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學解釋:社會底成的人是如何形成惡性循環的
4 人贊了文章
可以說他窮,也可以說他沒見識,但這是不對的。
在沙沙印象中,他做什麼都必須徵求爸媽的同意,否則就無法進行下一步,如果有什麼事情瞞著爸媽,便會有一種罪惡感。
他父母也不是什麼大人物,只是工廠普通職員,一下班就喜歡和周圍鄰居聊一些亂七八糟的打發時間,但一有空就喜歡管他,他覺得管他管的太嚴了。
讀大學時聽她爸媽的選了會計,大學畢業後聽取了他爸媽的建議回老家考公務員,沒考上就在當地找了一份2000的工作。有時候他也很嚮往同學們在外打拚的生活,但是他覺得自己不行。他想和爸媽說自己出去工作,但又怕遭到反對,更怕父母不再管他,想到這裡,他又妥協了……
是不是有一種熟悉的陌生感?這種最常見的家庭關係只是惡性循環中的冰山一角。
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一些現象來分別。
比如我們最常見的:「xx不就是有幾個錢么,有錢誰不會做啊」
如果某某朋友取得成就了:「我早就想到這個方法了,只是沒做而已。」
在家庭關係中:「聽長輩的沒錯,長輩是過來人,難道還會害你?」、「你以為你長大了,我就管不了你了?」
從這幾種現象中我們大概可以得到這些信息:
一是別人的成就都不算什麼;
二是自己的話都是對的;
三是你必須聽我的。
他們關注的不是別人為什麼會成功,而是關注別人的成功是多麼「平淡無奇」,通俗的講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背後則是一系列的精神麻痹措施和控制欲,讓自己看起來不是那麼「無能」,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無能」的那麼理所當然,形成一種 「我不行,但我還有理了」的現象,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這些現象背後隱藏的心裡機制是怎麼運作的?在人際關係中是如何表現?造成的後果又是什麼?
第一層:想盡辦法獲取優越感
如果我們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就會覺得自己活著很沒「面子」。
所以,優越感這個東西,能夠讓我們「更好更有面子」的生活在自己的生態圈中,更通俗一點就是能夠帶來「自信」,減少「焦慮」,能在別人面前更自信的活下去。不管是社會頂層還是底層,大家都會想盡辦法獲取優越感,只是獲取的方式有著天壤之別。
這麼看來,獲取「優越感」並沒有錯,為什麼社會底層的人就變成了惡性循環?
這就是方式的問題了。
身處社會底層並不可怕,可怕的有一大群人同時處在這個位置,他們互相麻痹,一起「沉醉」在這個時代的底層。
比如,我一月工資2000塊錢,怎麼才能讓自己看起來不是那麼慘?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努力做到月薪過萬;第二種是對比那些失業找不到工作的人,讓自己看起來很好。
同樣是獲取優越感,向上爬的人會選擇第一種,但那些爬不上去的人就會選擇第二種來麻痹自己。
身處社會底層的人因無力與別人競爭,但又不能總讓自己活在痛苦之中,所以他們在獲取「優越感」的時候,通常會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
第一種是對比比自己更差的人。很多社會底層的人並不覺得自己過的差,因為他們會看到其他地方還有人比他過的更差,而把那些上層社會的生活方式自動歸入「電視劇里的場景」,與自己無關,這樣他就能心安理得的繼續墮落,而不用去面對奮鬥的痛苦。
這一點新聞聯播也發揮了很大的用處,他們總是報道山區里的孩子沒有飯吃,非洲的孩子餓死多少……讓我們覺得自己過的很幸福了,即便自己一月兩千,至少不用再擔心溫飽的問題;這樣一對比,優越感自然就上來了。
第二種是想辦法讓別人看起來比自己更差。即用自己的優勢對比別人的劣勢,讓自己看起來比別人更厲害,以獲取優越感。
比如某某明星很有錢,但是離過婚,他就會說,有錢有什麼用,離過婚再有錢也不會辛福,這時候因為他沒離過婚,所以他比對方更幸福。
如果某某企業家,家庭事業都很好,但是只有女兒沒有兒子,他會說,家庭條件再好有什麼用,最後女兒還是會嫁出去的,一輩子都是替別人忙活,這時候標準表示傳宗接代繼承家業。
如果別人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學,他會說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xxx小學畢業一樣做富豪,讀那麼多書還不是幫別人打工,有些人還讀成了書獃子呢。
……
他們關注的點永遠都是別人的不辛,或者單一的找出強者的不幸的因素來對比自己,以讓自己覺得比別人過的更好,藉此麻痹自己。
第三種是通過虛假的誇別人,來獲取別人的讚賞。
有這樣一個故事。
老劉有一次穿西裝,別人經常調侃他像市委書記,從那以後便經常穿。
一次老劉看到老李也穿了一身新西裝,便說:老李啊,穿的這麼正式是要去做市委書記了啊!
