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知識點】為什麼說每支口紅,都是大自然辣眼睛的饋贈?(下篇)

【知識點】為什麼說每支口紅,都是大自然辣眼睛的饋贈?(下篇)

來自專欄布置你的文化生活3 人贊了文章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何布(ID:hebuhb) 【版權聲明:本文系何布文化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等。】

今天,我們放鬆心情,放下眼藥水,一起來看些沒那麼重口味的緩一緩。

群青

群青,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頭巾所用的顏料。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劇照

這種顏料取材自天然礦石青金石

由於開採難度係數高天然青金石的價格曾達黃金的五倍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耶穌的母親瑪利亞正適合這種端莊脫俗的藍,畫家們就用它來畫聖母的長袍,群青也因而得名「聖母藍」

據說《蒙娜麗莎》背後的天空也是用群青渲染的,只不過年代久遠保存不當褪去了許多

《蒙娜麗莎》達·芬奇

我國宋代名畫《千里江山圖》也用群青來上色。之前熱播的《國家寶藏》中,嘉賓這樣介紹:上等的寶石都是用來畫畫的。

《千里江山圖》(截取)王希孟

幸好後來某位科學怪人在實驗室里制出了普魯士藍窮困潦倒如梵高的畫家才得以施展才華。

紫色

和「聖母藍」聽起來一樣高貴的還有「皇家紫」,但是它的原料就沒有那麼可愛了

這種紫色顏料腐爛骨螺中紫色黏液、草木灰、尿液一起浸泡製成,尿液的作用調節顏色深淺

是不是嗅到了一絲昨日的氣息?

這個發酵過程實在是太臭了,所以通常只在城外進行。心酸的是,每12000枚骨螺大約只能產出1.4克純凈染料,大概也就夠畫個袖子,或者染個裙邊

分泌出紫色粘液的骨螺

物以稀為貴,這種聽著噁心的織物竟然成了社會地位的象徵

古羅馬皇帝迷上了它,旋即規定只有國王可以穿紫色只有皇室可以用紫色的裝飾品。紫色至此成為皇家專屬色。

這也就是英語習語「born in the purple(出身名門)」的來歷。這麼想想,NBA洛杉磯湖人隊的紫金色會成為「高貴」的象徵,好像也可以理解了。

這種紫不易褪色,甚至會隨著日照和風化愈發鮮亮

不管如何洗滌,它的腥臭味始終揮之不去,所以當時整個皇宮都瀰漫著這種獨特的味道

不過皇宮貴族們早已產生嗅覺疲勞了,「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木乃伊棕

貝殼的屍體做顏料算不得稀奇,用人的屍體做顏料毀三觀

起初,人們把木乃伊磨成粉,是用來入葯的,據說可以用來治療關節炎

這麼神奇的藥材若只有一種療效,怎麼騙錢呢?於是人們以訛傳訛說它能夠包治百病,比如防脫髮,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

大概在16世紀的時候,不知道哪位天才畫家發現這藥店買來的棕色粉末作成顏料還挺好用的哎,溫潤通透,而且千年不腐

木乃伊棕的名號便在畫圈裡傳播開了。

《廚房內部》米歇爾·馬丁·羅德林

這種神奇的顏料被畫家沿用了幾百年,直到1964年。當時《時代》雜誌引述了倫敦顏料商的一句話:「我們可能還剩下幾根殘肢斷臂,但已經不夠做顏料了。」

舍勒綠

終於說到俺們屯的音樂人LANCE最喜歡的,代表生機、活力、希望和寬容綠色了!

卡爾·舍勒是位18世紀的傳奇化學家,可能學文科的朋友們沒怎麼聽說過吧。

但他最大的成就,發現了氧氣

而他最大的敗筆,則是製成舍勒綠

1775年,舍勒在一次實驗中發現了砷酸銅的染色作用,綠色染料染出的東西像毛茸茸的草坪一樣可愛

不過,這綠色可一點都不「綠色」,它含有砷元素,是有劇毒的。

因其成本低廉,這種含劇毒砷的染料一舉打入家裝、服裝,甚至食品市場不少兒童死於有毒氣體的揮發,還有人食用染色食物後直接死亡。

1821年,被流放的拿破崙死在了聖赫勒拿島上,屍檢的時候發現,他的頭髮里有少量的砷。當時法醫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一百多年後,一截拿破崙卧室的牆布樣本重出江湖,這才揭開了謎底——牆布是綠色的他的死和舍勒綠有關

不知道熱愛綠色的LANCE會不會心頭一緊呢。

黑色

小布向大家保證,辣眼睛的部分已經全部結束了!

上面和昨天說的那些彩色的奇葩顏料多是重口味的西方人研製東方的製法會溫和許多

中國古代藝術作品中最重要的大概就是文人書法和水墨山水「墨客」用來形容風雅的文人,可見「墨」的地位之重要。

墨的本意就是黑色顏料。中國最早的黑色顏料是天然石墨,但與水的結合度不高,不易書寫繪畫。

後來,英雄的中國人民發展出了松煙墨油煙墨

明代科學怪人宋應星在名著《天工開物》中說:「凡墨,燒煙,凝質而為之。」

顧名思義,松煙墨就是用松木作燃料取其煙油煙墨就是用植物或動物油作燃料取其煙,而後再加入香料、煙葉等,以防蟲蛀書寫前加水研磨即可。

大約從東漢時起,人們便開始用松煙墨上乘的松煙墨要用黃山肥膩、粗壯的古松作原料,因而許多古松被砍伐殆盡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就寫道:「今齊、魯間,松林盡矣,漸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

可見從那時起人們就已經有自然資源日漸匱乏的危機感

後來人們發現燃燒植物也可以制墨,成品還比松煙墨更顯光澤,漸漸就拋棄了不環保的松煙製法油煙墨宋代以後成為主流

在今天,松煙墨和油煙墨依然廣泛地被書法、國畫愛好者使用,就連被拋棄的石墨,也活躍在鉛筆芯其他更高端的科學研究領域。

關於顏色的故事,比顏色本身還要精彩,還要「有味道」

小布不禁感慨於曾經的畫家為藝術獻身的精神,他們不僅要砸鍋賣鐵買科學怪人們倒騰出來的高價顏料,還要忍受各種難聞的氣味,甚至不惜犧牲健康

幸運的是,現代化學和工業的發展讓當代的藝術愛好者用上了安全、環保,又便宜的顏料來畫畫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畫著畫著把自己畫傻了,顏色對每個人的意義也逐漸從彰顯身份變成了彰顯審美

所以,看看你或你身邊的女士包包里的口紅,每一支口紅,不僅僅是大自然辣眼睛的饋贈,上面很可能還寫滿了一部關於顏色的、審美的發展史。

—————————

文章中出現的部分藝術文化作品:

《蒙娜麗莎》萊昂納多·達·芬奇

《千里江山圖》王希孟

《蒙娜麗莎》萊昂納多·達·芬奇

《廚房內部》米歇爾·馬丁·羅德林

《夢溪筆談》(書籍)沈括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電影) 彼得·韋伯 導演作品

——————

布置你的文化生活。


推薦閱讀:

TAG:口紅 |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