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辛亥革命時飛機就能起降在「航空母艦」上了?!

辛亥革命時飛機就能起降在「航空母艦」上了?!

優質權威的軍事圖書出版機構

用閱讀鑄造軍迷的作戰空間

歡迎關注公眾平台「battle-space」

後續精彩不斷

--------------我是分割線---------------

辛亥革命打響了民主革命的第一槍,然而,同年的美國飛行員尤金·伊利已經駕駛「蔻蒂斯」雙翼機在「賓夕法尼亞」號重型巡洋艦上完成了降落,也就是這一次降落,證明了飛機上艦的可能。

中國農曆亥年,即公元1911年,隨著武昌的街頭傳來的一聲槍響,歷史上著名的「武昌起義」正式爆發,也就是後來我們所說的「辛亥革命」。這一場革命成功地推動了民族的振興發展。

然而,小夥伴們你可知道,同年世界的另一端也在飛速地發展變革,大洋彼岸的美國飛行員尤金·伊利已經駕駛「蔻蒂斯」雙翼機在「賓夕法尼亞」號重型巡洋艦上降落了,儘管駕駛飛機的不是海軍飛行員,並且,「伯明翰」號巡洋艦也是拋錨不動的,但是這一舉動仍然值得大加讚頌,因為這是飛機第一次從軍艦上起飛,證明了飛機上艦的可能。

但是,美國海軍航空兵事業沒有繼續下去。原因可能是「巨艦大炮」的思想當時占統治地位,還沒有意識到海軍航空兵的重要性。美國海軍飛機再次在航空母艦上起降,那也是12 年之後的事情了,即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那一段時間。而把航空母艦發展成海戰中極為重要武器的卻是英國,但是英國的航母發展也經歷了種種坎坷。

作為英國皇家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暴怒」號的建設頗費周折,該軍艦的前身為巡洋艦,但由於要在艦艏和艦艉各裝備一座當時海軍最大的18英寸(457毫米)口徑火炮,竣工日期因此推遲。

1917年3月,「暴怒」號終於建成,但它的前部主炮卻被拆除,並加裝了69.5米(228英尺)長的前部略略傾斜的飛行甲板,飛行甲板下的機庫可容納10架飛機(水上飛機和有輪戰鬥機)。1917年7月,改造後的「暴怒」號很快就暴露出了局限性,艦載機在起飛後不能返回艦上。1917年11月,「暴怒」號又進行了改裝,拆除了後主炮,在第二機庫上加裝了長86.5米(284英尺)的降落甲板,上層建築的大部分仍然保留。

但是,高速運轉的蒸汽產生的氣流,在甲板上形成了嚴重的湍流,導致了飛機在著艦時發生了令人無法接受的多項事故。1918年7月19日,其7架索普威思「駱駝」戰鬥機摧毀了位於特訥的兩個德軍「齊柏林」飛艇及艇庫,顯示了其強大的攻擊能力。

同樣的1918年,當我們還在為了製造小小的螺絲釘而煩惱的同時,西方的英國卻已在進行「海上巨獸」——航母的設計建造了,很顯然,當時的我們與西方列強的差距不只是一點半點。

最後,在給小夥伴們普及完歷史知識後,還要再啰嗦一句,提醒一下小夥伴們不要忘記辛亥革命這段歷史。

《世界航空母艦大全——歷史、發展和作戰運用》:克里斯·查恩特/著,張國良/譯,海洋出版社出版

關於航空母艦發展的歷史,還有很多你可能不知道的「巧合」,進一步了解吧!

購買鏈接戳一戳:- 商品搜索 - 京東


推薦閱讀:

TAG:海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