老李:哎呀!老劉看你說的,你每天穿的這麼正式,要做書記也是你先做啊,我哪敢搶先。
老劉聽了笑了幾聲,滿意的走了,背後說:「你以為每個人穿西裝都像市委書記啊」;老李也滿意的離開了,背後說「你以為你真的像市委書記啊!整天穿著西裝不脫。」
老劉開心是因為老李誇他更像市委書記,老李開心是因為老劉誇他像市委書記。他們都說了違心的恭維話,但對方都當真了。
這就是事實。
儘管別人的讚賞也是虛假的,但他內心可以將對方虛假的誇獎合理化,認為別人說的就是真的,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喜歡聽恭維的話。也就是說:你儘管恭維,反正我全部當真就是了。
這樣他就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通過虛假的優越感來不斷的麻痹自己,讓他們產生一種自己看到的就是整個世界,外面沒有更好的世界,更好的生活不存在,或與我無關,並心安理得的沉醉其中。
這些虛假的優越感,能夠滿足他們正常的社交需求,並對自己產生一種「自我良好」的感覺,但並不能真正體現自己的「價值」,所以他們需要多多「幫助」他人,以求在他人面前突出自己的「價值」。
所以,他們就會產生下一層的行動:無意識的去控制他人
最常見的現象就是七大姑八大姨和隔壁鄰居的熱心腸的人了。只要別人家一發生什麼事,他們總是第一個知道,並站出來打抱不平,幫你出謀劃策;自己家裡的事情,事無巨細都要參與,你說他不對,他說他過來人,還說你「不聽話」……
說的好聽是熱心腸,說的不好聽是閑著蛋疼,以控制他人來尋找自己的存在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愛管閑事。
如何區分他們是真的關心他人還只是愛管閑事?就看他是不是抽出自己的時間耐心的了解事情來龍去脈,然後給予適當的看法和建議;還是因為無聊打聽八卦,將自己的意見一吐為快(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
那些越是無聊的人,越是有精力來管別人的閑事,誰家一發生什麼事情,立馬出來發表意見,並出謀劃策。
不是他們有多熱心,喜歡幫助別人,只是他們實在找不到能夠體現自己「思想價值」的事情了,需要給自己那不能創造價值的意見找個發泄口,通過影響(操控)他人的行動,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尋找成就感。
這樣就能更進一步體現她存在的價值和強大,給一無是處的自己找一點能體現自己價值的事情。
當然,管別人的閑事那只是「業務活動」,掌控家裡的大權才是最根本的目的。於是就出現了最常見,最讓人頭疼的情況。
第二種:控制家人
事無巨細都要管
這就是可以解釋為什麼女人結婚後希望平平淡淡,害怕丈夫有錢?
為什麼很多家長希望子女變得強大,卻又處處限制子女的發展?
