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江歌案會讓你不敢做好人嗎

江歌案會讓你不敢做好人嗎

4 人贊了文章

如何正確對待網路時代的社會負能量

江歌案的主角們令人唏噓,令人心寒,令人憤怒。彭宇案、三鹿奶粉案、辱母殺人案、幼兒園虐童案等何嘗不是如此,然而這些先前的案件都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不僅僅因為這些案件有涉及公權力的元素,同時還涉及了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基本的互信,而後者對中國社會傷害最大。每當這類案件發生後,人們的安全感就會少一些,安全感的缺失會導致人們幸福度的降低,以及人才的外流,更重要的是,會導致人們逐漸喪失對中國崛起的信心和希望。

江歌案發生在旅居國外的中國人之間,這樣的熱點事件可能會影響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在輿論中夾雜著「防火防盜防閨蜜」的感慨,似乎劉鑫一個人的道德問題,已經開始讓更多的人重新審視自己的閨蜜了。彭宇案後,不願意出手救人的事件大增,很多老人或小孩(如小悅悅)原本可能並不會死卻因無人救援而死了,那麼江歌案後,會不會普遍在好友之間產生一種警惕和戒備,最終喪失了我們最淳樸的友情呢?也絕有可能。

我一直認為,中國人的精神里是有一種完美主義和潔癖的。中國人相比外國人,會更希望心目中的偶像完美和高大全,更看不慣自己身邊存在「負能量事件」。在過去信息不發達的時代還可以眼不見心不煩,但在信息傳播極其迅速的透明的今天,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無數的社會中的灰塵細菌,心中大為恐懼,不禁失聲驚叫「國將不國」、「人將不人」,而其實也許並沒有與過去有太大分別。

社會中怨氣其實是一種正常的排解心理。中國很多當權者不習慣、見不得這些怨氣,才是不正常的。(當權者不僅包括官員,也包括宣傳口、以及觀察社會的學者或鍵盤俠們)

就好比人長得再漂亮,人再偉大令人敬仰,TA也得上廁所,拉出的屎也不是香的。排泄廢物的功能是大自然決定的一個屬性,人無法改變。社會生活也一樣,任何社會任何生活都會有不愉快和煩惱,任何政策都不會所有人受益,無論這個政策是否是民主產生的(矛盾的普遍性)。

政策A雖然讓99%的人受益,但卻惹惱了1%的人,政策B雖然讓99%的人受益,又惹惱了另外1%的人。政策越多,對社會的不滿就越多,更何況很多政策根本達不到99%的人受益。

有時候可能受益人+受害人的百分比不止100%。比如霧霾這事,霧霾可謂是惹惱了100%的人,但為了治理霧霾,搞了限工、煤改氣,又惹惱了100%的人,這100%的人同時為霧霾和生活水平下降而煩惱,這時候政府絕對是左右不是人的。

這時候就需要社會的發泄功能了。

再漂亮的家,也需要廁所,我們不能因為屎尿臟、不吉利就瞎造廁所,或者不造。正相反,排泄是人生大事,修廁所也要修的和卧室餐廳一樣豪華。

中國人普遍還無法理性看待這種怨氣,這種心態就是諱疾忌醫類似的心態,諱污忌廁。所以當權者看不得網上輿論場上有「負能量的宣洩」,而百姓則無法客觀看待「別人發出的負能量是別人的事情跟我無關」,而很容易被負能量渲染,自己也變成了負能量。當權者又怕負能量的散播,所以更加嚴格的控制輿論中的負能量,因此百姓的負能量又多了,惡性循環。

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像看待拉撒問題一樣,看待人們對社會的怨氣,首先要允許人們排解發泄,不能堵上人家的屁眼,因為你自己也有屁眼也要拉屎,也不希望別人堵你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次就是要客觀看待廁所里的屎,人們在廁所發泄完了,圍觀者看到別人排泄完了,就把污穢沖走就好,圍觀的無關群眾千萬不要吃了。

公共論壇和媒體上的負能量發泄,帖子、文字都是要保留很久的,也許做不到「來也匆匆去也沖沖」,所以民眾和政府在適當時候轉移一下熱點,也就起到了這個作用。對於政府來說,不可以在民眾拉完屎之前就急著出來擦屁股,這樣民眾又會產生負能量了,對於民眾來說,自己拉完了,就應該主動沖水,而不是不提地糾纏這些舊賬。

總之對社會充滿怨氣的人,是正常人正常心態,看不慣社會怨氣的人,才應該改進一下自己的心態。

推薦閱讀:

TAG:社會 | 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