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的江湖

單位的江湖

來自專欄隨順若水

單位的江湖

江湖指江河湖泊,泛指四方各地。後引伸為在體制之外,靠各種手藝謀生的人及其場所,在某些時候它又特指武林之中各路俠客豪傑及其所闖蕩的社會。除此之外,在人們的心目中江湖往往還與暴力、街頭衝突、刀槍和血肉、義氣和英雄好漢、黑社會勢力聯繫在一起。

我們常說江湖險惡,但一旦身陷入江湖,便身不由己。為什麼呢?我理解這有兩層意思。一是進入江湖是為了生存的需要,是迫不得已不得為而為之的。比如,《水滸》中的林沖,本來是一個武藝高強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屬於體制內的角色。卻因為高衙內為了霸佔他漂亮的妻子,而被蒙冤陷害,在走投無路之際被迫投奔梁山。二是作為有自身規則和潛規則的江湖,身在江湖的人就必須去遵循、去適應其規則和潛規則。比如,江湖中各種行幫和集團為了維護和平衡各自利益,或約定俗成,或立下幫規,集團內的人必須遵照執行,違者便會受到幫規的處罰。

與江湖一樣,單位也是一個特殊的團體,不同的單位有其各自的社會、人文環境和人際關係。除了被稱之為單位的規章制度外,還有許多約定俗成的遊戲規則。外來的人一旦不了解,觸犯了這些潛規則,不僅會讓人反感、誤會,而且會影響自己在職場中的人際關係和職業發展。因為這些潛規則是單位各種力量和團體相互妥協的產物,是為了達到個人和團體之間的關係平衡。不懂得這一點,不願意向某些看似不合理的現象妥協,就會對已有的平衡關係形成挑戰。當然會遭到單位成員間的抵制和排斥。

江湖險惡,看似風平浪靜的單位同樣險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單位也同樣身不由己。

如果說江湖上的人物包括了陰陽先生、風水師、僧人、道士、巫師、郎中、妓女、暗娼、吹鼓手、乞丐、戲子、貨郎、強盜、小偷、以及各種耍把戲和靠手藝為生的三流九教之人。那麼一個單位,特別是歷史久遠的單位,其各色人等也同樣複雜。比如,從人際關係劃分,有同學校友、戰友老鄉、新老員工、部門科室等,這些關係就像江湖中的少林派、,武當派 、峨嵋派一樣,構成了單位的各種圈子。

我們不要小看這些圈子。這些圈子與江湖門派一樣,有其獨特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共識。進入這個圈子就要遵守圈子框架內約定俗成的各種規則。而圈子則可以給進入其中的人以某種安全感和歸屬感。可以這樣說,一個人在單位中,如果過分的自由、桀驁和對圈子結構的不屑與叛逆,很難實現職業生涯的發展。

俗話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單位是一個利益交換的地方。剛進入單位時,領導和長輩會告訴你:只要埋頭苦幹,就會獲得升職加薪的可能。但當你在單位里工作多年後,你就會發現,領導和長輩的話並不可信。因為,作為情況複雜的江湖,如果你只會埋頭做事,而不做點其它的,到最後只能撞一牌子灰。

無論是江湖,還是單位,都是由人構成的,人與人的個性差異主要體現在性格上。無論是樂觀自信、羞澀軟弱、優柔寡斷、暴躁多疑、陰險狡猾,還是自戀霸道,性格決定命運。在強大的江湖和單位規則下,要生存發展你只能適應江湖和單位,而不是江湖和單位適應你。

當然,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由於閱歷、受教育和家庭背景的不同,我們充分理解個人性格的差異。但有兩種人卻應值得警惕。一是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嶽不群似的人物,岳不群外表謙虛文雅,正氣凜然,實則陰狠毒辣,富於工計和野心,為得辟邪劍譜,不惜迫害自己的徒兒,妻子和女兒,此類「偽君子」雖然有一定的能力,然而心術不正,最為正派人士所不齒。其結局也會如岳不群一樣,最終走向覆滅。二是為慾望攀附權力,此類人的特點就是喜歡炫耀,這是由於其內心安全感的極度缺失,唯有藉助炫耀來獲得內心的滿足。同時在攀附權力同時,喜歡作威作福,唯我獨尊。從性格分析,這種人具有精神分裂的典型特證。

在刀光劍影、打打殺殺的江湖和利益博弈、是非漩渦的單位有沒有獨善其身的可能?在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金庸為我們虛擬了一個掃地僧人物。此人平時負責在寺廟掃地,但實則武功極高,熟知各門各派武學,且擅長醫術。屬於我們常說的大隱隱於市的人物。這樣的人表面上平淡無奇,實際上卻是絕世高手。人們平時說的高手在民間的高手就是專指這種人。可惜這種人也許只存在於武俠小說之中,現實生活中即使存在,也因為他看似平凡,甚至軟弱的性格,被人視而不見。

推薦閱讀:

TAG:江湖 | 武俠 | 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