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說無我,什麼是無我?

佛學說無我,什麼是無我?

來自專欄悉達多的心理學

佛學中的「一種我」———我也不是我。

這當然是順著「無我」的邏輯而來,以至於你會懷疑是否重複:思維不是我、身體不是我、世界不是我,還不是「我不是我」嗎?沒錯,起碼還沒涉及問題的核心:靈魂上的「無我」。

要知道,佛陀之所以在兩千多年之前提出「無我說」,針對的是當時的「有我說」。前者是靈魂上的「無我」,後者是靈魂上的「有我」。因此不是別的,而是靈魂,才稱得上「我」的核心。

  • 靈魂有我說

看來,要了解「無我說」,就要先了解「有我說」。而要了解「有我說」,就要先了解婆羅門教。我知道「婆羅門」這個詞聽起來生僻、念起來彆扭,可各位要想了解古印度的話,這是一個繞不過的詞:它既代表一種宗教,也代表著一種社會階層。

作為宗教,婆羅門教是今天印度教的前身,古代印度占統治地位的宗教———請注意都不是佛教。婆羅門教信奉多神,認為世界萬物由天神主宰,其中主要有三位:毀滅之神———濕婆,保護之神———毗濕奴,創造之神———梵天。古印度人認為,不僅人生在輪迴,而且世界也在輪迴:梵天創造濕婆所毀滅的世界,毗濕奴保護梵天所創造的世界,濕婆毀滅毗濕奴所保護的世界,而其他神在做一些修修補補的工作,如此循環不已。所有神都代表宇宙的的本源———「梵」。

作為社會階層,婆羅門階層是祭司階層。由於在婆羅門教中,祭祀由專人負責,久而久之,祭司們就擁有了代表天神說話的特權。掌握了天神話語權後的婆羅門們,把印度社會分了四個種姓階層———毫不奇怪,他們把自己排為第一階層。因此婆羅門在那個年代是貴族的名號,如果見面稱「某某婆羅門」,就像今天稱「某某大師」那樣尊敬。

婆羅門教有哪些教義呢?

我們分兩個階段來講。前期的婆羅門教以《吠陀》為經典,宣揚三條主要綱領:

第一,吠陀天啟。《吠陀》是印度神話中對天神的讚歌。婆羅門教宣稱,人類表達對神的景仰,應該從唱誦讚歌開始。理由是《吠陀》是受神靈啟示所寫,不容質疑,所以叫「吠陀天啟」。

第二,祭祀萬能。光唱讚歌還不夠,婆羅門教宣稱還要祭祀。火祭最佳,此外儀式、偶像、咒語也很重要。婆羅門教宣稱,只要祭祀得好,人類就能得到神的喜悅,從而被賜予力量與幸福,所以叫「祭祀萬能」。

第三,婆羅門至上。既然祭祀是萬能的,主持祭祀的婆羅門就非常重要了。從古至今的神秘人士都把自己包裝為通神、通靈,百用百靈。婆羅門階層宣稱自己離神最近,所以叫「婆羅門至上」。

後期的婆羅門教,經典從《吠陀》改為《奧義書》,在教義上有三點補充:

第一,業感輪迴。這是婆羅門教順應社會倫理、接納社會思潮的主張:業力推動著生命輪迴,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即「業感輪迴」。

第二,修行解脫。如何面對輪迴呢?古印度氣候惡劣、食物欠缺、戰亂不斷,因此人們的思想偏向悲觀,表現為當其他世界文明都在尋求生命價值時,古印度文明卻斷定輪迴是痛苦。為了跳出輪迴,前期靠祭祀,後期靠「修行解脫」。

第三,梵我合一。修行解脫之後,靈魂去了哪裡?婆羅門教認為,最終的解脫是與神合而為一:我原本來自梵,最終歸於梵,即「梵我合一」。

前三點綱領加上後三點補充,婆羅門教就形成了「有我說」的循環:

首先,梵為主宰———是為神我;

其次,生命輪迴———是為小我;

最後,修行解脫———小我併入神我。

請注意,這種循環有兩個前提:

第一個前提:我是靈魂上的我。想想看,要實現「小我併入神我」的目標,只能以無形的精神,不能以有形的肉體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開頭說「靈魂才稱得上我的核心」:最早「有我說」就是這麼來的,之後「無我說」又是有針對性提出的,兩種學說都在討論人類的終極問題。

