。城鄉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依法從事民宿等旅遊經營。
【民宿是鄉愁文化得以傳承的載體】
民宿不僅僅是旅遊過程中酒店住宿的補充,應該說民宿是一個獨立的業態,一個有故事、有心靈觸動的業態。中國的鄉村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鄉村都適合民宿的發展,要不文化傳承較好,本土文化氛圍濃郁;要不依賴於旅遊目的地和知名景區,以旅遊發展附屬服務產品的角色而得以存在和發展。
當前鄉村旅遊因為本土農民的大量參與,對於提升地方經濟,改變民生,幫助地方百姓致富脫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此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鄉村旅遊成為了一條提升農民經濟收入的重要便捷之路,民宿也就成為了鄉村旅遊主要的經營業態。
讓農民把地方文化變成生產力,這樣就可以減少農民外出務工,同時讓更多的農民熱衷於地方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工作與生活的融合,不得不說是本土文化最好的傳承方式方法,民宿因為是利用本土資源和原有房屋的打造,對與百姓而言進入門檻較低,又因為越來越多的農民因為民宿的發展掙到了錢,所以帶動效應明顯。
進入門檻低、不改變生活習慣、經濟收入較高,這無疑給地方本土文化的傳承和經濟時代的快速發展找到了一個完美的融合點,民宿要的就是人情味、要的就是那種質樸的生活狀態,對於傳承地方鄉愁文化而言,不得不說是最好的傳承載體,雖然還不是那麼完美,但可以慢慢的完善提升。
【民宿發展需要的是時間而非僅僅是資本】
民宿成為了熱詞,自然會得到資本的關注,但因區位不同,文化不同,因此民宿並不是一個標準化產品,無法進行快速複製,資本可能快速複製無數個本土建築,但卻永遠無法複製文化,因為文化是一種習慣,是歲月的積澱。
現在越來越多的所謂「民宿」,在快速的崛起,星級酒店的管理模式加上精緻的內部裝修,看上去很高雅,但這是真正的民宿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大額度的資金投入打造「民居」,自然就提升了經營成本,成本的提升為了盈利就必須增加售賣價格,這樣就在無形之中脫離了大眾市場。走進民宿,我們更多的不是去享受,而是去體驗一種全新的生活狀態,去感知房屋主人的生活氣息,這一切都需要時間的積澱,是金錢無法企及的高度,要做好民宿需要的是時間而不僅僅是金錢,要耐得住寂寞,品得了鄉愁。
民宿的核心不是資本,而是文化。
【民宿,情懷是面子,運營方是里子】
目前國內民宿運營主要面臨的四大痛點:
1.前期投資大,回收成本緩慢
隨著民宿的井噴發展,裝修、設計、人工、租金等前期投入也隨之上漲。按照民宿終端市場的情況,一棟民宿的投資回報期約在5-8年間。更別說一些遠離旅遊資源的民宿,投資回報期將更長。
2.民宿平台缺乏運營及推動能力
國內民宿的前身是客棧,與民宿興起相對的是,作為一種販賣文化生活的特色產品,民宿沒有專業的平台進行運營、推廣,渠道相對狹窄。普通遊客除了能在一些OTA平台上看到,無法深入了解民宿文化。
3. 民宿經營過於理想化,又想裝還想掙錢
做民宿的人都有一種歸隱田園、茗茶賦詩的情懷。想著在青山綠水間靜看雲捲雲舒,交一兩個好友「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順便再把錢掙了。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做民宿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你可能除了當老闆之外,還要兼職管家、維修工、保潔員、廚師等一系列活兒。當然,最重要的,你還得賠笑臉。掙錢就要放得下架子,要掙錢就不要想著裝逼
4.行業洗牌速度快
所有行業都逃不過資本的追逐,民宿行業也一樣;一方面成熟的連鎖經營民宿依託火熱的市場發展強勁;另一方面,眾多小型單體民宿匆忙入市,卻面臨定位失誤,客源不穩,舉步維艱。
俗話說的好:一切不以賺錢為目的的商業行為都是耍流氓!花心思,市場會給你認真的報答,民宿的本質應該是「人」。個性化,溫度感,才是民宿的歸宿。那麼,如何運營好民宿,這裡有三點建議供參考:
1.以創新思路發展,打造民宿品牌
創新是第一關鍵要素,以投融資方式,不斷吸引外來資本,將政府、投資者、藝術家和村民等參與主體組織起來,不僅要進行資本融合,而且要有思路碰撞、經營創新;發展區域集群化的民宿,以「民宿」的思路重構鄉村休閑旅遊體系,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宿經營發展模式。
2.融入當地文化,提升民宿產品附加值
以往的民宿是旅遊接待中酒店的補充,幾乎所有的民宿都依賴於旅遊景區或者旅遊目的地城市的客源供給,民宿更多的角色則是旅遊服務的附屬品,缺乏獨立性。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整個社會越來越缺少真實與信任,更多的則是利用與被利用;金錢與交易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丟失的不僅僅是朋友而是最無價的人性。而這也必將成為未來人們最迫切的需求。
民宿不僅僅是一個提供食宿的場所,更多的時候他提供的是一個生活體驗和一份真實,鄉土文化的淳樸和百姓的質樸,就是未來人們內心最大的精神需求。觀光度假給人們帶來的更多的是感官上的享受,而鄉村度假,將會滿足的更多是精神訴求,這不僅僅是是吃和住,更多的是一種精神的回歸。
鄉村民宿不少是外來文化人投資,難免出現水土不服。開設民宿如對當地文化缺乏深刻理解,可能弄成四不像,出現定位不當, 導致投資的失敗。民宿主親自動手用當地食材做早餐,並親自解說當地人文景點,這樣的旅遊體驗與商務酒店的住宿體驗完全不同。民宿主不能僅僅把民宿做成提供住宿的地方,而是要打造一個有意思的農家生活體驗場域,這樣才能提升民宿文化附加值。
3.加強營銷傳播,推動「互聯網+民宿」發展
調查顯示,目前有60%左右的民宿經營者依然使用傳統營銷模式。因此,如何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制定先進的融合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營銷模式,已經成為民宿經營的當務之急。「互聯網+民宿」的發展空間很大,民宿業要把建設民宿網路平台作為一件大事來抓,不僅為遊客提供網路交易方便,而且提供住宿、餐飲、娛樂、購物、文化衍生產品一攬子解決方案,進一步拉長休閑民宿的產業鏈。
民宿的發展未來必然會走向獨立,不必依附其他資源的客源市場,因為民宿所衍生出來的是一種最真的文化,在這裡會有更多的體驗和參與,這些更能觸動客人的內心世界,民宿不僅僅是民宿,而是一個產業,玩轉民宿,就要學會創新衍生,讓一切源於生活,融於生活,保持真實,是永遠的王道。
情懷是民宿的精神、民宿是情懷的寄託,更多的時候我們玩轉的不是民宿而是情懷。
民宿應以文化為魂,運營為軀,人為心!
作者:袁帥,會展業信息化、數字化領域專家。新社匯平台聯合創始人,靜花緣·夢回古道精品民宿線上運營者。永洪數據科學研究院MVP。認證數據分析師、網路營銷師、SEM搜索引擎營銷師、SEO工程師、中國電子商務職業經理人。暢銷書《互聯網銷售寶典》聯合出品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