害怕丈夫有錢,這一點在全職太太身上表現的更為明顯,尤其是全職太太。一方面她的生活來源依靠丈夫,另一方面依賴產生的不安全感,會讓她想盡辦法控制住整個局勢,保持目前的狀態。
而保持目前的狀態最好的方式就是,阻礙丈夫發展,或者阻止丈夫發展過快。
因為丈夫一旦在事業上進入飛速發展變得有錢,她就會擔心自己的外貌不能滿足丈夫的需求(虛榮)、或者自己能力無法跟上丈夫的節奏而被遺棄(電視劇丈夫有錢出軌太多了)。
而這種擔心自己目前的地位不保,導致缺乏的安全感,就會以各種借口來阻礙丈夫發展,比如一個人在家需要人多陪陪自己,孩子需要爸爸多多陪伴,甚至不惜以離婚來進行威脅(其實她並不是真的想離婚,只是想驗證一下自己是否像以前一樣重要),並以此來達到控制丈夫的目的,實現自己的控制欲。
一旦丈夫妥協,在往後的日子裡,如果丈夫事業不順,就會把責任推託到妻子身上。責怪妻子當初阻礙了他的事業發展,才導致了目前的情況,然後找各種理由逃避責任。
更嚴重者,丈夫為了逃避事業上的不順,他會加速墮落自己的行為,進行酗酒、賭博甚至吸毒,藉此來報復妻子當初的行為。
現在我們就可以知道為什麼成功的男人背後會有一個牛逼的女人了。其實這個女人不需要有多牛逼,只要一個有安全感,控制欲不強,能夠理解並支持他的人。或者女人自己也有自己的追求目標,渴望自我的實現價值;並主動幫助丈夫實現自我價值,而不是僅僅只是為了尋求安全,而通過控制丈夫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當然,如果事業一直處於比較平穩的狀態,彼此相安無事,雙方關係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他們就會尋求新的目標,以實現自己的控制欲。最常見的目標就是:子女。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在父母眼裡,孩子永遠都是孩子。關愛是沒有錯的,但如果關愛演變成了掌控,就另當別論了。
他們希望子女過的好嗎?當然希望,他們自己也是這麼說的。希望子女變得強大,但這個強大只是物質層面,希望子女工作好,掙錢多;另一方面卻不希望子女脫離自己的掌控。
如果二者取其一,相比於子女過的好,他們更需要的是,子女持續對他們的需要,哪怕你工作再差,只要你「聽話」,爸媽依然愛你。
比如:一個在家無所事事的大爺大媽,如果女兒還沒對象,就會想盡辦法幫女兒介紹對象,或者督促女兒找對象;如果女兒有對象,她會要求帶回家裡來看,最終合不合適要聽爸媽的。
說的難聽一點是他們通過操控女兒的命運,來滿足自己的控制慾望。說的更難聽一點,是讓女兒幫他們找對象,只不過結婚的主體是女兒。
這看上去是關心別人女兒的終身大事,背後的邏輯是:我替你選擇了對象,成就了你的終身大事,要不是我,你還得繼續單身,因為有我,你才能獲得婚姻的幸福,可見我的存在是多麼重要。
然後更恐怖的是:你的終身大事摻雜了我心血,在你們以後的婚姻當中,你們我必須要聽我的安排。
這樣的婚姻,要是感情出了問題,子女就會把責任推託到父母身上:這就是你們給介紹的婚姻。而父母則會全力維護他們的婚姻,在兩邊說好話,想盡一切辦法阻止他們離婚。因為在她們眼裡,只要在一起就是好的,不管兩個人在一起過的愉不愉快,離婚就是不幸的。反過來,父母還會覺得自己對於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為什麼很多家庭都是一家三代都住在一起,矛盾那麼多,卻又不願意分居?
因為父母不肯放棄對孩子的控制,孩子漸漸長大也變得離不開父母,不願意承擔獨立生活的責任,出現問題,可以把責任推脫給父母,父母也通過「承擔責任」來顯示自己的「價值」。
所以,他們願意一切都聽父母安排,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等他們的到孩子長大了,便將這種關係又轉移到孩子身上。
通過對以上現象的解釋,這種關係是如何讓社會底層人士進行惡性循環的呢?
虛假的優越感給了他們不奮鬥的理由,將自己麻痹在一個較差的生存空間;而控制他人讓他們找到了存在感,讓他們誤以為自己對於別人是很有價值的,認為這樣的傳宗接代就是生活目的。如果下一代沒有掙脫束縛,不能實現真正的成長,他們會把這種行事方式延續到下一代身上,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附:
《罪與罰》裡面有這樣一段:「可挨打我道不怕,你要知道,先生,這樣的毆打不僅不會讓我感到痛苦,反倒讓我覺得快活……因為不這麼著,我自己就受不了。」
在一些家庭當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無所事事的男人做錯事被妻子打罵,他不但不感到羞愧,反而覺得很開心,這不是因為他有受虐傾向,而是找到了一種逃避責任的方式,讓自己心安理得的進行墮落。
比如《罪與罰》里的渴望被挨打,是因為挨打可以逃避責任。
一般人遭受打罵是因為他做錯了事情,或者是沒有盡到對家庭的責任,挨打挨罵是一種懲罰,在我們固有的印象中;做錯事挨打挨罵以後就代表這件事情到此為止,對犯下的錯誤不必要再承擔責任。
所以,挨打之後代表他不必要再負責,也不必再感到愧疚,畢竟自己已經接受懲罰;而不挨打則代表他要繼續肩負責任,可他又承擔不起責任,這樣會使他感受到自己的無能和無用感,很沒有價值,強烈的負罪感會讓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活著沒意義,失去存在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