第二個前提:我的靈魂必須單一、不變、主宰。想想看,神是單一、不變、主宰的,而我的靈魂要與神合一,就必須與神具備同樣的特質,起碼具備同樣的潛力吧。這就是婆羅門教追求「梵我合一」的救贖信息:世界是腐朽的表象,靈魂歸於神聖的永恆,小我與神我本無不同。

更請注意,「有我說」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

首先作為一門學說,它可謂觀點明確,其內容遠遠不止於「有我在」———那樣不變成大白話了嗎?相反靈魂不僅在,而且單一、不變、主宰,才真正為「有我」!

其次作為一門宗教,它可謂教義完整。證據就是,婆羅門教後來演變為印度教,考察今天的印度就會發現:面對基督教的入侵、伊斯蘭教的擴張、佛教的復興,印度教仍然牢固佔據著印度社會的主流,堅不可摧。為什麼呢?

「有我說」絕非不堪一擊!

  • 靈魂無我說

為什麼佛陀要反對這麼強大的主流呢?

季羨林先生評論道:佛教在興起的時候,在許多方面,可以說是對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宗教———婆羅門教的一種反抗,一種革命。我的理解是,佛陀倒未必為了革命,但起碼他要證明自己的學說有所不同,否則的話,世代深信婆羅門教的印度民眾,又何必改弦更張呢?

因此我們看到,佛陀基本與婆羅門教的主張針鋒相對。比如婆羅門教唱誦咒語,佛陀就禁止弟子使用咒語;又如婆羅門教講祭祀萬能,佛陀就說祭祀無用;再如婆羅門教鼓吹種姓至上,而佛陀推翻了祭祀萬能,也就推翻了祭司階層的特權地位。看看,婆羅門教的三條綱領全被否定了!而這一切都基於根本教義的改變:否定單一、不變、主宰的靈魂!

總要出師有名才行啊,佛陀以何理由改變教義呢?其實我們已經講過,但或許大家未意識到,佛陀提出了兩點理由:

第一,人類要「以自為依」,這就讓「我」脫離了「神」———不復存在被神主宰、與神一樣的我。

第二,人類要「以法為依」,這就讓「我」隨順因緣法———像萬物那樣因緣和合、因緣離散。

這樣,「有我說」被變為「無我說」。

總結起來,「無我說」確實是針對「有我說」的,可爭論的焦點並不在於有我還是沒我,而在於有沒有單一、不變、主宰的靈魂。

並且「無我說」也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因為它反對單一、不變、主宰的靈魂不假,但能滿足條件的形式不止一種:

可能一:靈魂根本不存在。

可能二:靈魂存在,卻非「單一、不變、主宰」。

哪種對呢?一場巨大的爭論由此開始。

  • 佛陀的迴避

在這個問題上,佛陀的態度可謂令人困惑。

首先是迴避。佛陀一向強調以理服人,對來訪者大都有問必答,可只要遇到「靈魂」議題,他就迴避,表現為沉默、比喻、反證。

佛陀曾經保持沉默。有人問佛陀「身與命」的異同,身即身體,命即靈魂,意思是身體與靈魂相同還是不同。很好回答,但佛陀沒有回答。

佛陀也曾使用比喻。他形容道:正如火焰需要薪柴才能燃燒,靈魂需要愛欲才能預測;也正如熄滅的火焰無法燃燒,死後的靈魂也無法預測。意思是未知。

佛陀還曾運用反證。他質疑:假設你們接受常駐不變的說法,愁、悲、苦、憂、惱就不再升起嗎?我至今沒有見到這種情況。意思是沒用。

結果呢?沒有答案!不僅迴避答案,佛陀還明確否決常見答案。在當時的印度社會,流行著三種關於靈魂的主張:

第一種是「有我說」,宣揚靈魂恆常。包括兩種主要宗教:婆羅門教和耆那教———前者強調梵為主宰,後者反對梵為主宰,但兩者都主張單一、不變、主宰的靈魂。佛陀認為這種學說誇大了靈魂的實有,因此不對。

第二種是「唯物論」,宣揚靈魂斷滅。類似西方哲學中的機械唯物主義,當時印度的順勢派學說主張人由地、水、火、風四種元素組成,死了就死了,既不存在靈魂,也不存在輪迴。佛陀認為這種學說貶低了靈魂的實有,不僅不對,而且有害。

第三種是「不可知論」,當時印度的懷疑派學說主張一切無定論:今生是真是假、靈魂是有是無,都值得懷疑。佛陀認為這種學說等於詭辯,不能給世人提供幫助。

如日本學者中村元總結:佛陀清楚地指出自我不是什麼,但對什麼是自我則未做清晰的解說。

結果呢?反正沒答案!

