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科普】面部肌肉抽搐傳統治療副作用有多大
10-15
【醫學科普】面部肌肉抽搐傳統治療副作用有多大
推薦閱讀:
當前治療面肌痙攣的常見方法有:藥物及顯微血管減壓術等。
面肌痙攣各治療方法副作用有多大
1、藥物治療:對於病情較輕的患者,短期服用一些藥物可能會緩解病情,但是藥物毒副作用大,不適宜長期服用,而且病情較重的患者服用藥物根本沒有療效。
2、中醫針灸治療:一些患者採用針灸治療,初期有效果,但是過段時間病情還會反覆,發作起來病情甚至更加嚴重。而且面肌痙攣本身就怕刺激,針灸有一定的刺激性,有時候用針灸反而會加重病情。
3、肉毒素注射法:治療機制是運用肉毒素阻斷神經肌肉的傳遞,降低面肌痙攣的程度,不影響正常的神經傳導。據報道早期完全緩解達80%-100%,但一般12-16周,肉毒素代謝後癥狀複發,須重複注射。常見的併發症有:面癱、眼球乾澀、復視、吞咽困難等,累計注射3年後,併發症達60%-75%。
4、乙醇注射法:用不同濃度直至無水乙醇注射於面神經干可暫時中斷面神經的傳導功能,使面肌出現癱瘓或不全癱瘓,此種面肌麻痹在數月內可以恢復。該方法療效維持時間短,現以較少採用。
5、手術:主要為顯微血管減壓術,適用於:原發性面肌痙攣,排除繼發性病變、無面神經損傷病史、保守治療效果差等患者,無併發症,是目前首選治療方法。
其他手術方法,如面神經梳理術或分支切斷術,因為破壞面神經的傳導功能,以癱瘓代替抽搐,目前基本不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