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農藥中間體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一、農藥中間體進入緩慢增長期,專用中間體開發發展較快
從產業鏈細分角度,農藥產品可大致分為農藥中間體、農藥原葯和農藥製劑。
農藥中間體用於生產農藥原葯,而農藥原葯不可直接施用於作物,必須根據其活性成分的特性和不同的防治對象製成適合的製劑劑型以便施用。
同時,人們還可以將不同類型的農藥進行復配,得到防治範圍更廣泛、效果更好的農藥製品。
圖表1:農藥行業產業鏈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農藥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農藥中間體產量進入緩慢增長期;2017年產量約500萬噸。
圖表2:2011-2017年我國農藥中間體行業產量情況(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農藥工業已建立起從原葯生產、中間體配套到製劑加工在內的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隨著國家新農藥的開發,一些專用中間體的開發發展較快,如含氟、含氰基、含雜環中間體,其中較突出的是菊酯類農藥中間體,如菊酸、二氯菊酸、丁酸、醚醛、丙烯醇酮。
這類中間體目前國內都能生產,生產地點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海、浙江、江蘇地區。
另外,一些農藥中間體的工藝技改也較為活躍,主要取得的成果有:異戊烯法合成頻那酮、甲醇羰基法合成甲酸、醋酐催化法合成氯乙酸、二乙氧基硫代磷醯氯新工藝、定向結晶法提取精萘、定向氯化法生產二氯苯、相轉移催化反應、雙乙烯酮法合成氯乙醯氯、催化加氫生產芳香族胺類化合物等。
圖表3:農藥中間體近年來取得進展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高附加值農藥中間體有賴於進口,國內高端仿製葯、高級中間體等迎來市場機遇
目前,我國農藥中間體生產企業規模大小不一,大部分為農藥企業,國有或國有控股的大型企業只有幾十家,行業面臨著資源重新配置等問題,市場競爭壓力增大。
另外,目前我國農藥中間體多為大宗、附加值低的產品,而高附加值的如含氟農藥中間體產品等大部分還需要進口。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我國農藥中間體將出現三大發展趨勢。
1、綜合解決方案將成為農化行業新的主要盈利模式
由於農藥中間體新產品的創製難度大,對技術和投入要求高,農化巨頭經歷了農藥創製類企業商業模式和仿製類企業商業模式,但是新產品在專利保護期內擁有極高的利潤率。
國外巨頭種業研發投入超過農藥、農藥中間體,演變成綜合解決方案盈利模式。
世界六大農化巨頭對種子業務的投入在2010年前後已超過農藥,國際農化巨頭逐步向種子業務戰略轉移,由於轉基因技術具有很高的技術壁壘,種子業務一方面能夠保持高盈利,另一方面也可保證其相應的農藥及中間體品種保持增長。
2、環保督查導致市場集中度提高,海外市場將是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中共中央、國務院建立環保督查制度,環保督查促進農藥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環保不達標的小產能被迫停產或整改,小廠逐漸被淘汰,總供給收縮,市場集中度提高,規模以上環保達標的企業,受益訂單增加和產品價格上升,經營業績向好。
我國農藥市場因環保政策約束,也是和歐美髮達國家環保水平看齊,總供給收縮,市場向環保達標的優勢企業集中,國內市場需求受制於「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難有大幅增長,全球市場復甦以及承接跨國公司產能,未來海外市場需求將是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3、全球農藥進入後專利時代,國內高端仿製葯、高級中間體等迎來市場機遇
由於巨頭研發成本提高和新農藥及中間體投放的減緩,全球專利過保小高峰來臨,跨國農化巨頭的生產結構逐步在調整,將推進高附加值農藥、農藥中間體的產能,繼續向中國轉移;
合併後農化巨頭加大原葯進行定製、加工並出口至國外,實現海外產能的國內轉移,以此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
與巨頭合作的國內企業,憑藉積累客戶資源的優勢,搶先開發專利到期產品,在農藥、農藥中間體專利到保護期前開始戰略布局,率先獲得產品登記,並且憑藉與國外大客戶合作獲得的技術優勢和客戶資源,在保護期過後優先獲得專利轉讓,搶佔市場先機。
在這個過程中,研發實力強勁、技術儲備雄厚、堅持走高附加值和差異化產品路線的農藥中間體公司將脫穎而出。
圖表4:農藥中間體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關注火衣科技
探索生物科技價值的新媒體
http://weixin.qq.com/r/Cy2Pl-7En6Pgrbr093gZ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