那我們只能靠猜測了。

關於佛陀的態度,我想是為了避嫌的緣故吧。佛陀斷然拒絕「靈魂恆常說」和「靈魂斷滅說」,可能希望避開有關靈魂的任何嫌疑。不過這種避嫌很容易引起誤解,以至於後世的佛弟子們一聽到「靈魂」二字,就像見到毒蛇那樣跳起來———其實大可不必。佛陀否認單一、不變、主宰的靈魂,卻從來沒有否認過靈魂本身。

至於問題的答案,上面列出了「無我說」的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靈魂不存在; 另一種可能是靈魂存在, 卻不符合單一、不變、主宰的要求。我說第二種對,就要證明第一種不對。

我的證明很簡單:假設靈魂不存在,佛教的理論就無法自圓其說!

  • 定義「無我」

我們一直在講「無我」,卻還沒定義「無我」。該如何定義呢?

存在不實有。

既巧也不算巧:之前講的各種「存在不實有」,不過是「無我」的各個方面,不如此定義才奇怪!

可公平地講,本文關於「無我」的定義,既非最常見的解釋,亦非最好理解的解釋。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從文字上看,「無」與「我」來自同樣簡單的兩個梵文:An 相當於否定詞「無」,atman 相當於人稱代詞「我」,合併起來Anatman 就是「無我」。翻譯沒問題,理解上卻有三種可能:

第一、無主體;

第二、無自我;

第三、沒有我。

再按照意思上的近似,把第一、第二項合併為「存在不實有」,把第三項等同於「我不存在」,就變成了兩種「存在」:

一、存在不實有;

二、我不存在。

會不會都正確呢?不會。因為一個存在,一個不存在,直接矛盾。就是說上面兩種「存在」,還不會同時存在!

當然我想說:第一種說法正確,第二種說法錯誤。可第二種說法———「我不存在」之所以流行並非全無道理,它在文字上最接近,在意思上最好懂,以至於變成了流傳最廣的對「無我」的誤解。

之所以稱其為誤解,我有以下理由。

首先,「我不存在」不符合經典。《南傳經藏》中記載,佛陀強調珍惜生命時曾說過下面一段話,其內容無需深究,但重要的是在短短五句中出現了九個「我」字,全為肯定,毫無否定:

我欲生、不欲死,欲樂而厭苦。我欲生、不欲死,欲樂而厭苦,若有奪我命者,則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他亦欲生、不欲死,欲樂而厭苦,若我奪其命者,則我為不可愛、不可意。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於他亦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我云何加諸於他耶?

此外《阿含經》中又見「無常之我」「變易之我」,均說明一點:佛陀不反對用「我」描述存在,相反自己常常這麼做!

講到這裡,回頭看看本文開頭的問題就清楚了:佛經中出現那麼多自我原本正常,只有當「無我」被解釋為不存在時,才變得不正常!

其次,「我不存在」指向神秘。因為它的下一個問題是「我去了哪裡?」有人藉此宣傳成仙成道,讓信徒們追求出世幻覺。如此神秘帶來的神聖、神奇,在別人看來沒問題,在我看來很有問題:佛陀的學說是理性的,即使不靠神秘,依然可以神聖、神奇。

最後,「我不存在」產生誤導。同樣為解釋「我去了哪裡」,有人引申出「無私」或者「融入大我」。崇高歸崇高,可邏輯上不成立:試想假如「我不存在」成立,那「小我」都消失了,「大我」如何存在?一個不存在的「小我」融入一個不存在的「大我」,意義何在?

回頭看看本文開頭的另一個問題,也清楚了一半:「小我融入大我」原本留待最後說明,可當「無我」被解釋為不存在時,就變得無法說明!

綜上所述,我們拒絕第二種說法,只承認第一種說法——存在不實有。

推薦閱讀:

TAG:佛學 | 佛法 | 佛教 |